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早搏”区别对待

 钱家好学 2019-04-27

  近一段时间小李经常感到心慌,这种心慌和一般的心慌明显不一样,有时心脏会咯噔一下,就像突然踩空了一脚,心脏突然不跳了,过了一会儿才会恢复正常。小李 很担心,难道自己心脏出了问题?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小李,心慌是早搏引起的,不过没关系,可能是最近工作太累引起的,多注意休息,过段时间就会好的;王老师最近也有早搏现象,频频发作的早搏让他心慌意乱,无法工作。医生做了检查后,不但没说没关系,还建议他立即住院观察治疗。这是怎么回事?同样是早搏,缘何一个没关系,一个却要住院治疗?今天和大家谈谈早搏问题。

心律失常,心脏早搏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见,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以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心脏早搏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类型,它只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受窦房结统一指挥调度,窦房结发出一定频率的冲动,通过像电线似的传导系统传至心房与心室,引起心房和心室收缩,也就产生了规律的心脏搏动。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房或心室内某一区域的兴奋性过高,或者由于传导系统发生故障,就可使整个心房或心室突然提前兴奋与收缩,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过早搏动,通俗讲就叫 “早搏”。 早搏可以是偶然发生的,也可以是频繁而有规律地发生。在常规体表心电图中,早搏的发生每分钟>5次者为“频发性早搏”,≤5次者称为“偶发性早搏”。根据早搏起源的部位,依次可分房性、交界与室性早搏三种,其中以室性最常见,房性次之,交界性少见。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地把它们区分出来。

早搏,怎一个“慌”字了得

  发生早搏时,感觉是因人而异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没有任何感觉,如果有感觉,很多人就是一种心慌的感觉,另外就是心前区不适或者心脏咯噔跳一下,或者有的人说感觉自己的心脏要从嗓子眼儿跳出来了一样。早搏这种感觉的特点是非常短暂的,一下就过去了。如果早搏持续出现,可能时间会稍微长一些,症状会明显一些,如果在早搏的时候摸脉搏可能会发现心脏好像漏跳了一下,实际上并不是心脏少跳了一下,只是早搏的这一下不太容易摸到。有些人早搏的时候会有胸闷、焦虑的情况,这些都不是早搏直接的感觉,而是紧张造成的,是一种继发的症状。但心慌并不是早搏的一种特异现象,不能根据心慌就判断是早搏。有些人表现为胸闷、恶心、咳嗽和头昏等不适。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表现为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等。也有的人即使发生频繁的早搏,可毫无感觉和症状,仅在医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

功能性早搏莫担心,病理性早搏要当心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早搏。正常人发生早搏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早搏。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早搏。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以及咖啡亦能诱发早搏。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以及二尖瓣脱垂等更易出现各种早搏。

  早搏极为常见,引起早搏的病因复杂,因此需要鉴别早搏是功能性还是病理性的。病理性早搏往往合并基础心脏病,而功能性早搏往往表现为单纯的心律失常,不合并基础心脏病;病理性早搏往往为频发性、持续性、多灶性,而功能性早搏往往为偶发性、阵发性、单灶性;病理性早搏可无诱因而发作,且不易消失,而功能性早搏往往有一些诱因,如激动、过劳、烟酒、喝浓茶等,去除这些诱因后,早搏减少或消失;病理性早搏常因过劳而加重,而功能性早搏往往因体力活动等(如运动试验)使心跳加快时,早搏反而减少或消失;身体其他部位病灶所引起的早搏,大多随病灶治愈而消失;左室假腱索引起的早搏系功能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单据某一点判断早搏是功能性亦或是病理性有其局限性,大多数学者主张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患者自己进行对号入座式的判断有可能贻误病情,因而您要是有了早搏,看医生还是上策。

早搏是否治疗,需要区别对待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功能性早搏对人的影响是很小的,一般不会发展,也不会造成其他心脏病。如果病人症状不明显,功能性早搏可以不治疗,但是如果病人自觉症状很明显,可以用一些药以控制早搏。不过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把早搏完全抑制掉,因此对于功能性早搏的治疗多不主张长期甚至是终身用药,这种必要性是不大的,而且用药还有副作用。

  至于病理性早搏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有:

  去除诱因:避免激动、过劳、烟酒、喝浓茶、失眠等;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者立即停用此类药物并积极做进一步处理;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

  治疗基础心脏病:早搏的临床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因而治疗基础心脏病是早搏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高血压病者应控制血压;冠心病者应进行调脂、扩状冠状动脉、抗凝,必要时进行再血管化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以及风湿性心脏病者应进行手术纠治;心力衰竭者应积极控制心衰。

  早搏治疗:无基础心脏病的早搏,患者又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可以不予治疗,自觉症状明显的,可以选用心律平、倍他乐克或者射频消融等治疗;有基础心脏病的早搏,患者症状明显时大多需要治疗,可选用胺碘酮;对那些心功差,有猝死风险的患者可选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即ICD治疗。

  早搏的治疗是去除诱因、控制基础心脏病以及治疗早搏本身的一个系统工程,需统筹考虑,权衡利弊,需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仔细选择治疗措施。

家庭护理好,早搏发作少

  有了早搏的人,在医院经过适当治疗,回家后在饮食起居等各方面应注意保养自己,以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早搏的发作。

  休息: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对有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而诱发早搏。另外,不要看紧张或有刺激性电影或电视,以防早搏的发生。

  饮食:宜清淡,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豆制品,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

  情绪:应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 过度兴奋和忧伤。

  避免感冒或咽炎:密切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寒风侵袭,尽量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染上感冒。如有咽痛,应及时诊治。

  强身:为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参加太极拳或气功锻炼,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定期复查: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心电图,以免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平时如感到心悸频繁伴头晕、胸闷者,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与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