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使生长在淤泥里,也要奋力爬到阳光下

 昵称60951885 2019-04-25

(文末福利)

阁楼里三道上锁的门背后,居然藏着一间卧室。那里有一张小床,有破旧的洋娃娃和纸花,曾经住在这里的应该是个女孩。地上赫然有一具尸骨。瘦长的头颅,尖牙和一截断尾。

茱莉亚舒了一口气,那只是一只猫。

接踵而至的是恶心和愤怒,父母究竟为什么把她关在阁楼里?

因为有病?畸形?或者私生子?

茱莉亚忽然想起她曾在父亲的私室中发现过一张通身洁白的漂亮女人的照片,以及他在日记中语焉不详的文字:我们埋葬了第一胎……

——爱伦·玛丽·怀斯曼《她被给予的人生》

这段惊骇人心的记述出自美国作家爱伦·玛丽·怀斯曼的作品《她被给予的人生》(The Life She Was Given),在这本书里,爱伦通过两个牵扯至深却又素未谋面的女孩,揭开了一段发生在家庭的秘密往事,那些关于人性与爱的过往在二十年时间的发酵中愈发显得罪孽深重。虽说这是作者爱伦·玛丽虚构的小说,却也由此牵引出了美国历史上一段肮脏的、鲜为人知的过往,有着浓重的现实烙印。配资门户

1

比起外人带来的痛楚

最深的伤害是来自亲人

那是1931年的美国。

7岁的莉莉每天的生活都千篇一律——站在布莱克伍德庄园的阁楼采光窗下,拿着望远镜从密不透风且被钉上铁丝网的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从那里她看到蓝天和马场,有时候会有奔跑的马儿,往远一些,是一排松树,还有闪烁着霓虹灯的马戏团。

她不知道父母为什么从不让她离开阁楼,去认识一些小伙伴,或者带给她一本好看的童书,甚至打开窗户呼吸一口雨后的新鲜空气都会招来祸端。只有一只猫陪伴。

妈妈说那是为了她的健康和安全着想。

所以当妈妈“好心”带她去看热闹的马戏团时,她既兴奋又疑惑,甚至有点恐惧,但是妈妈安抚她说没事的。妈妈从来没有这样温柔过。

甚至当妈妈从马戏团负责人手中接过一沓钞票独自离开的时候,她也不愿承认,这短暂的温柔原来是将她拖入悲惨命运的陷阱。

加入马戏团后的第二天,她终于明白,母亲说为了自己健康着想禁止她走出阁楼是假,生而为白化病人被母亲厌弃是真。

这个打击对莉莉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长久以来,她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有带给他们优渥生活的马场,有相处和睦的父母,有温暖的壁炉,可爱的猫咪。

只是此刻她才意识到,这一切原来真的很美好。

只是除了她自己。

她没能如母亲所愿是个健康的孩子。如今,她终于像一个巨大的累赘般,被母亲卸下了。

武志红在《为何爱会伤人》里说,一个内心充满恨的人,他越爱一个人,就越有可能成为那个人的地狱。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恨,一旦她发现自己必须爱这个舍弃不掉的累赘,那对方给予自己的,便是地狱。

人到中年的母亲,为了要一个健康的孩子,可谓是用了千方百计。走投无路时甚至在神明前出卖自己的灵魂。可是她的神明只赐给她一个白化病孩子。

这不是她的孩子!

她太想得到理想中的那个健康的孩子,反倒把自己亲生的女儿当作了魔鬼。她心里对命运的恨,造就了莉莉的地狱。

母亲是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最先遇见的人,也是最先爱的人,这种毫无保留与计算的爱,是一个孩子给父母最真挚的礼物。可是母亲却反手给了这个孩子最为致命的一击。

对于莉莉来说,她后来在马戏团所遭遇的一切被鞭打的痛楚,都不如母亲舍弃她的这份苦更痛彻心扉。

2

我走在逃离命运的途中

却与命运不期而遇

之前大热的家庭题材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家女儿苏明玉就有着近乎莉莉的遭遇。

母亲过世后,苏明玉和过去一样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只是偶尔和哥嫂因为父亲的关系有些许来往。

她本就与二哥苏明成关系剑拔弩张,却因为一些意外导致嫂子失业,从而促使二哥深夜暴打苏明玉。下手何其歹毒,堪比杀父仇人。

王尔德有一句话,深刻阐释了这种既刻骨又陌生的诡异关系背后透出的人性哲理。

他说:一个人总是可以善待他毫不在意的人,也总是可以对最亲近的人痛下死手。

甚至在苏明玉出于自卫,将罪有应得的二哥送进局子时,每个家人都说她狠。木讷寡言的父亲直勾勾瞪着双眼告诉她,你跟你妈一样。

父亲虽寥寥几字,却足以对苏明玉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这句话,轻而易举地击碎了她耗费多年苦心重建的心理屏障,硬生生将那个早已宣布脱离原生家庭的苏明玉拉回带给自己创伤的人的身边。

