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市场不买绿地的账?!【房企观察】

 周秦汉唐 2019-04-26

文丨李不白

绿地是一家“好公司”么?若以庞大的体量论,似乎是。

近日,绿地正式发布2018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绿地去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75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84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总额243亿元,同比增长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6%。

在克而瑞发布的房企琅琊榜上,绿地在流量榜(虽然克而瑞公布的数据与年报有稍许误差,但基本不影响排名)中位居第六、权益榜中位居第四。

为什么市场不买绿地的账?!【房企观察】

TOP10的江湖地位、数千亿的营收、上百亿的净利、两位数的增长,不管是在大A股,还是房地产行业,若绿地都算不上一家“好企业”的话,怕是没有几家公司能称得上好企业了。

不过,对“好企业”趋之若鹜的投资者们却不这么认为,纵然绿地向股东们派发了36.5亿的现金分红。

为什么市场不买绿地的账?!【房企观察】

在其年报发布当天(4.22),绿地股价下跌4.47%,总市值仅剩910.18亿元,仅有融创的1/2多点,不到中海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是,自2015年借壳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绿地的市值已由3000多亿跌至不足1000亿,缩水逾3/2,并长期维持在八九元上下。同期,与其江湖地位相当的融创、碧桂园、万科甚至龙湖等股价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出现这样的反差,显然是不正常的。要么是那帮搞股票投资的高学历者们瞎了眼,要么绿地是真有问题。用常识来判断,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那么,绿地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其这么不受投资者(无论是价投者还是跟风投机者)待见。

早早走上下坡路

若干年后回首,大家可能会赫然发现,刚刚过去的那两三年是房企们上位的最后机会。

不管是撞上了好运,还是管理层的高瞻远瞩,一些黑马房企如新城、旭辉、中梁等在过去两三年成功杀了出来。碧桂园、融创这样的白马房企也趁机更上一层楼。老王万科虽然遭遇恒碧的挑战,但还是成功守住了擂台,稳居第一阵营。

反观绿地,在那波行情开启之前的2014年便超越万科成功登顶,而后却不进则退、与“王座”渐行渐远,不能说不令人唏嘘。

反映绿地疲态的最新一个例子,就是2018年的销售业绩。从数据本身来看,3875亿元的合同销售额、26%的增幅,并不算差,但却经不起比,甚至连绿地自己的要求都没达到。

在绿地2017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张玉良曾公开表示,“绿地今年(2018年)内部的地产销售目标为4000亿。”2018年10月,绿地又通过官方微信宣布,“力争年均销售规模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的新战略目标。结果却是大小目标一个都没实现。

对于过去几年的表现,不知绿地人自己满不满意,但投资者们显然很不满意,股价上用脚投票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绿地董事长张玉良在去年就表示:“正在努力加强市值管理。”现在看,作用似乎并不大。

被放大的高负债率

在业绩不给力的情况下,高负债率也就显得格外瞩目。

众所周知,房企在排位赛中崛起的一个通用的套路就是,用负债来驱动规模、用规模来支撑负债。所以有时候房企的高负债率问题需要结合着规模增长来解读。也就是说,只要销售额能快速增长,高负债率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绿地面临的尴尬是,在销售规模与同行比拼中逐步掉队的情况下,其却维持了高于同行的高负债率。

绿地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创下近5年来新高。年报显示,绿地去年的总资产为1.04万亿元,总负债为9276.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9.49%,居于行业上线。净负债率更是远超同行,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绿地的有息负债余额为2689亿元,较年初减少71亿元,同时期内绿地持有货币资金约810亿元,净负债率为171.83%。

尽管相较于2017年年末的206%的净负债率有所回落。但据国泰君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房企净负债率创历史新高达120%,绿地的净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线52个百分点。

与规模相近房企对比,绿地状况也很是堪忧。对比年报数据,2018年,碧桂园、万科、保利、中海的净负债率分别是49.6%、30.9%、80.55%、59.5%,其中,绿地的净负债率是万科的近6倍,融创略高为149%,但依旧低于绿地。

与实力相近的同行们一对比,本就乏力的绿地更加黯淡无光。

矛盾的多元化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于绿地这种TOP10级别的房企来说,眼看着地产行业逐渐进入新常态,要说还无动于衷那是不可能的。

像万科、碧桂园、融创一样,绿地也在积极地布局多元化。据其年报显示,绿地除地产主业外的多元化业务,主要分为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大类。

为什么市场不买绿地的账?!【房企观察】
其中,大基建主要是为地产、基建提供建筑施工。这一块业务增长迅猛,已成为绿地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年实现经营收入 1481 亿元,同比增长41%;新签合同金额 3162 亿元,同比增长 63%。截至 2018 年末,大基建板块在建项目总金额为 3269亿元。大金融主要是指投资+投行业务,这一块业务利润很是丰厚,据财报显示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 25 亿元。大消费主要涵盖了商贸(如G-Super零售店、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等)、酒店、汽车4S店、能源(如煤炭贸易、油品零售等)。

但若仔细剖析便能发现,绿地的多元化布局其实存在重要BUG的。

一是在规模上撑起台面的业务利润薄,利润丰厚的业务又撑不起规模。

如建筑、商品销售、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毛利率水平仅为3.72%、2.35%、2.54%、3.75%,非但无法与地产主业(毛利率27.01%)比,甚至还抵不过绿地的融资成本(5.4%),而且它们日后也不会因规模的进一步增加,而使毛利大幅增长;金融、酒店相关业务利润率虽高,如毛利润率高达100%、84.05%,但无法做出规模。

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将直接决定着绿地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是继续攀高

二是最能成气候的建筑业与地产开发业务高度相关,无法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

在绿地2018年终提出的战略规划中,建筑业被寄予厚望,2020年大基建产业目标经营收入超过4000亿元,占据整个集团的半壁江山。

但其暴露的问题也很明显,除了上述的低利润率之外,它还与地产开发业务高度相关,无法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如大基建板块的在建项目中,房屋建设业务 2066 亿元,占比 63.2%;基建工程 698 亿元,占比 21.3%,可见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由增量进入存量时代,这亦是市场共识。碧桂园、万科虽然也是围绕地产主业开展多元化,但基本上都是基于存量业务的持续运营。

反观绿地最主要的多元化业务——建筑业务却基于地产开发业务。那么,这就有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地产开发萎缩后,其如何保持建筑业务规模和增长?

在投资者未看透上述三大问题之前,显然不会轻易认为绿地是一个值得下注的“好公司”,虽然它自身实力在地产江湖中已算是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