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理·芒格: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Purefact 2019-04-25

 化论 · 思维 

09 

 建立个人体系,其实很简单 

本声音由 进化论电台 制作

主播 l 故雨 · 后期 l 风月天

如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 来自进化论evo 09:29

(搭配音频食用,口感更佳哦)

作者 | 周岭

来源|清脑(QingNao_)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厉害?毫无疑问,要是一个人手里有一套“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

事实上,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真得很简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启不一样的“个人知识体系”打造之旅吧~

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知识”和“认知”的定义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如何表达呢?我想万维钢老师的一段话非常适合借用。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

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

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这段解释深深地触动了我,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固有观念。在很多人观念里,知识就是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案例、道理等等——它们都是有体系的。

就像文学有文学的知识体系,数学有数学的知识体系,哲学有哲学的知识体系。那个时候,我们至少坚信两件事:

一是学术上的知识体系是确定的、通用的,是可供所有人学习和参照的。

二是学霸或名师必然掌握了知识体系或知识框架,看到了知识的全景,所以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参照他们的知识体系就是走捷径。

这种观点在求学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可反驳的,深入人心,以致人们形成了思维惯性。在探索个人知识体系的时候,也不假思索地延续了这种观念:

只要找一个最权威的、确定的认知体系去学习和照搬就好了。如果有这种想法,就说明我们把“知识”和“认知”混淆了。

这种混淆直接导致了很多人以“寻找最优认知体系并全盘学习”为标准,从而忽略了对方的认知体系与自身实际需求的关系。

因为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能“判断与选择”。

正如万维钢所说的那样,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点,正是掌握“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区别。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里,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自己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知识不一定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这部分“有效的知识”,是能帮助我们判断、选择、行动、改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为了避免混淆,下文中我使用“认知体系”来代指这部分“知识体系”。

只学自己触动的

初学者迫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认知体系,是因为自己手中只有碎片化信息,难以整合以应对复杂,在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时经常不知所措,就像一个迷路的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是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所以,参照牛人们的认知体系成了不二之选,因为这是一张被验证过的地图,可以帮助自己定位。这个想法本没有错,但稍不注意,认知偏差也会从这个想法中衍生出来。

因为在没有觉知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学习知识”和“学习认知”混淆起来,用掌握学术的方法去对待别人的认知体系。

所以禁不住沉迷于全面掌握和全盘照搬,甚至感觉如果没有把对方的认知体系完全掌握,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有这种想法和担忧的人不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在意形式上的完整。

比如很多读者和我在探讨读书方法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每读完一本书,都要系统地梳理出作者的知识框架,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华,还要画出思维导图,似乎只有这样才意味着一本书已经读完,也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认真读完一本书。

然后问我平时用什么思维导图工具?这个时候,我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现在读书从来不画思维导图,也不会去刻意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

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画上标记,在书白处写下大量能关联到的思考。

书读完之后,我会合上书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

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到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地变化,我就认为读这本书就超值了。至于其它,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很多人得知我的方法后,都很惊讶,觉得这种方法很不靠谱、很浪费。明明有完整的体系可以学,却偏偏只拾取一个或几块碎片,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其实我想说这种方法虽然很违背直觉,却是有科学依据可循的。在“刻意练习”法则的能力圈理论中,我们知道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在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往外扩展。

而扩展的最佳方式就在—舒适区的边缘(拉伸区)练习,因为在这个区域,新旧部分最容易产生关联。如果远离了舒适区的边缘,处在“困难区”,成长反而低效。

认知也是一种能力,所以同样遵循这个原理。而他人认知体系中的很多知识虽然都很有道理,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

所以,除非对方的认知体系刚好和自己的认知圈比较匹配。否则,痴迷于全盘接受的话,学习效果反而有限,而且还很浪费时间。

想想看,你看过的那些书,做过的那些笔记和导图,最终有多少你还记得?如果再问自己:这些知识有哪些是平时真正用起来的?能给出的答案或许就更少了。

比如,备受推崇的SMART工作原则:

S-specific(具体的)

M-measurable(可度量的)

A-attainable(可实现的)

R-relevant(有相关性)

T-time-based(有时限性)

这是杰克·特罗(Jack Trout)根据自己的思考实践提炼出来的用于制定目标的认知小体系。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觉得它很科学,但在自己实际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多人会想到它并拿出来逐一对照呢?