她花了小半辈子试图逃离母亲带给她的影响,却被说终究活成了母亲的模样。

人生常常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

还好苏明玉只是愣了愣神,随即神色便恢复如常。好像这句话对她而言如云淡风轻。多年来的自我疗愈,终究让她磨出了坚不可摧的茧。

女子本弱,却在生活的利齿间被迫变强。那些生活亏欠过她的,终以另一种方式进行了偿还。

七年后的莉莉早已坦然接受母亲将她卖给流动的马戏团,习惯了被欺辱与歧视的卖艺生活,也渐渐从马戏团大象身上,从驯象师身上重新找到被爱的感觉时。

是父亲的到来让她原本波澜不惊的新生活生起了一丝涟漪。

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但接踵而至的就是母亲卖掉自己,父亲七年未曾来寻的痛苦事实。她已经不再需要他们的爱,因为他们从未爱过自己。

时间不紧不慢地过着,莉莉与驯象师结了婚,有了健康、可爱的小女儿。

那大概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遗憾的是,虽然他们历经艰辛才有了这样美满的新生活,但却又是转瞬即逝。

意外来得太快,让人措手不及,当莉莉苏醒时,睁眼看见的竟是母亲。丈夫不幸丧生,她因为全身大面积瘫痪已经被送回布莱克伍德庄园。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不在身边。

“你女儿此刻正跟她的父亲在楼下。”母亲无比温柔,满足地笑笑。莉莉从未见过母亲笑。

……

多年后,当茱莉亚从故去双亲手中接过布莱克伍德庄园时,一切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

3

即使生长在淤泥里

也要奋力爬到阳光下

在《她被给予的人生》中,作者采用了两条时间线索并行揭秘的手法,以患有白化病的莉莉的生活为主线,揭开尘封历史的茱莉亚为辅线,通过那些被刻意隐瞒的旧物和旁观者的记忆,共同串起一个外表光鲜美满,实则充满不堪的家庭背后的秘密。

书中作者用了大半笔墨进行铺垫,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极其危险的——在讲究前三章就能抓人眼球的快餐文化下,这种看起来略显平淡的叙述很容易令人过早失望甚至放弃阅读。

但作者似乎更乐意用这样的方式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并且能够在最后部分力挽狂澜,使得前面铺垫的钩子纷纷跃起,碰撞出最精彩的高潮与结局,让故事的悲剧性得到最大发挥。

可谓是险中得胜。也因此,这部小说能够披荆斩棘获得主流媒体认可,获得美国女性图书协会最佳选书、美国国家阅读团体荐书,以及众多读者的好评,成为美亚畅销书,以及Goodreads年度好书。甚至被译为18种语言,普适度极高。

爱伦极擅常以女性为写作对象。在《她被给予的人生》里,她将视线聚焦于一个因白化病被母亲抛弃的女孩身上,书中探讨了母亲为什么狠心抛弃这个孩子;

作为命运的弃子,她如何不屈地一点点走出阁楼这个囚笼,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形成的心理上的囚笼,以及因为瘫痪再次形成的囚笼,最终临死前不得不让曾经抛弃自己的母亲如愿以偿的囚笼。

四道囚笼形成这样一个命运的死扣。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但爱伦并不刻意煽情,不论是被抛弃的莉莉,还是年纪轻轻便“双亲”故去的茱莉亚,她们都不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巧的是,她们对动物都有着极强的通感能力,并在与动物的相处中得到疗愈。

历经磨难,她们始终保持着最诚挚的赤子之心。这大概也是命运对她们最好的恩赐吧。

她们的一生仿佛满了悲剧色彩,其实也不然,她们都是渴望爱,又充满爱的两个女孩,都曾不顾世俗眼光地拼尽全力去保护想要守护的东西,没有虚度年华,没有因做过违背自心与道德的事情感到愧疚。

所以即使这一生里有遗憾,却不曾后悔想要活在阳光底下的所有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亦是一部温暖的小说。

本文来源豆瓣,已获原作者授权

湘图君又赠书了,评论区留言,说说你想得到本书的理由。就有机会得到《她被给予的人生》1册全国包邮,免费赠送5册。

温馨提示:精选并不代表获奖,获奖名单将在下周二公布。留言点赞数越高获奖机会越大哦!

PS:微博也会赠出本书!还有更多惊喜欢迎关注微博“湖南图书馆”!

点击图片阅读 | 松本清张 | 公平就是没有偏见(每周二赠书)

点击图片阅读 | “读书其实没有什么用”

点个“在看”,获奖率更高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