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轻风无意 2019-04-26

所谓,“家有贤妻,胜过良田万亩”,单从这点来说,梁启超无疑是一个极其富有而又幸运的人。不过,大家只知他的正妻李蕙仙,突破身份的禁锢,陪伴了他的青春年少,却很少知道,梁启超的背后还有一个女人,为他欢喜为他忧,爱得卑微,低到了尘埃,却又爱得纯粹,开出了一朵花。即便没有名分,却仍旧无怨无悔。她就是王桂荃,一个平凡却又“不寻常”的女人。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图 | 梁启超、王桂荃与孩子们

惨淡童年

王桂荃,1886年出生,四川广元人,原名王来喜。来喜来喜,一个多么朴实的名字,我相信她的父母替她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定是寄托了美好的祈愿,希望自己的女儿活得幸运开心。只可惜,王桂荃的童年并不如她的名字一样有福气,相反,她的童年可以说是惨淡的。

王来喜自幼家境贫寒,家里仅仅靠父亲耕种的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父亲整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来喜,慈善的母亲去世的又早,只留下幼小无助又可怜的来喜。之后父亲另娶她人,继母却是个迷信的主,相信算命先生的胡诌乱语,总觉得是来喜命太硬,克父母,对她没有半分怜爱,有的只是无止尽的虐待和责骂。而在来喜4岁时,父亲不幸染病身亡,来喜也彻底失去了保护。

事事难料,只道有一天,账房先生趁继母外出办事,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一并给卷走了!这可咋办啊,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这下子连饭都没得吃了,继母这叫一个忧愁啊,突然瞥见在角落的王来喜,计上心头,顺手就把她卖给了人贩子。从此以后,王来喜在六年间被转卖了四次,最后一次,她去到了李家,也就是李蕙仙娘家。

1894年,李蕙仙回娘家探亲,看到了年仅8岁的王来喜,见她乖巧勤快又伶俐,便将她收为贴身丫鬟,陪嫁带入了梁家。从此,王来喜的一生都与梁家相互牵扯,再也分不开了。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图 | 青年梁启超

进入梁家

王来喜随着夫人李蕙仙去往遥远的岭南,来到了梁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大门口等候夫人的梁启超。“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句话就这么浮现在王来喜的脑海中。也许王来喜并不知道这句话是自己从哪里听到的,但却一定觉得,没有比这句话更适合用来形容先生的。又或许就在这时,王来喜对先生的欢喜便悄悄种下了。

进入梁家后,许是嫌来喜这个名字过于土气,梁启超为她新起了一个名字——王桂荃。只可惜,来喜识字少,没什么文化,她并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也不明白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不一样,她只觉得,是他取的,便是好的。

从王来喜到王桂荃,进入梁家后,她的人生也开启完全别样的模式。王桂荃伶俐勤快,做事利索,深得梁启超夫妇的喜爱,梁家甚至让她管理财政。尤其是李蕙仙,对这个聪明能干的丫鬟十分满意,李蕙仙对下人本就苛刻,却只对王桂荃尤为网开一面。而王桂荃也不负期望,她在梁家这么久,小心谨慎,尽心尽力,从未出过什么错,如果一定要说,她做过的唯一一件出格的事,就是爱上了自己的先生吧。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只见王桂荃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是怎么都瞒不住了。聪明如李蕙仙,又怎会不知这其中的猫腻。一气之下,便把王桂荃逐出了梁家。不过之后,还是接回来了,原因有三:其一,李蕙仙跟梁启超在一起这么多年,膝下子女却不多,梁家香火难以鼎盛;其二,丈夫与何惠珍眉目传情一事敲响了李蕙仙的警钟;其三,王桂荃是梁家仆人出身,能干不说,性情温厚,对自己的地位影响不大。就是这三点,让李蕙仙应允了梁启超与王桂荃的事,王桂荃也在之后为梁启超诞下了六个子女。

然而,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查阅史料可知,梁启超是“一夫一妻制”的提倡者,这个身份注定了他给不了王桂荃应有的名分。在外,他对于王桂荃总是避讳不谈,要求自己的孩子们管王桂荃叫做“王姨”,然而孩子们却是不管,他们管李蕙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甚至更乐意和王桂荃待在一起。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撑起梁家

梁启超立志变法强国,“公车上书”,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可惜只百日后便宣告失败。梁启超只得带着一家人逃亡日本避难。