或许有,但很少,大多数人会忘记,说明这种知识距离自己当时的认知和需求还太远,虽然很有道理,但它并不属于我们。包括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瑞·达利欧的500条原则,就算我们全部记住了、理解了,也成不了他们。

相反,若是我们记住了Smart原则中的一条时限性,记住了查理·芒格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记住了瑞·达利欧的“痛苦+反思=进步”,并且每次都能想起来运用,让自己发生改变。

那么即使放弃了对方的整个认知体系,也是非常有效和高效的。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牛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把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攫取过来就好了。

因为这些触动自己的信息碎片能够与自身紧密地结合,慢慢地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并最终织出一张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

因为,体系的本质就是把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整合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套路。

而且,只要我们再走近一点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牛人的认知体系都是不同的。他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不断收集该领域触动自己的信息,然后不断加工整合,形成独特的认知体系。

所以,每个人的认知体系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寄望于理解、掌握、全盘照搬,其实是一种思维懒惰,这种心态可能永远也无法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

这就是个人认知体系搭建的真相:

打碎各个名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把这些点或块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随着我们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增长,原先距离较远的知识就会相对变近,于是又能触动到自己了。

所以,暂时的放弃并不可怕,只要持续学习,我们什么也不会损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已经能打破形式,从万事万物中学习了。

只要能触动自己并解决自己问题的,不管是读书、上课,还是自我反思或与人交谈,都是最贴近自己的成长方式。

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或许你同意以上所有的观点,但唯独不同意“触动”。因为学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而我却提倡“凭感觉”学习,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我们人有“意识”和“潜意识”两套系统在工作:

“意识”主导理性,而“潜意识”主导天性和感性,而且它的运算速度是“意识”的27,5000倍。所以,在很多领域,我们的感性判断要远远优于理性判断。

比如,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人时就感到些许不适,但很快你就露出了礼貌的微笑。这表明潜意识已经察觉到了一些不良信息,但这个瞬间很快,思维根本察觉不到,反而给出一大堆分析和理由,让自己去接受对方。

在成长领域也是如此,以读书为例:

如果运用纯理性,我们通常会花大量时间看完整本书,然后梳理作者的框架、思路,以此来证明自己读懂读透;如果顺从天性呢,可能就放下书本玩手机去了。

而运用感性力量,却总能帮我们发现自己真正适合的部分。因为那些能够触动我们的地方,就是与自身真正需求结合最紧密的地方。抓住它们就可以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高效学习,快速提升。

通过运用“触动学习法”,我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用它来读书、反思、建立个人认知体系都非常高效。特别是每日反思,我建议每一个想成长的人都去做这件事,因为它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感知的能力。

“触动反思法”不是记录每天大而全的流水账,而是通过留意每天那件最触动自己的事,不管是好的启发还是坏的体验,都写下来复盘,越细微越好。

一个触动点若是能转化成一个认知晶体,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或流水反思的人。面对生活和信息的滚滚洪流,触动,真是一个最好的筛选器。

仅仅触动还不够

触动虽然很好用,但还不够,因为不是所有的触动都是有效的。就像你曾经看到过很多好文章,当时也触动得一塌糊涂,还把它们都放进了收藏夹,但一段时间之后就再也记不起来了。

触动了却用不起来,这就好像在家里的医药箱里备了创可贴,可真到划破手指的时候却又没想起来用。这和“没触动”又有什么区别呢?

确实没区别,它只是“伪触动”而已!看下图就明白其中缘由了:

当一个新知识靠近我们认知区边缘的时候,触动发生了,但触动发生并不意味着连接紧密。它们之前或许有少量的连接,但很微弱,如果不及时强化,新的触动点很可能在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就又“飞走了”。

所以,为了留住它,让它成为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就得想办法和它发生关系,产生连接。

这种连接越多越好,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重新解释出来,这会逼迫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道理、事情说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那么这个知识十有八九就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很快,因为他总是在不断地连接新旧知识。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写作是最好成长”的原因。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地提取出来,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我经常听罗振宇的60秒语音分享,但在写作时能提取出来的只有少数观点,其它大多数都忘了。

偶尔回头再看到那些观点,就会感叹:这个知识很有道理啊,但怎么就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

像这种当时觉得很触动,但在今后需要用的时候却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伪触动”。说明它离我们的真实需求区边缘还很远,所以放弃也罢。

反过来说,如果你在读书、写作、交谈的时候,想到了一个观点,哪怕你记不清具体的内容,只有一条微弱的线索,也要极端地重视。

因为能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到,说明这是真正的触动,宝贵的连接还在,所以要想办法去主动关联和强化。

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只关注自己是否理解了作者的内容,却常忽略自己头脑中冒出来的想法。

其实这些想法非常珍贵,它正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进行大量关联的机会。放过了这些机会,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因为实践才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而一旦去运用和践行那些知识和道理,相关的细节就会源源不断的显现在你的视野里。

到那时,你不仅能成为认知上的牛人,也会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最终,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的边缘,一点一点向往外扩展。

进化论·思维专栏,陪伴你的第九天。今天我们所提到的“认知体系”,并不需要建立“宏大,博学,高深,精巧”的认知库,更不需要你博采众长,像牛人甲乙丙丁的“知识体系”如数家珍,互相整合。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运用文章所提及的,走出去,尝试做些新鲜的事情,一点一点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尝试去应对周围的变化。

——本期编辑:夏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