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导师的指导,研究生如何阅读文献、提出创见、写论文?美国名校教授告诉你!(附视频)

 wanghong2015 2019-04-27
文献阅读作为科研人必不可少的技能,很多人却不得要领,导致阅读文献困难或是相对低效。其中,一个读文献的严重误区就是:从头读到尾恨不得嚼透每个单词,读完后束之高阁让记忆随风飘散本文总结读英文文献的高效方法,希望对各位科研同仁,尤其是初涉科研的同学们有些许帮助。

在开始读文献之前大家不妨思考几个很关键的问题:

  • 如何判断手头的这篇文献和自己的领域相关得精度?

  • 那些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单词(学术专业词汇除外)真的会对通篇的理解形成严重障碍吗?

  • '读懂'的定义是什么?没有输出反馈的文献阅读对我们的科研积累到底有没有价值?

如果你在之前的文献阅读中已经思考过这几个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对于文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接下来的篇幅中也会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疑惑。

正文


一、 读文献的方法

分享一段来自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化学学院Prof. Carr的视频,详细地讲述了阅读科研文献的大体顺序。

视频中Carr教授提到的文献阅读流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图:

第一步初筛论文 (Surveying the Article)

这一步的目的是帮助你确定这篇文章之于你的研究方向是否值得一读,该怎么读。标题和关键字 当然是最先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两个因素。 摘要Abstract 部分也会提供给我们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们需要跳到 结论Conclusions 部分,如果一篇文章的结论部分和你的课题高度相关,那么这篇文章你可以继续读下去,反之从时间和效率的角度考量则需要略过。

第二步阅读文章 (Read the Paper)

这一步的目的是帮你确认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精读。这时很多同学会习惯性地从引言开始,往后逐一仔细研读文章的各个段落。此时最高效的方式是先 扫一遍图表以及他们的标题、图注 ,对于文章的数据内容有一个自己的初判,科研小白们可以考察一下自己对于图表的解读是否和后面即将读到的文章内容一致。然后我们 回到引言 部分,去了解研究开展的背景,以及为什么作者要展开这项研究。通过这两部分的阅读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该项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通过和自身科研课题的对比来确定是到此为止,还是精读剩下的章节。

第三步精读文献 (Intensive Reading- dig deeply and get the details)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你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包括实验具体步骤等,对于自身科研项目的开展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精读环节我们需要深度挖掘的是 文章的结果和讨论部分,尤其是实验部分。通过对细节信息的研读,我们能够了解作者是如何开展实验,获取初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解读数据内涵等等。一篇优秀的、和自己科研课题高度相关的文献是值得精读的,但 切忌从头精读到结尾 ,这样容易让自己迷失在细节中无法高屋建瓴地去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第四步做笔记 (Take Notes)

这一步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梳理对于文章的理解,列出对自己有价值核心信息,也方便自己在后面的科研工作中能够通过笔记来快速定位相关文献。这里不推荐仅仅在在打印的纸质文献上或者PDF文档里面做笔记,后期阅读文献多起来以后会造成索引困难。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用的顺手的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Mendeley都行)来完成做笔记的工作,这样后面整理文献、引用文献、复读文献都会节约很多时间

很多人对于做笔记到底写什么各执一词,这里我觉得每个人在科研的不同阶段对于文章的关注点可能不尽相同,所以很难一言以蔽之。比如初涉科研的小白,文献阅读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比较欠缺,那么可以在笔记中 用一句话 (英文) 概括实验、结果、讨论章节中的每一段内容,组成一个阅读笔记。这样既可以锻炼英语书写表达能力,也可以逼迫自己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输出,这是一个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那对于阅读科研文献比较熟练,有一些科研工作经历的人来说,这个笔记的内容可能是文中某个新的实验方法、异于其他研究的实验条件、阅读时自己的新想法等等。精读文献并认真做笔记并不代表读者对于这篇文章的消化过程就此终止,我个人觉得优秀的科研论文、大牛的研究著作依然是常读常新,每位从事科研学习和工作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都能从中汲取养分。

