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古墓博物馆: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勒马听风 2019-04-25

关于洛阳的诗词,我独爱两首。

一首是题引,一首是曹植的《送应氏二首》:“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一书中全文引用了曹植的诗文,并分析了曹植眼中洛阳的双重影像:记忆中的洛阳和眼前的洛阳。而这两个“尖锐冲突的影像加深了诗人与这座古城共同经历的悲怆 ”。巫鸿进而又指出:

曹植对文学作品中描写洛阳的传统方式的逆转,暗示着他本人从内到外的转变,此时他脚下的邙山象征着这种位移不可逆转性:正是这山丘上埋葬着东汉时期所有的帝王,而且北邙之名也已成为死亡的同义词。诗人因此是选择了死者的观点,回望着他们(和自己)从前的家园——那座当时不过是鬼城的家园。

一般认为,此诗是曹植在经历了董卓焚烧洛阳城后,亲眼所见之景象的描述。并与曾经繁华的洛阳城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一种“现场重构”的视角,还原了所见所感之洛阳。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没有经历过任何繁华与废墟的洛阳中,现场重构呢?

到洛阳古墓博物馆去。回到古人的死后的世界,重返现场,在蛛丝马迹中现场重构曾经的世界。再加以阅读文献和典籍,形成自己对曾经某一时点的历史印象。

洛阳古墓博物馆,应当是我认为洛阳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了。依托邙山陵墓群—北魏景陵修建的博物馆,异地复原了历代墓葬,形成了一个真切的墓葬时间轴,同时还陈列了出土壁画,更是值得一观。我曾去过四次洛阳古墓博物馆,每次去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集合几次去的图,杂乱贴于后,供大家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