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撩起亿安科技的面纱

 徐世心 2019-04-26
    文  刘克谦

    2001年4月25日,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对联手违规操作“亿安科技”股票的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百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作出重罚,罚没款近9亿元。同时,责令上述四家公司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在交易所监督下卖出剩余股票77万股,并注销违规开立的个人股票账户,盈利予以没收。这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只股价过百元大关的“亿安科技”股票神话的破灭。人们终于揭开了蒙在“亿安科技”身上的神秘面纱,庄家操纵“亿安科技”事件大白于天下。

    走向“神”坛的“亿安科技”

    股市是创造神话的场所, 想当年中国股市建立初期,不少人就是相信“一夜暴富” 的神话才争先恐后入市的,神话也可称得上是中国股市上一个永恒的题材了,而“亿安科技”则堪称是这类神话的代表。 在去年的行情中,它一路不回头地涨个不停,终于在2月15日创下了一项新的纪录:成为中国第一只百元股票,市场人士纷纷开动脑筋来阐述其股价高企的合理性,于是“亿安科技”再接再励、一鼓作气登上了126元的天价,该股的这种市场表现让很多人固有的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就这样,“亿安科技”股票曾经从1998年8月的5.6元左右,最高上涨到去年2月的126.31元,涨幅高达21.5倍,其中,2000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以42.35元开盘,到1月24日,收盘80.88元,连续16个交易日排列出几乎笔直向上的阳线梯队,此后稍作调整,又继续上攻,到龙年的第二个交易日,即2000年2月15日那天,亿安科技突破百元大关,成为自1992年沪深股票实施拆细后首只市价超过百元的股票,引起市场极大震动。2月16日以114.83元收盘,并于2月17日创下126.31元个股绝对价位最高纪录,被广大股民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神话。那时,一个围绕这只股票发生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一位老太用5000元买了5000股亿安科技原始股,一直躺着不动的    这些股票后来变成了2万多股,老太当初的5000元投资也变成了200多万元。
    亿安科技的前身是深圳市外贸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深圳锦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深锦兴,这家公司成立于1989年8月,1992年5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深锦兴以前是一家生产禽畜饲料、仓储、粮油食品、纺织的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深锦兴上市后经营每况愈下,1993年度每股收益0.535元,并实施了每10股送3股派发现金0.5元的分配;1994年度每股收益0.148元,实施了每10股送1股,配1.5股,配股价3元的分配;1995年每股收益为0.0029元,每10股送3股;1996年度每股收益为-0.233元,帐面亏损1700多万元;1997年度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及债务转换,获得净利润793.12万元,实现扭亏,每股收益0.108元; 1998年再度陷入亏损,每股收益为-0.85元,1999年中期每股收益0.11元。
    按照当时“亿安科技”的每股收益和1.325元的每股净资产, 有谁愿意花100元去买一个每股净资产才一块多钱,每半年只能带来一毛钱利润的东西呢? 假设亿安科技的这个赢利状况能保持下去,并且每一分钱的赢利都会被分配给投资人的话,那些在100元上买股票的人大概要等到公元2500年才有可能收回今天的投资,显然,它的股价完全是庄家操纵的结果。
    1999年4月10日,深锦兴董事会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商贸投资控股公司及第四大股东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广东亿安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 。亿安科技共持有深锦兴2334608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7%,从此,亿安科技成为深锦兴的第一大股东。
    亿安科技是做什么的呢?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13日,注册资本1.5亿元,注册地为广东江门市港口路22号12楼,公司主营SVCD、DVD芯片、影碟机、通迅设备及数码科技产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销售,公司入主深锦兴后,1999年6月24日,董事会决议,将公司注册地迁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深房广场A座10楼,公司名称变更为广东亿安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18日,经深交所批准,股票名称由深锦兴更名为亿安科技, 股票代码仍为0008,同时变更公司经营范围为:开发生产加工基地,首期生产经营禽畜、 电子通讯、数码科技、网络工程、生物工程产品的开发及产销,投资办实业、仓储,国内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进出口贸易。

    “庄家”是怎样操纵“亿安科技”的?

