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蔚:“一片冰心在玉壶”释义

 昵称16627923 2019-04-27

李蔚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句。

王昌龄,今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人),约生于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 ),约卒于756年(玄宗天宝十五年)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唐代诗坛上有“诗家天子(诗界皇帝)”和“七绝圣手之称。

727年( 开元十五年)中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后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改任汜水县(今河南荥阳县境)尉。739年( 开元二十七年)获罪被贬岭南。后遇赦北归,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

《芙蓉楼送辛渐》当作于742年(天宝元年),王昌龄被贬为

江宁丞时。辛渐王昌龄的朋友,当时由润州(今江苏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东京洛阳王昌龄陪他到镇江,然后在此分手。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

    《芙蓉楼送辛渐》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辛渐饯别:“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句,出自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清晨在江边的送别。全诗:

寒雨连江夜入

平明送客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大雨滂沱,江水暴涨。

浓密的雨幕与白浪滔天的江面混同一片。“夜入”: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夜晚大雨普降。

“平明”:天刚亮。“客”:指辛渐。“楚山”:指辛渐将行经的地。

前两句是说:昨夜地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我在芙蓉楼送你回洛阳;你要走了,遥望你将行经的辽阔的地,我不由得感到孤独。

后两句说:你回洛阳后,亲友如果向你问到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盛在玉壶的白冰,依然那样晶莹剔透。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就这样特别地嘱托了他,表明自己并没有因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王昌龄虽遭贬斥,生活坎坷,但是不改初衷,耿直如初。果然不久,又遭人中伤,被贬入蛮荒之地。《詹才子传》说他 “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最后并为维护独立的人格、对抗强权,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辛渐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坚持操守、蔑视谤议的坚强信念,表达自己的不屈性格。

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他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此诗,写得十分平实,流畅,但诗意浓烈,感染力强,读来亲切有味。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铺垫了由写客到写己的过渡。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友情、亲情充盈其间。

诗里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2015.11.22三亚旅次)

白话译文

蒙蒙烟雨,遍洒吴地江天;夜色浓浓,寒意侵人深深。清晨起身,送别友人,心如楚山,寂寞孤独。

你到故乡,如有亲朋好友问起,就说我心依旧,一如晶莹的玉壶冰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