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办贷款小心陷入四种诈骗陷阱

 共同成长888 2019-04-27

大学生办贷款    小心陷入四种诈骗陷阱

大学生办贷款小心陷入四种诈骗陷阱

      大学生贷款正逐渐成为各大网贷、小贷公司拓展校园市场的主推服务。一大批贷款平台提供了众多优惠政策及条件,手续便捷、下款速度快、利率相对较低,但也被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从今年春季开学以来,省内多所高校发生大学生贷款被骗案件,主要存在四大陷阱,需加强防范。

     【陷阱一】以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帮忙贷款

      2月24日,苏中某高校学生高某报警称,社会人员夏某等人在南京江宁大学城文鼎广场让其以自己的名义在“分期乐”“名校贷”“优分期”“99分期”“人人分期”“拍来贷”等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帮助其累计贷款3万余元,事后给了他2000元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夏某等人来还。但对方一直未还款,夏某等人已经联系不上。

     【陷阱二】冒用大学生身份贷款

      南京某高校学生吴某去年4月通过一个姓王的男子办理了大学生贷款,事后发现,该男子未经本人同意,继续以其名义在网站多次办理贷款累计达35000元。被发现后,该男子声称无需吴同学偿还,自己会按期还贷,但随后销声匿迹。

     【陷阱三】遭遇网上虚假贷款公司被骗

      去年12月3日,南京某高校杨同学在百度上搜索“大学生创业贷款”,检索到一家无需抵押的公司。加了对方QQ后,对方传真过来一张贷款合同书,要求杨同学缴纳3000元保险金。杨通过支付宝转账后,对方又以信誉不足要求再转8000元,杨同学又通过支付宝转给了对方。后对方要求再转9000元,杨同学产生怀疑,电话咨询上海银行本部,发现该公司为冒牌贷款公司,银行未开通此项业务。

     【陷阱四】以“黑户”为幌子吸引大学生贷款

      苏南某学院聂同学在网上结识的朋友告诉他,在南京进行大学生分期贷款可以操作为“黑户”,成为银行内部的呆账,从而不用还款,利用这一软件漏洞可以赚钱。1月23日,聂和朋友一起来到江宁义乌商品城找人操作大学生分期贷款,主要方式就是贷款购买苹果手机,拿到手机后卖掉套现,并成功“分红”2000元。但事后贷款平台催其还款,此时聂同学发现可以操作为“黑户”不用还钱是虚假信息,但其朋友已不知去向。

     【分析及防范】

      此类案件迷惑性强,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不法分子与受害人无过多正面接触,作案手段比较隐蔽,待受害人上当受骗后便失去联系,使案件的侦破难度增大。且此类案件作案获利快,又不受地域限制,不法分子可反复、大范围作案。

      警方提示,利用大学生贷款衍生出来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让想贷款创业、求学消费的大学生防不胜防,一旦被骗对手头并不宽裕的大学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广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通过正规渠道贷款,不要随意将身份信息提供给他人,切莫贪图小利而向网络、地下等非法贷款公司贷款,防止上当受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