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用的各券商软件里面的MACD指标默认的三个参数值为(26,12,9)。其中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快速移动平均线EMA12=前一日的EMA12×(12-1)÷(12+1)+今日收盘价×2÷(12+1) 慢速移动平均线EMA26=前一日的EMA26×(26-1)÷(26+1)+今日收盘价×2÷(26+1) DIF= EMA12- EMA26 DEA=前一日的DEA×(9-1)÷(9+1)+今日DIF×2÷(9+1) 一般认为DIF低位上穿DEA为金叉,DIF高位下穿DEA为死叉。 上面这些公式中标红的参数都是可以变化的,并不一定非得是(26,12,9)。 我团队经过不断的调整这三个参数,目前求得对于上证综指的最优MACD参数为:(96,1,30)。 自1992年以来,在DIF上穿DEA时以收盘价买入,在DIF下穿DEA时以收盘价卖出,可以获得910倍的收益。如果按照(26,12,9)参数设置MACD指标,按同样的方法买卖,自1992年以来,仅可获得332倍。(参数初始化:DIF、DEA初始值为0,EMA初始值为收盘价,回测买卖时点在DIF数组的生成的数据数量超过慢速周期的2倍) 按此方法计算: 上证50目前测算的最优参数为:(189,2,18) 沪深300目前测算的最优参数为:(230,1,20) 中证500目前测算的最优参数为:(102,3,17) 中小板指目前测算的最优参数为:(111,1,29) 创业板指没有最优参数,这是由于前十名最优参数结果跳跃较大,最优解可能没有意义。 对于不同的股票,这个最优参数也不同,应当逐一计算针对每一只股票的最优参数解。为什么总有人说技术指标分析无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参数没设对,且没有与时俱进,全都用同一个默认的参数,技术分析指标咋可能有效? 本团队仅就模型和策略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号不分享收益,不承担风险。历史收益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