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雁GUO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重新认识苏河湾
2019-04-26 | 阅:  转:  |  分享 
  
两小时《漫步苏河湾》:这部沉浸式环境戏剧带你重新认识这条河,这座城文汇报04-0209:00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灌溉着这座
城市,荡涤出无数辉煌与沧桑。上海,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与苏州河比邻而居,休戚与共,但对于她的前世今生,又
了解多少呢?正是这个问题催生了戏剧创作者的思考——当戏剧与旅游牵手,河流承载的丰富文史档案,不再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以立体鲜活的方
式走向观众、走向市民。苏州河的静安区流域,有一个美丽的称呼——“苏河湾”。这里是上海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发祥地,至今仍保留着城市发展
演进历程中的闪亮记忆。上海总商会、四行仓库、福新面粉厂、吴昌硕故居……目前苏河湾区域文物遗存和利用建筑总量约50万平方米,其中包含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总量约15万平方米。“苏河湾南北沿岸历史资源丰富,是一条多层次、多角度展现红色文化
、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深厚底蕴的景观水岸。”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介绍说。上海总商会旧址位于北苏州路470号,这座精美的西式古
典风格建筑2018年完成了历时7年的修缮工作,重现了历史风貌,并向市民开放参观。正在精心打磨的一台全新的浸没式戏剧《漫步苏河湾》将
在“2019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期间首次亮相。它以苏河湾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为创作背景,通过创新性的表达,将2.5公里徒
步路线打造成一个具有时空代入感的戏剧场景,体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特点。当戏剧牵手“文化旅游”,城市景观活了《漫步苏河湾》是上海戏
剧创作第一次将苏河湾区域文物遗存和历史风貌完整、系统地进行整合,将全景式地呈现苏河湾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深厚底蕴。体验活动
从4月20日起为期六天,整体设计分为两部分。主体部分是一条2.5公里长的步行路线,总共可接受900人次观众的观看和参与。每场演出的
观众将分成十人小组成行,戴上耳机,在两小时中跟随“导览”,在沿着特定路线河岸漫步和多个指定场景演绎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认识和体验苏
州河畔的城市故事。“戏剧”与“环境”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创作的新浪潮。例如,2018年来到上海的德国里米尼记录剧团《遥感城市》,就是一
个将艺术实验性探索与浸没式戏剧感官体验相结合的记录剧场作品。自2009年在柏林首演以来,《遥感城市》在不同的城市推出过不同的版本,
十年来足迹遍布全世界15个城市,收获多个国际知名艺术节的邀约。“上海版”从龙华烈士陵园出发,走过商场、医院和寺庙,从地铁到闹市,上
海最繁华热闹的商圈之一——徐家汇也成为《遥感都市》的舞台。这部环境戏剧之所以如此大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戏剧元素的巧妙设计,更有着它与
城市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的一面,同时是一个独特新颖的旅游体验项目,是一个身兼多功能的文化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上海居住者、海内外游客都能触
摸到上海城市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记忆,喜欢上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这也是打造《漫步苏河湾》的初衷。据创作者介绍,他们希望时尚的戏剧
概念的介入,能把苏州河与上海城市发展的故事讲得更立体、更生动。两小时“演出”上海“三大文化品牌”?能!上海总商会旧址是整个戏剧的开
场和行程的起点。两小时中,观众将陆续到访山西路桥、浙江路桥、西藏路桥、四行仓库、福新面粉厂等苏河湾重点文化地标,最后至静安雕塑公园
内的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结束参观。两小时的“戏剧”,浸透了上海三大文化品牌的渲染。苏河湾流淌着上海红色文化的基因。1923年
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后,中央局成员先后来到上海,藏身于闸北公兴路与香山路(今临山路)口一个叫做“三曾里”的小弄堂里办公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成员,在这个“决策中枢”开会、讨论、制定文件、草拟决议,常常工作至深夜。他们住下后,给三曾里中共中央局所
在地取了个“三户楼”的雅号。为防止特务眼线,他们组成三个“家庭”,并经常以打麻将的名义举行会议,为自己身份打掩护。真正的三曾里旧址
已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日军炸毁。今天,位于浙江北路118号的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记载并还原了历史场景。《漫步苏河湾
》将在主线演出之外,在历史纪念馆内进行一场特别表演,邀请观众沉浸到“岁月深处”中,感受当时地下工作的惊心动魄。苏河湾同样镌刻着深厚
的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记忆。在苏河湾,最能体现海派文化的是石库门里弄住宅、海派书画和月份牌画,吴昌硕故居和“穉英画室”就是重要的文化
