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孩子走出“优秀”的黑洞

 冰蓝1515 2019-04-27

1
“优秀”究竟是什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对父母都会有的心愿,似乎培养孩子变得“优秀”,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有的父母甚至把它当作是人生的目标与毕生的追求,只要孩子能够有一番作为,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然而现实中,触目惊心的新闻题目不断频繁地映入我们的眼帘:“17岁孩子跳桥身亡”“某中学生在校跳楼”“女孩凌晨跳楼身亡”......

这些幼小的心灵究竟何至如此?

还未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正式的面对社会,却就已经这样不堪重负了吗?

这些痛失爱子的家庭,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入这样的惨痛的深渊的?

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无论多小,都有和成年人一样的需求、情感和意愿,只是还在定型的过程中。

而当父母总想通过自己的作为,让孩子变得“优秀”时,他们会不断管教和干涉自己的孩子这样以来,父母和孩子就会产生摩擦。

孩子们属于家庭弱势的一方,他们在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对峙时,往往会压抑自己的需求,藏匿自己的观点,掩盖自己的负面情绪,顺从父母的要求。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孩子听话了,懂事了,但很可能背后的代价是,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情感需求被一次次打压,成为隐藏在心理的创痛。

当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和孩子发生摩擦,有没有跳出来观察过自己?

有没有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是否忽略过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认为小孩子懂什么?

是不是想让孩子过上你想让ta过上的生活,但却不认为这是一种掌控和操控?

知道最好的教育,是做好自己,修正自己,尊重孩子吗?

“优秀”可以是光环,也可以是利剑。

其实不用父母说,每个孩子也都想要好,这是人的共性。但过于强调“优秀”,“优秀”就成为沉重的负担和枷锁。

更糟糕的是,长期以往,孩子会产生不愿意接受自己不“优秀”一面的心态。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无完人,如果心态平衡,就可以健康的成长和接纳自己,但一旦心态失衡,那些不被接受的、自己不够优秀的一面就会被拒绝面对。

心理学家说,那些不被接受的能量会成为“被诅咒”的黑暗能量。

一旦孩子遭受打击和挫折,不被接受的痛苦会折磨着他们,穿透他们脆弱的自尊,而那些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很可能一下子把他们打倒甚至摧毁。

2

把“优秀”看得太重的家庭会培养怎样的孩子?

一些西方国家对孩子的开放度与包容度是我们在处理当代亲子关系中值得借鉴的。

Don’t judge me“不要(拿你的标准)评判我。”是对一个人,包括一个孩子人格合法性的肯定。

孩子是需要引导、教育,但绝不是控制与模式化。

当我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不需要举手就可以自由回答问题讨论时,我发现还是有绝大多数孩子躲闪,羞于呈现自己的观点,担心受到“评判”,回答的不“优秀”。

其实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视角,不能粗暴的用对错好坏划分,而孩子们却鲜少充满自信,不因为担心说错答案而沉默。

而这种氛围的形成,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一个充满尊重、重视与平等的家庭必然会成就一个人格健康,心态放松的孩子。而一个过度追求“优秀”而忽视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也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

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往往有以下的共同点:

低自尊,总是怕自己做不好,懦弱,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已经做得很好,依然对自己不够满意,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自卑。

每一个被要求“优秀”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疑惑:我重要还是成绩重要?

其实对于父母来说,当然是孩子重要,他们要求孩子成绩优秀是为了孩子未来的生活。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足够的力量面对生活,并且生活的幸福。这是无可厚非的。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面对生活的力量不仅仅靠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那些磨灭不了的人格特质:勇敢、坚韧、努力、乐观、包容、智慧......而获得幸福的能力更是一个人被爱与爱的能力。

