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叛逆者有多大的能量?看完楚武王的一生你就知道了

 棈士 2019-04-26

都知道春秋五霸: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如果单从称谓上看,我们会发现这五位霸主有所不同——大部分都是“公”,只有楚庄王的封号是“王”。·

在周朝,“王”和“公“可不是一个概念,“王”的地位明显要大于“公”。西周时期,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被分封的诸侯只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里面并没有“王”这个选项。

那楚国和战国后期那几乎泛滥的“王”是怎么来的?

这事还得从一个叫熊通的人说起。

一个叛逆者有多大的能量?看完楚武王的一生你就知道了

【弑君登位】

现在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楚国是个大国,但一开始楚国国君的地位并不高。

第一任楚国国君叫做熊绎,他是在周成王(西周第二任国君)的时候受封成为诸侯的,封的是爵,也就是第四等诸侯,公侯伯子男,倒数第二。

那熊通是谁?他是楚国第16任国君熊眴的亲弟弟,这个人做事雷厉风行,风格十分强硬,比上了战场的李云龙还过分,想干就干,谁说也不好使。

熊通属于那种不甘人下的性格,一心想着当领导,但是自己哥哥在位,碍于兄弟情面,没有办法。

当时楚国的惯例是“继任国君必伯实立或必长实立”,要么就选最有威望的人继承,要么就是嫡长子,说什么也轮不上他。

后来熊眴病重,去世前立下遗嘱,把君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熊通一想,之前我没当国君是因为兄弟情深,现在跟侄子就没必要客气了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熊眴之子,自立为君

在先秦时期,礼乐制度及其严格,以下犯上还弑君自立,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熊通的这个位置,换了一般人还真不坐不起。

但是这人是熊通,他有办法。

熊通首先娶回了邓国公族女子为妻,借靠邓国的势力稳定自己的地位;然后安抚楚国的贵族,给他们一些利益和保障;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保障百姓的生活。

寻找外援支持,稳定内部势力,保障基层生活。熊通这一连串的动作做完之后,人们也想明白了,虽然熊通做了大逆不道的事,但是想要扳倒惩罚他却极为困难。况且熊通在位,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反而比之前生活的更好,那还有什么必要推翻他呢?

就这样,熊通的位置算是稳了。

一个叛逆者有多大的能量?看完楚武王的一生你就知道了

【扩张设县】

以熊通的性格能当一个安稳的国君吗?显然不能。

楚国的形势稍微稳定了之后,熊通就开始向周边扩张。这也算是继承了他哥哥的遗志,都喜欢开疆拓土。

其实这兄弟俩脾气挺像的,就说和氏璧那个故事,楚人卞和最初就是把和氏璧献给了熊眴,熊眴说这是假的,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熊通当权时,卞和又把和氏璧献给熊通,结果大家都知道,右脚也没了。不愧是亲兄弟,风格如此一致。

话说回来,为什么楚国这么愿意扩张?原因有两个,一是楚国内部稳定,“甚得汉江间民和”,百姓和睦,国家形势一片大好。国君在家闲着没事,觉得自己的领土还是太小,就产生了这种扩张的想法。二是楚国离着周王室远,他管不着,再说边上都是一些小国家,没人能牵制的了楚国。

后来熊通想过远征,去攻打打周王室设在汉水北面的重镇,但是失败了。他回家总结了一下经验,最后认为:攻打远距离的地方虽然扩张的快,但是失败率高,而且能得到的物资也不多。以当下的形势,最佳的战略是挑几个家门口能打过、而且条件比较好的下手,这样既可以树立威信,又可以补充军需。

一个叛逆者有多大的能量?看完楚武王的一生你就知道了

然后,权国倒霉了。

没办法,权国面积小,国力还强盛,形势已经到这了,只能拿他开刀。

于是,权国就变成了楚国的“权县”,之前权国的国君斗缗做了这里的权尹。

很多人以为郡县制是秦国发明的,其实最早对重要地区设县的人是熊通。之前虽说也有县,但都是指郊外地区,不能构成一个行政区域。权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为行政区域的县,相应的,斗缗也是第一个县长。