    尽管亿安科技入主深锦兴是在1999年的事, 但有关该股资产重组的消息在1998年就已在市场上流传,并开始了其资产重组题材的炒作,对于这件事,我们只要看看自1998年8月以来“深锦兴”的走势图就会一目了然。
    到1998年8月, 亿安科技股价还在5元上下徘徊。就在公司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能不能生存下去还是个疑问时,具有“战略眼光”的庄家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开始从二级市场介入,采取最常见的打压吸筹方式,耐心地收集中小散户抛出的筹码,市场有关该股有资产重组的消息悄悄传出。于是,这只一直病病歪歪, 不死不活的股票开始走强。从5元起步,到1998年底,已上扬至8.34元,涨幅达60%。1998年12月31日,持有亿安科技超过10万股的户头所持有的股票数占流通股总量的37.4%,当天,亿安科技的收盘价为8.34元,有消息说,这就是“庄家”的成本价,“庄家”在这个价格上下买进了大量的亿安科技。 然后就是长达一年多的拉升过程,打开亿安科技的K线图我们会发现,在整个1999年,它基本上是大涨小回,年底的时候,它的股价已达到42元,是年初价格的5倍,到了2000年,好像是打了一支强心剂似的, 亿安科技的价格轨迹突然变得陡峭起来,在22个交易日里除了两天外,全是阳线。亿安科技的庄家非常聪明,从最初的拉升开始,从来不拉涨停板, 因此也就不必因为连续的三个涨停板而向市场作出说明。在每天的分时走势图上,它的价格就像事先用直尺划过似的,直直地往上涨,一分钱一分钱的涨, 连个弯都不打,在17个月创出2300%的涨势。谁若在1998年8月买入5万元的“深锦兴” 股票,到了2月他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可你调查一下就会发现,有此幸运的股民寥若晨星。
    1999年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主营业务转向网络和电子科技,“5·19”行情时股价翻了一番,达到34元。进入2000年,亿安科技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上升行情,股价直指百元大关,从年前收市时的42.30元,到2月15日突破100元,共经历了20个交易日零30分钟。
    与股价稳步攀升配合相当默契的是,公司资产重组也在悄然进行。在股价已经有了相当涨幅之后的1999年4月10日,深锦兴A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商贸投资控股公司、第四大股东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分别与广东亿安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合同》,深圳商贸投资控股公司将持有的公司国有法人股19228462股,占公司总股本26.11%,以约3.1元/股的价格,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将持有的公司法人股4117620股,占公司总股本5.59%,以4元/股的价格,均转让给广东亿安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广东亿安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334608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76%,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999年6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资产重组各项议案并对董事会进行授权,开展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置换工作。
    1.将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备材料进出口总公司,简称深圳建材,以经过评估的净资产值9119万元等额转让,减少公司长期债务近4000万元,公司资产负债率由68.47%下降到62.09%。
    2.将在建的深圳兴贸大厦工程、宝安区西乡翻身劳动村商住楼工程、阳江海陵岛房屋工程、北海合浦锦兴房地产工程及锦兴龙岗大厦工程等投资项目以4043万元整体转让给江门市蓬江区天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资产,摆脱房地产业务的拖累,为经营重点的逐步转换创造条件。
    3.以转让深圳建材所得收购广东万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万燕集团)22.24%的股权。
    4.以对广东惠州大亚湾胜景实业发展公司的投资权益4608万元置换广东万燕集团股权,使公司拥有的广东万燕集团股权增加到42.19%。
    5.投资1020万元收购江门万燕多媒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江门万燕)51%的股权。
    6.广东亿安控股垫资3046万元为公司偿还对深圳商贸控股及深圳建材债务。
    通过资产置换重组,公司资产状况和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1999年下半年,公司又将经营重点逐步向电子通讯、数码科技、网络工程等高科技产业转移,广东万燕集团及江门万燕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伴随着重组消息的披露和股价的上涨,股本也在逐渐向“庄家”手里集中,资料显示,亿安科技流通股有3529.0498万股,1998年中期持股人数为2.9080万户,平均持股1213股;1998年末陡降至1.4906万户,平均持股为2367股;1999年期中期更降至4099户。这时,庄家的筹码收集工作基本大功告成。而到1999年12月30日,亿安科技流通股股东总数仅为2878户。其中,2238个户头所持股票不超过1000股,持股总数只占全部流通股的0.97%;其余99%以上的股票为650个户头持有,其中持有10万股以上的户头有131个,这131户持有亿安科技全部流通股的82.91%。由于股份高度集中,亿安科技的股价可以由庄家随心所欲地操纵。从每日盘面观察,投资者也常常能够欣赏到其“钓鱼竿”式的操盘动作。
    而事实是,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百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自1998年10月5日起,集中资金,利用627个个人股票账户及3个法人股票账户,大量买入“深锦兴”(后更名为“亿安科技”)股票。持仓量从1998年10月5日的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到最高时2000年1月12日的3001万股,占流通股的85%。同时,这四家公司通过他们控制的股票帐户进行几乎没有成本的对敲买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和交易量,联手操纵“亿安科技”的股票价格。截至2001年2月5日,上述四家公司控制的627个个人股票账户及3个法人股票账户共实现盈利4.49亿元,股票余额77万股。这些行为正好与“亿安科技”股票价格的飙升启动相吻合。
    关于“庄家”操纵“亿安科技”的内幕,当时市场存在多种说法,在一个证券网站的BBS上,一个署名为“WWW168”的人在2000年1月14日凌晨写到“据悉,几个大机构原准备拉抬清华紫光到100元,为20到30元的科技股打开上升的空间,以此展开一波科技股的大行情。但是由于清华紫光的筹码较分散,各庄家难以统筹协调,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于是以上几个大机构决定放弃清华紫光,转向亿安科技。由此和亿安科技庄家一拍即和,决定联手合作。于是在该股40元左右散布利空消息,打压洗筹。近日展开逼空行情, 超越清华紫光势在必行。”当时,亿安的价格为57元,而清华紫光的价格为60.9元。

