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发布!

 360_ss_note2 2019-04-26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给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必将为世界带来巨大变革,未来世界建设需要掌握多领域知识、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时代担当的工程人才,这是当前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一大命题。4月25日,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讨会在深圳召开,天津大学在研讨会上正式发布“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

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务长Rafael L. Bras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

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讨会(SUS3E)旨在切实落实“三个面向”, 即面向产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掀开新工科教育的新篇章,推动新工科教育进入国际化新阶段。会议邀请来自世界9个国家,50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代表,及9位产业界代表汇集一堂,共同研讨21世纪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产学研合作与对话的新机制。在开幕式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务长Rafael L. Bras、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进行了致辞。

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务长Rafael L. Bras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

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务长Rafael L. Bras,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分别作了题为《Creating the Next in Education at Georgia Tech》《工程教育“存在”何处?》的报告。

佐治亚理工21世纪大学中心访问学者Jeff Selingo

携程网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长梁建章

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

机械学院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

佐治亚理工21世纪大学中心访问学者Jeff Selingo,携程网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长梁建章,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机械学院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应邀分别作了题为《Education and the Future of Work》,《University,Innovation and Society》和《探索工业革命时代的工程教育—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的主题报告。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应对未来变化,企业对高校的需求,以及高校对企业的需求等问题,阐述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顾佩华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

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简称为“天大方案”,其英文名称为Coherent-Collaborative-Interdisciplinary-Innovative(CCII),该方案以立德树人统领培养全过程,建设开放和跨界融合的中国特色新文理教育与多学科交叉工程教育,形成高度关联、贯通融合、持续创新的新工科教育体系

“天大方案”重构了工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整个课程体系由项目与课程形成“课程元”,各“课程元”以课程内项目、课程组项目、多学科团队项目、科研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研发项目“三类五种项目”为主链形成一个紧密关联的整体,更加强调“在解决问题中用什么知识、如何学习知识、怎么应用知识”,强调学生的创造和创业,强调毕业生支撑新兴产业,创造产业新领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天大方案”设计了多学科联合、多方参与的开放式培养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推进“产学-校企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国内-国际培养融合”“教-研-学融合”,将学校科研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创客空间和创新创业孵化器形成一个整体链条,并与书院制和导师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品格、思维、能力和知识。为保障方案的落实,“天大方案”中专门针对全周期、全方位、全角度进行学生评价,加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思维和能力、工程创新创业、毕业生职业成就,也对学校提出了综合改革的要求。目前天津大学已经着手设计、建设多个校级新工科人才培养引导性平台: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未来健康医疗平台、未来智慧化工与绿色能源平台、未来建成环境与建筑平台等,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

据悉,绝大多数工科高校都是以院系办专业,虽然有些大学的院系具有宽泛的学科领域(比如MIT机械工程系包括十多个一级学科),但是做到跨系、跨学院、多学科培养学生还只是一个愿望,没有成熟的成功经验和可复制的模板,此次在全国率先发布新工科建设方案,将对新工科建设提供一种新范式。

未来,天津大学将探索建设多学科跨界整合、多学院参与合作、校内外、国内外开放办学的新工科平台,并力争在未来3年持续扩大覆盖面与建设规模,全面推动学校平台建设和新工科方案的实施,创造新工科建设“天大模式”,为世界新工科建设提供“天大经验”。

在之后的环节中来自恩智浦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等8位企业界领导,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9位高校代表,围绕“学生实习的价值”“创业经验”“新工科教育”“新工科教育与未来的学生”等话题进行讨论,就高等工程教育如何与产业需求对接,创业教育,产业界参与人才培养等问题交流了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