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妹子拍的《锦鲤记》 作为一个妹子,对锦鲤如此痴迷,大家都觉得好奇吧?没办法,就是喜欢! 新手时期,看见锦鲤擦身,就认为是有虫,也不管是什么虫,各种杀虫药都丢下去,这对锦鲤的肝脏负担可想而知。 后来,虽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擦身,每次进新鱼时的杀虫杀菌流程仍然无法避免,其中用到的某些药物,是否是一定要用,也是一知半解。 后来经历因肝脏问题(说法很多,有一部分人认为是肝脏问题)痛失一尾将近50公分的大红白,对药物的使用更是恐惧。 1 节肢类 多指中大型肉眼可见的外寄生虫
2 蠕虫类
寄生体内,主要寄生于肠管内。 3 原虫类 肉眼不可见 ------------------ 广 告 ----------------- 侧线附近鳞片上有1-2处米粒大的白点,而后逐渐扩大,皮肤充血发红。
▲ 上图来源于“三顺生”
4 注意事项 1、驱虫药容易导致锦鲤鳃丝麻痹,从而缺氧死亡,投药期间一定要保证氧气充足。 2、重金属类驱虫药(硫酸锌、硫酸铜等)对硝化系统有破坏作用。非重金属类药物如甲苯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敌百虫等对硝化系统影响不大。 3、两次用药需间隔3-7天,间隔两次以上换水。 4、需了解虫的繁殖周期来投药,如指环净需保持5天药物浓度来达到驱杀效果。 5、投药期间时刻关注鱼的状态,如严重突眼、头部发黑,则为中毒表现,须尽快换水稀释药物浓度,并投入vc以及其他有机酸辅助解毒。 7、药物选择:尽量选择毒性低、副作用小的驱虫药,并严格控制时间与用量。如福尔马林过度使用会对锦鲤产生毒性,高锰酸钾浓度高时会造成鳃部灼伤,敌百虫在pH8-10时毒性大大提高,孔雀石绿不可接触含锌容器,会引起鱼急性锌中毒,同时也会引起鱼鳃部、消化道轻微发炎。 8、不可见虫就杀。虫菌是永远都杀不完的,但是只有达到一定寄生数量才会发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水质,增强鱼体免疫力,并在虫菌数量爆发季节进行适当的人为干预。 9、呵护肝脏,控制投喂量,定期投放肝脏解毒药物辅助肝脏排毒。 10、 稳定池(一年内没有进新鱼,没有大规模爆发虫菌)可以考虑中药杀虫。我最近在使用苦参末。其杀虫原理为苦参碱对多种寄生虫都具有触杀效果。苦参碱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忌避、拒食、绝育、干拢脱皮、麻痹神经中枢系统,虫体蛋白凝固、虫体气孔堵死,害虫窒息死亡等生物活性。靶标大,多点位追杀,能抑制抗药性的产生,对已经产生抗性的害虫仍有很强的活性。但缺点是对于已经大规模爆发虫菌的水体对作用不大,该种情况必须使用杀虫剂杀菌剂进行快速有效控制。苦参碱对鱼毒性低,适合平时预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