    神话破灭后的反思

    2001年1月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调查操纵亿安科技股票案,并已对持有亿安科技股票的主要账户进行重点监控。消息一出,市场立即作出了反应,亿安科技一开盘便被牢牢封在了42.66元的跌停板上,市场人士指出,对于“亿安科技”本身来说则可能意味着下跌刚刚开始。果然,1月17日,以25.19元跌停开盘,较其126.31元的最高价,已经跌去101.12元。至此,亿安科技又以累计跌去100多元爆出新闻,成为首只跌幅超过100元的股票。目前该股也一直在25-26元徘徊。“亿安科技”的神话最终以彻底破灭而告终。
    一只股票成为百元股乃至千元股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它是怎样涨上去的。“亿安科技”神话的破灭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
    “亿安科技”持有1000股以上的人数仅有640人,惊人的少,而持股量却为99.03%。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52条和第157条之规定,股份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持有股票面值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之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述条件,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上市。”之所以强调“千人千股”,为的是一个目的:反对操纵。
    “亿安科技”大大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市场人士很早就知道,亿安科技是一只大庄股,90%的筹码锁定在庄家手中,连中央级某官方媒体在报道中也有“该股筹码集中”的表示。 既然是一只大庄股,市场表现又是如此突出,为什么那么长时间没人管?肯定不会因为管理层没有发现或者找不到证据。管理层某位高层领导在春节前召集券商和有关证券类指定报刊领导开会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看中国的股票就是不够活跃,老是死死的,不过亿安科技还不错,比较活跃。”这段话从这位领导嘴中说出的时候,亿安科技刚刚80多元。有了某种默许,庄家胆子也就大了,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股票的价格,人有多大胆,股有多高价!
    依据《证券法》 第49条的规定,“上市公司丧失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的, 其股票依法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不满足“千人千股”自然不满足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 照理应该暂停或者终止上市,但是亿安科技非但没有停牌, 好像连个公告也没有发。从巨潮互联资讯网公布的材料来看,在1999年12月31日, 深市不满足“千人千股”规定的至少还有另外四家公司。直到今天,除了“亿安科技”好像还没有任何一家因此而受到《证券法》处罚。沪市也并非没有类似的现象,只是沪市没有公布有关信息,所以人们无从知晓。——谁都不把规矩当回事,不管是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部门,这就是我们市场的现状。希望市场走好是每一个投资人、每一个关注市场的人士的共同心愿, 但是市场要建立在一堆违规操作上, 这个市场的前景肯定也是暗淡的,人们希望看到的肯定是一个不断健康发展的股市,而不是一个没完没了暴涨暴跌的股市。
    遍观世界股市,“坐庄”行为都是违法的,是绝对禁止的。我国修改后的新《刑法》专门设立了“操纵证券价格罪”:有下列情形之一,操纵证券易价格, 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转嫁风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
    (一)单独或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价格的;
    (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或者相互买卖并不持有的证券,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的;
    (三)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证券所有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的;……
    不过,新《刑法》实施了好几年了,但还没有听说哪一个庄家因操纵证券价格罪而被“开刀问斩”的,尽管这样的违规事例并不鲜见。
※小资料→小资料※小资料→小资料※
兰花科创“变脸”快
2000年公司的每股收益仅有0.0223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而2000年中期公司尚实现净利润3450.3万元,每股收益达0.1元。由此推断公司2000年下半年的经营实际出现亏损。值得回味的是公司目前可谓要领满筐,去年先后投资市场中流行的网络、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但一味逐新的结果却是令人深思。事实上兰花科创只是很多不务主营、一味追新上市公司的代表,此类公司长期前景并不乐观。

