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公祠

 lanshanlaohan 2019-04-25

        五公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口市青少年德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169号。管理单位是海口市博物馆。

        五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陆续续建至20世纪初,总体建筑依地势而构建,占地面积99亩,主要由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观稼堂、学辅堂、洗心轩和五公祠陈列馆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

        五公祠为该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单式斗拱的红楼,占地面积560平方米,楼高10米,人称“海南第一楼”。该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是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琼的李德裕(唐朝宰相)、李纲和赵鼎(均为宋朝宰相)、李光和胡铨(均为宋朝的大学士)五位历史名臣而建的,由于人们景仰先贤“五公”而得名。楼正前方及两侧,竖立着这五位历史名臣的大雕像,个个栩栩如生,它们经历了海南的沧桑和见证了海南的变迁。


五公祠(海南第一楼)全景

        苏公祠位于五公祠左侧,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系后人为纪念被贬谪来琼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而建。祠内陈列有苏东坡的诗词、碑刻等珍贵文物。此外还有两伏波祠,是为纪念西汉前伏波将军路博德、东汉后伏波将军马援征讨叛乱,平定海疆,将海南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而建,表彰了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英雄业绩。


五公祠陈列馆外景

        观稼堂面积100.61平方米,学圃堂面积102.72平方米,洗心轩面积155平方米,都是五公祠的附属建筑。它们的出现和存在,同样在述说着历史、昭示着未来。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五公祠的修缮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两度修整。1994年至1996年间,又拨专款1819万元,在五公祠游览区内修建高三层、水泥钢筋结构、琉璃瓦飞檐的园林仿古建筑——五公祠陈列馆。陈列馆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6平方米,内设大小展厅10个,以陈列五公史迹为主,同时陈列海南历史人文荟萃。此后又修了九曲桥、花圃、绿地等一批配套设施,并疏浚了穿行其中的巴仑河,与隔河相望的“五公祠”遥相呼应,浑然天成,使五公祠游览区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具有南国情调的人文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