“优秀”只是一个表象,穿越它的迷雾,真正发光发热的是支撑孩子“优秀”的品质。

成绩优秀更只是众多品质中的一个,并不能成为衡量孩子的统一标准,更不应该成为一个人面对漫长人生的评价机制。

当父母放下对于“优秀”的执念,而用心看见自己的孩子时,他们已经向孩子传达出了:“你很重要”“你被看见”与“我们爱你、尊重你”的讯息了。

而从父母那里承接来的这样的祝福,时是一个孩子存活于世,面向成长,最大的底气和安全感。

这时孩子已然“被爱”了。

被爱的孩子,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需求,不用唯唯诺诺,讨好别人。

被爱的孩子,敢于大胆的探索这个世界,身后有坚实的依靠。

被爱的孩子,心理坚强,不会轻易的被打垮。

被爱的孩子,不会害怕向父母或外界展露自己的脆弱和不足,因此不会想不开而最终因为承受不住走向深渊。

当“优秀”成为孩子的责任,ta很有可能担不起生活的责任。

生活从来都意味着“承担”与“责任”,而这份责任是平实而落地的。它是一粥一饭的日常,也是磨砺艰辛后的继续。

当一个孩子错认为“优秀”是自己的责任时,丧失的是对平常生活的体验感。这种不断追逐但却无法活在当下的心态,会让他们反而与幸福背道而驰。

古人云:知足常乐。知足不是不努力,而是那份淡然的心境;有了这样的心境,一箪食,一瓢饮,可以常乐,山珍海味也可以常乐,这就是幸福,不在外表的形式,是当下的感受。

“优秀”阻碍孩子拥有发展的思想。

因为当你把“优秀”的标准固化了,并且还束缚在一个孩子的身上,等于束缚了ta的创造力,而对于这个知识爆炸,可替代性极强的社会,一个人的创造力与逆向思维的能力也最宝贵的财富。

“优秀”限制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

关于ta是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暂时的“优秀”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影响,甚至先天的智商、周围的环境,或者“我的父母是谁”都不是最重要的影响。

而独立的人格会让孩子有坚实的基础和能量,认识自己,活出自己,稳步自我成长,探索世界,坦然面对未知生活中的好与坏。

“优秀”让孩子不停抓取,控制欲强。

这是因为他们非常害怕不“优秀”而没有安全感。他们接受了自己只有变得更“优秀”获得爱与认可,因此要不断的去证明自己的“优秀”而这样却加剧着自己内心对于的失控感的恐慌。

然后,他们会把这种失控感投射到了外界的人和事物上。事实上,这种模式,正是从父母那里承袭而来的。

3
如何走出“优秀”的黑洞

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如果你想要孩子身心健康的面对生活,如果你不想与疏远的孩子无话可说,如果你不想和叛逆的孩子说不了三句就吵,那请从现在开始,放弃“优秀”的标签,认真的尊重孩子,看见孩子本身,也正视自己的责任。

在一个家庭位序中,父母是大的,孩子是小的,这不代表父母可以随意对孩子发号施令或者加之自己的价值观,而代表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父母,我们要修正自己,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效仿成长。

当你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生气,想对孩子发火时时,恰恰是你正要将自己的不安全感投递给孩子。

孩子是你的镜子,这个时候你对孩子的教导和训斥更多的是对方没有满足自己意愿的宣泄与指责,必然会遭到反抗。

你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清理自己的情绪与私心,当你心平气和,也没有对未知的恐惧时,你可能就不会想指责孩子了。

或许你还是有话对孩子说,但却是理智与客观的,孩子自然可以听进去的,因为ta没有被伤害的感觉,知道你是在接纳ta的基础上引导ta、帮助ta。

通过静观的方法,在情绪的当下,先不去冲动的训诫孩子,而是清理自己的情绪,很多问题都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迎刃而解,并且长期坚持静观的人都发现自己的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当父母清理了对“优秀”的执念,却越来越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原来孩子本来就很优秀。而有了父母的理解、支持和爱,孩子的未来的路也将变得踏实而平顺。

这样的优秀是平实的,是不刻意的。就是孩子本身,让他成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外界的标准而去成为“别人”,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有人说,如果某“成功人士”一张口就是自己年薪千万,家庭幸福,爱好众多,个个出彩,头衔一堆——放心,你看到的如果不是冒牌就是传销。

因为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永远那样闪闪发光、面面俱到的“优秀”。

就像一位心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当你看见了A,就意味着你看见了-A。这是个阴阳平衡的世界,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有优秀就有不优秀,不接纳,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说回“优秀”。其实“优秀”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优秀”当然是好事,但比“优秀”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出发点:正所谓“人的行为不是出自爱,就是出自怕”。

前文所说的种种父母对孩子“优秀”的要求,其背后的动力都是怕。

怕什么?

表面上说,是怕孩子成绩不好、怕孩子生活的不好,也怕自己没面子、没依靠。往深了说,是怕不被接受、不够幸福、不被爱,这是自己恐惧在孩子身上的投射,而这种模式又会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被爱是一种感受,不是一种“优秀”,因此我们要给孩子的也不是“优秀”,而是一种感受。

当你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感受、包容、陪伴与爱时,你可以选择用静观的方法帮助自己。

这是对自己内心的整合,即对自身脆弱面的彻底接纳。而后,你的内心不再有那么大的冲突与恐惧,会获得自然生发的和谐力量,你的孩子也就转化了。

你可以成为这样的父母,很多静观的学员已经成为了这样的父母。

走出“优秀”的黑洞——是陪伴孩子,也是陪伴自己,是疗愈自己,也是疗愈整个家庭的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