宁夏恒力国有股思变
公司最近公告,其第一大股东恒力集团公开向境内投资者征集股权受让人,向境外投资者征集股权委托管理人。尽管在过去两、三年中收购兼并方案层出不穷,但象恒力集团这样公开“征婚”的还是首次。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居然为了绕过法律上的限制,还使出了对境外投资者进行股权托管这招,看来去意相当坚决,难怪宁夏恒力二级市场走势强劲异常。

黎明股份:红光第二?
公司1999年4个亿的销售收入中居然有1.5亿是假的,此外还虚增了利润总额8千多万,资产近9千万元。加上2000年亏损,公司上市两年就已经是ST,陨落速度真快。回过头再想想,公司上市第一年报表是假的,那么上市之前呢?黎明股份难道是红光第二?两家公司名称皆与光明沾边,却都十分黑暗。

宜昌输血求ST猴王
华融之所以把ST猴王告上法庭,无非是围魏救赵,希望其在猴王集团的债权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承认。在巨大的舆论面前,当地政府终于暂时低下了头。不过细细回味,在华融和当地政府利益纷争之战中,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似乎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被当做了筹码。

证监会重罚亿安科技黑庄
亿安科技从不到十元涨到了126元,被市场视做是第一强庄股。但这一度不足千人千股最低上市需求的强庄股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制裁。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第一、证监会对四家违规机构的罚金高达4.49亿元,创下了历史之最,反映出有关方面规范股市的决心。其次,四家违规机构最多时控制亿安科技流通股85%,也创下了历史之最。

沪深首家季报亮相
有幸能够成为中国股市历史上第一的都不应该被人忘记,如本周第一家退市的PT水仙,还有这两个市场第一家推出季报的上港集箱、东方钽业。两家公司优异业绩固然令人欣慰,但更令人高兴的是,这信息披露上一个小进步将是中国股市规范里程上的一大步。

闽灿坤B拟增发5000万
B股发行已经久违了。此次闽灿坤B的增发申请预示着B股新的一轮扩容即将到来。相对A股而言仍是袖珍市场的B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交处于资金推动型的大牛市之中,但戴上了新股发行这顶“紧箍咒”,走势将会缓和很多。而且鉴于现有B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偏弱,新一轮扩容肯定会改善这一状况,所以长期来看扩容是一件好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