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庆,1959年生于杭州。号亘堂、仁和居士。 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深圳市宝鹰美术馆馆长。 工小楷,精篆刻,通古文字,擅鉴赏题跋。 西泠印社 论王福庵 文/王跃庆 夫无饱学之士,无以明事,无深养之功,无以成道。印学篆刻之要,适在学士参领。西泠印社自立社四子、首任社长,至初期社员六十一人,无论鉴藏、考据、诗文、六书皆各有怀抱,以学养为尊,故文士仰之归之兼及四海,社祚延之绵之一至于今,吴昌硕言:“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善且要也! 《西泠艺丛》2016-2 王福庵为立社四子之一,其幼侍庭训,延承家学,养成严谨坚实学风,秉持讷言敏行品性,一生除立社之功,尙著《说文部属检异》一卷、《麋研斋作篆通假》十卷、《福厂藏印》十六卷、《麋研斋印存》二十卷。晚年更沤心审编《西泠印社志稿》之成,遂有社史渊源不绝,而无遗珠千古之憾。驾鹤前捐《福厂印稿》七十八册于上海图书馆;捐所篆印石三百余方于上海博物馆;捐所藏书、画、印、谱、扇共二千七百六十八件于西泠印社。学士之品,可见一斑。 《西泠艺丛》发表王跃庆学术文章 王福厂于印学文字学,尤能把持精妙,深探旖旎工致一派堂奥。其学,精研六书小学,精鉴金石碑版,深谙诗文书画,深明典雅义理。其书,笔法严谨而不失意趣,结字典雅而蕴藉宽博,井条之间,上承钟鼎之骨,并蓄参差之妙。其印,雍容结字而锤炼点画,无论繁简总能行止恰到,心无微尘,直达增肥减瘦境界。其印款,词句雅训练达,深通文瀚,书后凑刀,笔笔遒劲,字字珠玑。若非明月前身,何至流水今日? 《西泠艺丛》2018-6 微观篆刻工丽一路,徐三庚源于邓石如又深得赵之谦法,侧媚多姿而体态甚美,成就极高,然终有失诸纤巧之嫌;赵叔孺虽偶参邓、赵新体,终缅玩于元明细朱旧法,工丽洁凈,静默如宛然出世,了无烟火气,或失诸滞板;唯王福庵通览古今,书能秉鼎彝宗脉而千锤百炼,终浴火重生;印承浙派遗绪而别开一代新风,得鲜活脱尘。其成就之高,沙孟海《印学史》言其“精能”已胜古人,决非过饰之言。 《西泠艺丛》发表王跃庆学术文章 学术承古开新,味在鉴深审微。回顾印学前辈,无论门派技法流变,其学问之精进,敬事之赤诚,为人之贤达,皆足以垂范后学。金石篆刻,不重学业传承则必将沦为工艺小技,目无古人横空出世则必如昙花一现。毕竟,随着社会鉴审品味日益升华,图案化、把戏化、快餐化、庸俗化、野蛮化现象必将为人不齿,厚积薄发的学士之风终将回归印坛。 篆刻 佛像印 篆书 心经印 古氏光裕堂世系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宠辱不惊 却因病瘦出奇骨 墨分五彩 和为贵 宝庆 古朴 福满堂 王跃庆 笔记本 王跃庆笔记本节选 和 宝鹰说 百职图 心经 《王跃庆楷书千字文》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年出版 千字文节选 千字文节选 千字文节选 千字文节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