但对于斗缗来说县长算什么,自己之前可是国君!不甘心的他就带领之前权国的贵族们叛变了。

后果如何可想而知,正儿八经都打不过楚国,领几个贵族叛变更没希望。很快,叛变就被镇压,权国遗民都被安置到楚国后方看管起来,权县交给楚人打理。

有了权国的经验,熊通每攻打下一个国家,就将此处设县,把当地贵族迁往楚地,在当地选拔能人管理,因俗而治。

设县制度相比于分封制,很好的杜绝了家族割据现象的发生,权力更加统一,国内形势更加稳定,可以说设县制度是楚国百年不衰的重要基础。

楚国的基础打得好,方针对,扩张得非常快。熊通的政策很明确——“武力强国”,楚国的迅速扩张使很多中原大国也感受到了威胁。

“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在周边小国的眼中,楚国的熊通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指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遭殃了。

一个叛逆者有多大的能量?看完楚武王的一生你就知道了

【自立为王】

楚国越来越强盛,熊通却总觉得不满意。虽然当下很多国家都忌惮楚国,但他这个国君的封号仍然还是子爵,这个等级太低了。

怎么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呢?熊通首先想到的,是一条合法的道路。

在楚国的东北方向,有个对周王朝有影响力的姬姓国家,叫做随国,因为和王室同姓,在朝中说话有一定的分量。

熊通是这么打算的:先大军压境随国,吓唬吓唬随侯,让他站在自己这边。然后让随侯去找周天子,谈谈给自己晋升封号的事,以随侯和周天子的关系,应该很简单就通过了。如果随侯不同意,大不了武力制裁嘛,反正攻城这种事自己在行。

果然,面对强大的楚军,随侯服软了。熊通跟随侯说:“如今天下纷争,江山动荡,我楚国有这个实力可以帮助天子稳定局势,但奈何级别太低,没人信服,请天子给我晋升封号,让我匡扶王室的心愿得以实现。”名义上是效忠王室,实际上就是要求晋升。随侯也没办大,只能同意。

一个叛逆者有多大的能量?看完楚武王的一生你就知道了

随侯的事情是办到了,但问题卡在了朝中大臣这。都能看出熊通的那点小心思,他们怕熊通得逞后会变本加厉的搞扩张,所以这个提议,否了。

随侯把结果告诉了熊通,熊通大怒:“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你不给我封号,那我自己封自己!

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成为周朝诸侯僭号称王的第一人

熊通此举让周朝天子、蛮夷君主以及整个华夏诸侯皆为之一震。自我封王意味着楚国与周王朝不再是从属关系,打破了周朝天下共主的局面,楚国与周王室自此分庭抗礼。

那周王室对此就没有什么表示?有啊,强烈谴责。那时候周朝王室已经衰微,“天下之主”有名无实,对熊通的做法实在无可奈何。

当然,楚王作为一个“王”,光靠自封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随后,熊通便邀请一些诸侯在沈鹿会盟,以扩大影响。

大部分诸侯还是很给面子的,面对强大的楚国,不想去也不行啊。此次会盟,有两个国家没到,一个是距离比较远的黄国,另一个是上面说到的随国。

熊通认为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对自己的蔑视。

会盟结束后,他一边派人去黄国兴师问罪,一边亲率大军攻打随国。随国在楚军的攻势下迅速溃败,好在有楚国大夫斗伯比保全,才免于亡国的命运,于是两国结盟,随侯服了。

一个叛逆者有多大的能量?看完楚武王的一生你就知道了

到了公元前701年,汉水东部的国家基本都向楚国表示臣服,楚国已然成为汉东霸主,震慑一方

熊通在位51年,从等级低微的子爵做到了称霸一方的楚王,可以说他给整个周朝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他让楚国得到了新的发展,奠定了楚国的百年基业,同时也让周王室的威严受到了莫大的打击,掀起了新一轮武力吞并的浪潮。

熊通可谓一生叛逆,也正是他的“叛逆”才造就了其不凡的一生,我们不能学他的武力强势,这一套在现在的法制社会里不好使。真正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那种面对自我理想时的坚定和不屈服。人若有梦,时运自来,天若不愿,我自安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