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永胜:永恒的劳动续写一切

 老鄧子 2019-04-27

烦钱,有天脑海里忽然闪出这个念头,心里头膈应着,枝枝蔓蔓的,厘不清也放不下。

对钱的不满是在我有一点钱之后。年过知命,攒了些,在某个城市买了一座房,一座大房,好象生活档次一下子上去了似的——其实也扯淡。排场啦、气派啦,显扎了几天就没感觉了。住哪都一样,晚上一张床,一日三顿饭。

总之,多年积蓄一下花光了,嫌钱少吗?不是,设法多挣吗?也没兴趣。开始烦钱是偶尔的瞎想,觉得为挣钱失去了太多好东西,如自由、亲情、个性、爱好等。

我有时怀念早年的贫穷,贫穷总是伴随着奋斗,有心劲;大富大贵也好,敢挥霍,能见识,但这是屁话。总之,沮丧于目前的生存状态——经历、金钱随岁月而增长,兴趣、激情随年龄而减弱。工作上,曾经的人中龙凤开始仰人鼻息,窝囊死了。圈里人看我好象还不含糊——无非是年轻时的拼搏、善缘,在中年后谋得一份收入马虎的差使。好赖与否自己最清楚。一想到大半生都在为粮稻谋,内心的荒凉就如枯萎得撂了一冬的胡萝卜。

我总觉得,但凡靠行业优势、阶层优势、人情优势、吃老本,挣来的钱都像鬼票似的,花着一点都不踏实。不踏实也不敢含糊。微信里一段话挺硬,说没有钱,拿什么维持你的亲情,联络你的友情,靠嘴说吗,别闹了,大家都忙的。

在我眼里,看透世事的是大作家,看透社会的是革命导师,他们大多对钱没什么好印象。莎士比亚18结婚,21岁已有仨孩子,婚后十年史载不清,生活怕不好过,所以他说金子这东西,只那么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高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马克思也曾抱怨金钱的困扰,1863年1月,马克思给恩格思的一封信中写到:肉商、面包商即将停止赊帐给他,房租和孩子的学费又逼得他喘不过气来,孩子上街没有鞋子和衣服,“一句话,魔鬼找上门了……”所以他说资产阶级,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单纯说钱没多大意义,但人生的不同选择,却可以让我们处理好与金钱的关系,从而修正自己。

工作十多年间,我在某一个行业以作新闻为生,现在觉得还是让专业记者做更好;我曾把大把时间用于阅读政治、经济文章,现觉得那是抛荒撂地,误了正业;我也有几年浸淫于研究企业管理,现在觉得不在其位就应不谋其心;还炒过股、放过贷,亏过挣过,都是偶尔为之,顾此失彼。

如果人生能够重复选择,这辈子我还是喜欢心灵的富有和安宁,喜欢探索、挖掘灵魂的孤独、困惑与希望。如果有这样一份工作,我会过得简单,做得专注,那怕清贫一点。我也有一些灵感,也不是太懒惰,而是表现灵感时,总是找些无关紧要的理由一天天往后推,譬如多年前一文至今也没写出来。全是意志的软弱吗?似乎说不清,反正岁月蹉跎,老大徒悲,不知如何惩救自己。最近重读了作家叶兆言(爷爷为叶圣陶)在八十年代的文章《纪念》时,心中喜乐仿佛如乞丐捡了沓百元大票,又如听到了自我救赎的空谷足音。

文章是作家纪念他父亲——作家叶至诚的文章。文中说叶至诚文革中深受迫害,文革后本应像其他作家一样拿起笔重新创作,他有很多很好的构思,却对写作环境要求过高,写得少,读得多,焦虑痛苦,至死还念叨着写点什么,半生遗憾在小脑萎缩的暮年终于盖棺。叶兆言说他父亲早明白“心灵的火花如果不能用文字固定下来,永远是空的。想象中的好文章,在没有落实成文字前,也仍然等于零,这就是作家不能坐下来写的危险性。”但叶老硬是蹚了这颗雷,这也是一些许多文学名著里、现实生活中不少优秀人物难再升华的悲剧写照。我把它比喻为空谷足音,是因为第一次觉悟了“文字才能固定心灵火花”这个钢性定律。

很多中年人都向往蛇的脱皮,浴火重生。怎么重生?思前想后,还是得做事,是驴就得拉磨,是人就得做事,最终没有退路。让生命回归于本质——劳动。

劳动那么难吗?实话实说,是不易。浅显易,吃苦难,坚持下去,终生勤劳就更难,要不怎么倡导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呢。写比看难、做比说难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我也明白作家的使命就该将“事情往圆顺处理,故事往精彩处讲,”但没看透另外一个重要常识:这一切取决于每天必须码出多少字。叶兆言每天至少写500字。多年前作家张平也对我说过,不要总说自己忙,没时间,每天写500字总不难吧,一年也能出一长篇。为什么规定为500字?当时没想到,也没有问,至今才明白,一个自诩热爱写作的人,甚至梦想以此养生的人,这就是你的基本功,你的日常工作,没有500字,就是在躲避劳动,用什么“固定心灵的火花?”靠读和说吗?

三百六十行,生存基础是劳动,行行状元都是劳动模范。

劳动有区别,选择有千秋。农民的劳动是种田,法官的劳动是判案,作家的劳动是写作。用劳动产品换取金钱,用金钱维持生计。这个过程,所得金钱才是可爱的、中性的、踏实的。它支撑一个人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心灵自由,进而快乐与幸福。

这个过程,金钱回归了它的本质——交换。为了换得多一些,你的劳动得有价值、有效率,应被更多人喜欢。为了使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需自认工匠,耐得寂寞,精琢产品;为了专心劳动,得降低欲望,简朴生活,排除干扰,尤其是金钱的羁縻与压榨。这便是金钱与劳动的正当关系吧。

少年轻狂谈理想说钱财无可厚非,中年人应该践行人生背后的秘密----劳动,体现在终端的、个性的细繁劳动。

如果一个人总也摆脱不了精神的煎熬,不论他是圣人还是凡人,这就是安妥灵魂的最终选择。没有终南捷径,没有性格与命运,没有时间与变数,唯有永恒的劳动续写一切。卡尔·马克思早就说过:劳动是人的本质。是自由与幸福的基石。它和一个人的身份没多大关系。

我舅爷84岁死前头天还割草喂牛,最操蛋的一个儿媳多年前后还念叨,天下再没有这样的好爹了!后来我也才明白,爷爷身上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千古美德:少说多做没闲话,勤劳吃苦爱劳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