地标。近代以来,苏州河一直是沟通上海与长三角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的“黄金水道”。20世纪40年代末苏河湾。图片来源:《岁月印痕——
穿越百年闸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来自江南腹地的丝、茶、米等大宗商品经苏州河运抵上海后,便在苏州河两岸起卸、集散。而
戏曲艺人们也乘着船一路向东来到上海,从苏州河走上岸来,带来了评弹、越剧、锡剧等江南文化艺术。苏州河——是他们跃上大上海寻梦的“第一
站”,成为苏河湾历史记忆中生动的一笔。在这场浸没式戏剧中,观众将亲身走进这段轰轰烈烈的城市发展史。这里有上海最早的“评弹剧场”之一
——玉茗楼书场;有海上闻名的私家花园、浙江海宁丝商徐棣山筑造的“徐园”;有荣宅的主人、“面粉大王”荣宗敬投资的福新面粉厂;有汇聚民
族实业精英的上海总商会……凡此种种,无一不是上海——这片投资发展的热土吸引力的见证。杭穉英所绘阴丹士林布月份牌。图片来源:《岁月印
痕——穿越百年闸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苏河湾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成为中外资本——特别是民
族资本投资竞逐的热土。道路、桥梁、码头、里弄、堆栈、仓库、商店、报关行等陆续兴建;丝业、茶业、机器制造业、纺织业、印刷出版业、制革
业、碾米业、卷烟业、面粉业快速发展。苏河湾地区工业门类齐全,工厂数量众多,创造了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工业史上的多个“第一”。走过这些历
史性地标,观众们看到的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文化的缩影,重温的是通过发展实业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国梦想。那些苏河湾岁月深处的难忘记忆四
行仓库:光复路21号四行仓库不但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有一定地位,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遗迹。1937年10月26日晚,为向国内外宣誓
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争取国际社会支持掩护中国军队向西南撤退,国民革命军八十师五二四团一个加强营所属的四百余将士,在团附副团长谢晋
元和营帐杨瑞符的率领下,死守四行仓库,孤军血战四昼夜,歼敌二百余人。这一战,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的抗战决心。此举振奋
国人,震惊世界。上海总商会议事厅俯视全景。资料来源:《上海总商会历史图录》上海总商会:北苏州路470号上海总商会是中国成立最早、影
响最大的商业行业组织,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海总商会大楼见证了上海民族工商业发展史和革命史。“五卅惨案”后的反帝“三罢”游
行队伍在这里出发,抗战时期和建国以后,工商界的许多爱国行动也在这里酝酿。吴昌硕故居:山西北路457弄12号今山西北路吉庆里12号是
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故居。这是一幢三间两厢的二层石库门建筑,吴昌硕在这里居住了整整14年,艺术生涯最为鼎盛、辉煌的年代都在这里度过。
吉庆里也成为当时上海画坛的艺术圣殿,一时名流进出频繁,于右任、齐白石、梅兰芳、郑孝胥、袁寒云、倪墨耕等艺坛巨匠纷纷上门拜访,切磋技
艺,畅叙友情。吴昌硕故居。图片来源:《岁月印痕——穿越百年闸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据当代著名画家钱君匋回忆,192
4年,还在少年时代的他,曾在老师吕凤子带领下到吉庆里拜见吴昌硕,并得到吴昌硕在专科上的指点。福新面粉厂:光复路423号苏河湾的传奇
人物中,就有位于陕西北路上“荣宅”的主人——“面粉大王”荣宗敬。荣宗敬采取了新建、租办和收购多种扩张手段,短短两年间,在光复路上沿
苏州河开出了四家荣家面粉厂,而上海福新面粉总公司也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面粉企业。湖丝一条街:华盛路以东苏河湾长安路东段(华盛
路以东)原新闸镇老街为蚕茧集散地,长安路西段(华盛路以西至广肇路)设有湖丝栈,形成湖丝一条街。曾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湖州精英人物,来
到上海以后最初的起点都在苏河湾一带。因此有人说,“凡是湖州在上海政治界、文化界、商界的精英,几乎都曾在苏州两岸练过摊,甚至都有过丝
业的历练。”“徐园”和玉茗楼书场还有一些场所已经在今天的苏河湾不可寻,但却体现了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深厚融合。徐园,又名双清别墅,
由浙江海宁的大丝商徐棣山建造,自1887年1月对外开放,成为上海最早进行营业性开放的私家花园,它也是中国电影首次营业性放映的场所。
后来这种在公共园林、茶馆放映电影的形式被广泛推及,渐成时尚。诞生于1886年的玉茗楼书场,由商人张金元在老闸桥堍东侧一排旧式楼房最
南两间(今福建北路2号)的楼上创办,是上海最老的书场之一。听众围桌而坐,边喝茶,边听书,楼下则是浴室和点心店,这种经营方式,是旧上
海典型的茶楼书场,今天在上海已很难见到。穉英画室同样不可寻的还有山西北路上的“穉英画室”。这里曾是近代上海赫赫有名的月份牌的发源地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署“杭穉英”名的月份牌年画流传在社会上的达1600种之多,有“月份牌半壁江山”之誉。“穉英画室
”创始人杭穉英不但掌握了郑曼陀所创立的擦笔水彩画法,还吸收了当时国际上最新、最时尚的美国迪士尼七彩卡通画的某些启发,从而使得月份牌年画构图更为准确、形象更为生动、色彩更为艳丽,迎合广大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他为不少名牌产品设计的商标一直流传至今,如白猫洗洁精的猫头就是当年为白猫花布设计的商标简化而来,还有杏花楼月饼盒、阴丹士林布的雨晴商标、双妹牌花露水,虎标万金油、冠生园食品等等。作者:童薇菁制作编辑:童薇菁责任编辑:邢晓芳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献花(0)
+1
(本文系雁GU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