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思明居士 2019-04-27

中国古代,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价值,集中表现为这个人能不能入仕和官阶品级如何。在各种登龙之途中,最重要的无疑是科举制度。

作为少数民族执掌乾坤的满清王朝,尤其知道科举制的意义。满清朝廷沿袭了隋唐以来的传统,将科举作为主要入仕途径。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科举

于是,科举就成了大清子民的功名利禄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地位、身价全系于科举的成败。金榜题名,成了许多人的第一人生追求,考场上不仅有许多年轻人角逐,耄耋老翁也大有人在。

科举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舞弊行为就再所难免。科场内外的舞弊者花样百出,举不胜举。普通百姓会舞弊,有权、有钱、有势者更是利用各种条件投机取巧。

朝廷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保证所选官员的素质,制定了各种禁令、规章制度,减少和制止科举舞弊。

在科举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舞弊现象不断升级;另一方面是朝廷的反舞弊手段日益严密。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发展史就是舞弊与反舞弊的斗争史。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考生

在清朝,这种斗争达到高峰,朝廷将反作弊作为科举成功的关键:

“严申禁令,诰诫防闲,肃风纪而端士气,有清视为科举中之要政。——《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反作弊的法律依据

清代的科举立法集历代科举立法之大成,关于反作弊和惩治作弊者的法律主要集中在《钦定科场考例》和《会典事例》中。

《会典事例》中的“礼部”和“吏部”条文下都有相关内容,尤其是“礼部”的“贡举”,对科举考试每一环节都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科场条例》是关于科举的专门立法,从乾隆六年编修到光绪十三年,几经修订,内容体系十分完备,是清代科举立法的主要成就。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科场条例

严格筛选考官

清代朝廷对科举考官特别重视,顺治曾说:

“朝廷举人材,科目最重,必主考与考官皆正直无私,而后真才始得。”

清代的乡试、会试、殿试的考官皆由朝廷任命,并有严格的资格审查与程序要求。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考官

选派各省的乡试、会试的正副主考官,先由各衙门将进士出身的侍郎以下堂官行文吏部,分缮清单,开明籍贯、俸次、科分以及曾经出任过某省的典试、学差,应回避省份等。

吏部密题上呈,任命正副主考官,点出的考官于第二天常服诣午门听旨,并于五日内出发。主考官赴任时,不能辞客,不能带家人,途中不能游山玩水,不得与外界接触。进入主考省后,即封轿门,由地方官送入驿馆后便封锁馆门。

乡试、会试、殿试的考官,如果有交通关节、徇私舞弊等情形,一旦发现,依律撤职直至弃市。雍正元年规定,主考士子交通关节中试者,被发现后处斩立决。康熙、雍正都曾规定:如果发现考官不公正,落第举人生员可以据实赴衙门控告。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雍正

整顿考场纪律

清代考生的作弊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最普遍的首推“怀挟”。

乾隆九年,顺天乡试第一场,被搜出怀挟的有21人,第二场又搜出21人,因害怕搜查而弃考的有2000多人,贡门外到处都是蝇头小卷。现在发现的清代火柴盒般大小的《四书》和字小如粟的《试贴诗》,已经成了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怀挟的方式更加不胜枚举。如将平时写的蝇头书,考试时藏于果饼与衣物中。考生所带的砚、酒鳖之类,都是夹底,甚至帽顶两层,靴底双屉等。供作弊用的蝇头小本,还有坊间刻印售卖。因此,防范“怀挟”也就成了朝廷整顿考场纪律的中心工作。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作弊衣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规定,考生只能穿单层衣裤,皮衣去面,毡衣去里,帽子用单层毡,鞋子用薄底,甚至连笔管也要镂空,砚台不许过厚,木炭不许超过两寸长,糕饼食物还必须切开。

不仅如此,乾隆为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定检查的士兵只要查出一个作弊考生,就赏赐白银一两。这样一来,考生在入考场前,就会面对更为严格的搜查。

清代乡试有地区限制,也就是地方学校的生员只许在本省参加乡试。朝廷有的规定,考生就有对策,于是出现了冒籍代考的作弊手法。冒籍考生,主要是由文化省份更为发达、竞争更为激烈的的江南地区流向北方。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康熙时就规定,如有冒籍中式者,凡收考、送考、出结官、学政以及地方教官皆议处,主考官免职。

顺天府的乡试中,南方考生冒充宛平、大兴两县的最多。朝廷想出的对策:考口音。

康熙初年,朝廷就规定,所有顺天考生都要参加“审音”考试,也就是考察北京话是否标准。宛平、大兴两县的考生参加科试,甚至不用考笔试,只考“审音”。后来,康熙、雍正又陆续制定许多严格的口音考试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

到了乾隆十年,针对冒籍代考,还出现了“审音御史”这个名目,由督察院奏派满汉御史各一员,会同审音。

推行复试,严格“磨勘”

在科举考试前后,还有一个复试环节。复试不是清朝科举中的必经环节,而是对乡试、会试进行监督,发现和纠正舞弊、错误的方式,是对考试公正性的一种检验。

从顺治到乾隆,对复试极为重视。尤其是乾隆,经常复试考生,仔细甄别再定夺,他曾说过:

“欲清科场之弊,莫如复试一法。”

顺治十五年,朝廷首开复试先例。顺治十四年,顺天、江南乡试中“情弊多端,物议沸腾”,顺治于次年亲自对两地所中举人进行复试。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顺治

复试结果,有的准许以举人身份参加会试,有人被罚停会试两科,有的被革去举人,江南吴珂鸣因复试成绩一骑绝尘而被特许直接参加殿试。

顺治对举行复试做过明确的解释:

“朕非好为此举,实欲拔取真才。”

从此以后,复试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所谓“磨勘”,就是对乡试中举试卷进行复核,包括审核出题是否正确,考官评阅中试卷有没有违例,考生的试卷是否符合中试要求,它是清朝对乡试进行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制度,于顺治二年开始执行。

按照要求,各地乡试发榜当天,每个省的主考、监临、布政使以及知府等官员要一同在场,把中试举人的朱墨卷包封盖印,即日启程解送礼部。各省试卷均按照路程远近给出到达礼部的期限,延期者将面临行政处罚。

凡举人受罚,考官也要相应受罚。

咸丰八年,考生罗鸿禩因打通关节将自己的考卷偷梁换柱从副榜换到正榜,就是在“磨勘”环节露出马脚,被查出的错别字就有三百多个。于是,罗鸿禩被要求去南书房参加复试,监考官是肃顺与端华。

清代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肃顺与端华

罗鸿禩肚里原本就没墨水,自然是考砸复试。结果,罗鸿禩小命不保,作为顺天乡试主考官的领班军机大臣兼文渊阁大学士的柏葰也搭上自己的性命。

士之所以为士,其根本在于品行端正。靠作弊侥幸获仕,便“始进不正”,遑论日后为栋梁贤才。所以,严防科举舞弊,对于保障官员素质有正本清源的效果。清代不遗余力地与科举舞弊行为作斗争,对于维护朝廷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保证官员的基本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