梁启超流亡海外十四年,全靠写稿赚的那点微薄工资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异常清苦。李蕙仙本是千金小姐,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全落在了王桂荃一人身上。这个瘦瘦小小的女人,就这么撑起了梁家。

说来就像奇迹,王桂荃从未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来到东京后,竟在短时间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日语,切切实实解决了语言不通这一大麻烦,让梁家在日本的生活不至于这么难过。这期间,还发生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梁启超的二女儿梁思庄不幸患上白喉,幸亏有王桂荃的精心照料,才转危为安,而其实,王桂荃的亲生女儿也同样患上了白喉,只怪王桂荃没有分身术,自己的女儿最终因照顾不周早早夭折了。在那种情况下,王桂荃选择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自己一个人躲在厕所里,一边洗衣服一边痛哭,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人半分。

之后,在1924年,李蕙仙因乳腺癌去世,王桂荃也真正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不仅悉心顾全梁启超的心情,家里几个孩子的生活琐碎事也得她去忙。然而,雪上加霜的事情还在后头,五年后,梁启超也因为肾病和医疗事故在协和医院去世。临走前,梁启超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将孩子们托付给了她。王桂荃一边抽泣,一边坚定表示:先生放心,孩子们还有我呢!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图 | 梁启超

作为一家之主,梁启超就这么走了,但王桂荃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啊。梁启超什么东西也没留下,家里又有九个小孩,最小的年仅四岁半,生活的压力比山还大。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王桂荃只好将气派的旧楼卖给了天津富商,自己也外出打起了工。尽管如此,生活还是过得艰苦,她又将梁家的新楼出租给恒昌绸布店做账房和库房,自己则和孩子们住进了后院的小楼,一大家子人就这么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靠微薄的薪资,才算勉强度日。

即便如此,王桂荃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没有丝毫松怠。儿子梁思礼要出国念书,是王桂荃变卖家产、向朋友借钱,才凑够了出国用的400美元;之后又送梁思达去云南,梁思宁去新四军,为他们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而这九个子女,也都没与辜负她的期望,皆有所成就: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25岁英年早逝;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思达,著名经济学家;三女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四女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跟随陈毅;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当年梁思成学建筑,梁思永学考古,梁思忠学军事,王桂荃还风趣的对别人说:“我这几个儿子真有趣,思成盖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里,思永又去挖房子。”骄傲之感,溢于言表了。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图 | 年老后与孩子孙辈们

伶仃晚年

子女们一个个成家,一个个远去,家里也开始空落落的,只剩王桂荃伶仃一人。晚年的王桂荃生活依旧朴素,每天早起打扫院子,照料孙子孙女。

1949年,小儿子梁思礼与姐姐梁思懿乘船归国,因无法知晓他们确切的归国时间,王桂荃每天在码头殷切守望,足足等了半个月,见到儿女们那一刻,已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由得热泪盈眶。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图 | 儿子梁思礼与儿媳

之后,文化运动开始,作为“保皇党梁启超的老婆”,已经85岁的王桂荃遭到了非人的虐待,住在阴暗的小屋里,每天扫街,还要承受身体的病痛——那时的她已是肠癌晚期。

1968年,王桂荃不堪身体重负,孤零零的离开了人间,倒在了野蛮的年代里。可怜她一辈子都没得到名分,却承受了梁启超留下的苦难。更凄凉她抚养一生的九个子女,没有一人陪伴在她身边,不是不孝,而是他们也全都被冠上了莫须有的名号,遭人讨伐。

直至1995年,梁家子孙们归来,在梁思礼和梁思达的主持下,他们在梁启超的墓旁种下了一颗白皮松,以纪念王桂荃。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撰写碑文:

“在家庭中,她毕生不辞辛劳,体恤他人,牺牲自我,默默奉献;挚爱儿女且教之有方,无论梁氏生前身后,均为抚育子女成长付出心血,其贡献于梁氏善教好学之家良多。缅怀音容,愿夫人精神风貌长留此园,与树同在,待到枝繁叶茂之日,后人见树,如见其人。”

为君欢喜为君忧,她一生抚养九子女,始终不求名分,85岁伶仃离世

图 | 1936年,王桂荃抱着外孙女吴荔明,她被小八舅梁思礼(后)逗哭了

王桂荃一生尽心尽力,为梁家付出了一切,虽是陪嫁丫鬟出身,却培养了一门三院士。有人说她爱的过于卑微,低到了尘埃,我却觉得她爱的纯粹,难能可贵。活着虽不能相守,死后,她能以这样的这样的方式回到他身边,我想,足矣。

文 | 怀瑾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