分享

看不见摸不着的害虫最为致命!葡萄钻驻类害虫名录

 深海之星ccpsl0 2019-04-25

葡萄上的虫害较多,如绿盲蝽、蓟马、金龟子、瘿螨等都会对其生长、果实品质等造成影响。

以上例举的这些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至少“光明磊落”,细心点总能找到犯事的主。

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类钻驻害虫,想找到它们可就没那么简单了,通常发现时葡萄就已受到了一定的损害,隐蔽、难防、阴狠用在它们身上都很贴切。

葡萄上的钻驻害虫据为害部位可分为蛀蔓、蛀果两大类,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

蛀蔓类

①葡萄透翅蛾

危害过程: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初孵幼虫从叶柄基部蛀入葡萄嫩梢,蛀孔处呈紫红色,可引起叶片黄化、落花落果。随着虫龄增大,食量也随之增大,会向下转移至老蔓为害。

辨识要点:不能萌芽或萌芽后萎缩;新梢枝蔓节间呈紫红色,枯梢或叶片凋萎;老蔓有瘤状凸起,并有蛀食孔、虫粪等。

防治措施:清园及生长期剪除虫枝;发现虫粪的较大蛀孔,可用铁丝钩杀幼虫或用熏蒸类药剂注入后用泥土密封;交配期性诱杀成虫;幼虫初孵期可喷施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

②葡萄虎天牛

危害过程:初孵幼虫先蛀入新稍的皮下为害,逐渐蛀入髓部,以低龄幼虫越冬,翌年5月向嫩枝蛀食为害,幼虫的粪便堵塞于虫道内不排出蛀孔,受害部位没有瘤状突起。

识别要点:春季芽眼不萌发或萌发后不久就枯萎;枝蔓节间变为黑色。

防治措施:与透翅蛾的防治基本类似,不过虎天牛的飞行能力弱,可在成虫羽化产卵期进行人工捕杀。

③蠹虫

蠹虫其实是一类害虫,上面的图是放大后的,实际上蠹虫很小,如小蠹科的成虫约为1~2mm。据资料显示,葡萄上常发的蠹虫主要包括光滑足距小蠹、双棘长蠹、日本双棘长蠹等。

危害过程:以幼虫和成虫蛀枝蔓为害。不同的蠹虫危害方式存在差异,如光滑足距小蠹以雌虫钻蛀主干、2年生枝条、根部等,蛀孔常流出胶质物,坑道周围组织变褐;日本双棘长蠹则会在葡萄枝干内顺年轮方向环蛀。

防治措施:不用来路不正的苗木,加强田管,提升树势,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提高抗虫能力;剪除被害枝并烧毁;早春毒死蜱+氯氰菊酯清园,生长期发现有蛀孔可用蘸有敌敌畏50倍液的棉花塞入新蛀孔后用湿泥封住孔口。

蛀果类

①葡萄瘿蚊

危害过程:以幼虫在葡萄幼果果心蛀食,盛花后坐果初被害果迅速膨大,呈畸形生长,较正常果粒大;被害果长到直径9~12mm时,停止生长,亦不着色,不能食用。

辨识要点:后期果面留有圆形褐色羽化孔,被害果的果肉呈蜡质状、绿色,果心乳白色蜡质状。

防治措施:春季浅耕可压低虫口密度,减少发生量;成虫出土前地面撒辛硫磷、毒死蜱等;成虫羽化期打阿维菌素等;注意处理好被害果穗。

②斑翅果蝇

危害过程:雌虫可将卵直接产在果皮下,卵孵化后,幼虫蛀食果实为害,导致果实软化、变褐、腐烂,并且会诱发酸腐病。

防治措施:注意真菌性药剂+细菌性药剂+灭蝇药的组合搭配,如吡唑醚菌酯+春雷霉素+联苯菊酯,控制病情,防二次传播。用药后及时摘除病果、病穗,带出园外处理,以免招惹果蝇,造成更大的损失。

③桃蛀螟

危害过程:雌虫在葡萄外围果粒上产卵,初孵幼虫会爬至果穗中轴附近蛀食危害。由于食量较大,一般会转移危害3~4粒果,可见明显出虫孔。

防治措施:果实套袋;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拾毁落果和摘除虫果,并集中销毁。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ID:nyzs360),且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华垦黑马V

农业助手专家库成员,更多种植问题,可扫描加好友详聊~

喜欢此文,点个好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