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天资这么好的孩子,却被这样毁了他的人生----认识边缘型人格障碍之4之续篇

 昵称rK05Y 2019-04-26


心理分析:

一、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充满了两种极端的方式:外婆一方面非常疼爱他,另一方面又出于对神的盲目信仰,无意之中用神(上帝)来恐吓他。

外婆是无知的,用信仰神灵的方式获得自我保护的安慰,用扬善除恶的方式获得内心的安宁,她不知道她的恐吓成了这个年幼的孩子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会落下。

外婆对他特别地好,而神这个最高力量( 关于宗教、鬼神的论述请参照我会堕入阿鼻地狱吗?----认识边缘型人格障碍之3以及我会堕入阿鼻地狱?----认识边缘型人格障碍之3之续篇) ,这个可怕的惩罚的最高力量对他极端地坏。

一个6岁的孩子,童言无忌地说了一句在外婆看来,对神大不敬的一句话。一次流鼻血,他认为冥冥之中是神在惩罚他;膝盖被划伤,没有及时消毒处理伤口,感染化脓,他也认为冥冥之中是神在惩罚他。

初中时,因为一句戏言,在那个年代又被无端严重地敌意和攻击,无论他怎样祈祷,神就没有放过对他的惩罚!

这个孩子的成长多么恐惧、孤独和无助!让人心疼!

二、初中时,他说的那句话,差不多是一句童言无忌的话,却被上纲上线得那么严重,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在当年遭受了多少的敌意,想来让人心疼至极。

从此,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表现为两种极端的方式:一方面对人特别地好和友善,如同外婆对他的疼爱以及收留无家可归者;另一方面又对人充满敌意,如同他初中时所遭受到的敌意。

他人一句无意的话,就有可能被他误读为讽刺、嘲笑、轻视,而且他必定就地反击,反击相对弱势者,久而久之,在亲密关系中,对方伤痕累累。

人无意识地复制某一种模式,他在成长环境中被怎样地对待,成年后他就怎样地对待别人。青春期时,他面对着那么多的敌意,有多么地无措和惶恐,他的内心压抑着多少的愤怒。成年后,这种愤怒不再压抑,而是放肆地释放出来,表现为强烈的攻击性。



怎样矫治:

和他的相处是很困难的,一句平常的话,就可能会被误解为讽刺、嘲笑、轻视,就会激发出他的敌意和攻击,让人防不胜防、不可预料。

和他相处,需要有坚定的爱和足够的弹性、变通、圆融、智慧和包容。当他攻击时,他是一个受伤的孩子。

当一个人的矛刺过来的时候,不要竖起你的盾。避其锋芒,以柔克刚。且用友好的、亲切的、温暖的、信任的和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他的矛会收起来。

若你的心中没有敌意,便不会解读对方的矛为敌意,因为矛的背后即矛的心理动因只是他的原生家庭以及成长环境带给他的创伤、痛楚和恐惧。

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有恐惧,有一个内在的弱小的孩子,那个年幼的自己。若能给这个弱小的孩子安全、温暖和信任,陪伴他成长,便能达成他心灵的疗愈。

在关系中受的伤,在关系中疗愈。

此文不是从理论的高度,而是从案例的角度进行描述,期待同行探讨

公众号:tmyxlx,全部是原创,基本上源自于真实的咨询案例,具有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