二、读文献的心态

提笔谈这个话题当然是写给初涉科研的同学们。很多时候学生向我反映读英文文献的障碍,多以“读不懂、看不懂、看过以后脑子里面什么也没留下”来草草描述困难所在,其实很多时候大家是被不认识的单词“唬”住了。随着阅读的推进遇到的生单词逐渐增加,畏难情绪也会越来越浓重,这个时候浮躁的心情很容易跑出来支配你的大脑,让你“误以为”自己一无所获。

文献阅读中个别动词和副词的含义不知晓并不会对文章大意的理解造成巨大影响(专业基础词汇和术语除外),我们在读文献时要摆正心态,泛读通读过程中不必刻意去关注这些生单词, 要适应在有生单词的情境下去概括和提炼文章的重点。查单词的工作可以在精读过程中、甚至是读完以后去进行。

三、读文献的几个 Tips

  1. 参考文献信息多。每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可能包含不少你感兴趣的相关文献,可以从中筛选一下做延伸阅读;

  2. 关注近五年的文献。无论是你的开题报告还是期刊投稿文都对于近五年的相关文献比例有一定要求,广泛阅读这部分科研成果对于科研人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确定科研选题来说至关重要;

  3. 关注核心期刊和学科大牛。这点不用多说了,学科大牛课题组和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千万不要错过。

速读英文文献的七大技巧

英文文献之所以难读,高密度的专业词汇、佶屈聱牙的英语表达形式、烧脑的逻辑论证规律是三大主因。好在万物皆有规律,掌握规律后收获成绩总归要容易一些。而下文所介绍的速读英文文献的七大技巧,大家不妨拿来一试。

1

丰富背景知识,扩大专业词汇量

打好医学基础,是解决英文阅读障碍的第一步。这就需要大家先从阅读文献综述开始,概览全局,掌握疾、型连线知识,并熟知某医学研究领域内常见的有限的专业词汇。

随后缩小研究范围,在选定表型后检索经典高分研究性论著进行精读,提练出文章中所采用的表型评价标准,即模型、诱导条件、检测指标以及实验方法等,以获取实验设计套路;

最后借助硕博论文来理解实验细节,以增强提取关键信息的效率。如此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献了,且在后续研究论著性文章的文章阅读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牢记题目四要素,深扒文章之标题

论文标题作为文章的精华,自然凝练着文章的核心思想和关键信息。又因基础科研有五恒量三变量,则一篇研究性论文的题目往往蕴含着以下四个要素:疾病、表型、分子和机制。

或再结合摘要,即可反向推导出文章学术思想的灵魂所在——科学假设,即某疾病中某分子通过某种机制介导了某种表型功能,进而判断该文章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是否挂钩,以免浪费无谓的时间和精力。

3

充分利用Abstract,把握论文的核心内容

Abstract作为论文的精简浓缩版本,主要介绍的就是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借助这些基本要素可获知以下信息:1)此文章是否与我的研究内容相关?2)其研究方法是否新颖?3)其研究结果符合自身预期么?

进而将这些信息演化为阅读论文时所带的问题:1)作者如何把实验方法运用到这类问题中的?(学习)

2)文章结果完美么?是否是充分必要的?保守性强不强?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

又因有些摘要写的非常简洁,省略了很多的前提和条件,初读文章时会对作者的意图不甚明了。这时不要着急,也不要气馁,越过它继续往下看,如此等通读完整篇文章后就会全明白了。

4

初接触某研究领域,请细读Introduction!

一般Introduction即是该领域内的一篇简短的文献综述,囊括着文章科学问题的由来(历史)和研究进展(现状),同时引申出作者的研究动机,让读者充分了解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

但如果你已非常了解该领域的背景知识,那么此部分一扫而过即可,因为相关文献的Introduction都是大同小异的。另外,也可摘录文章中经典的英文语句,方便自己撰写文章时活学活用。

5

材料方法走马观花,择感兴趣的读之即可

这部分即为课题研究中的实验Protocol,无非就是些试剂方法等。但如果文献中的某实验技巧是你研究课题中所必须的,那么可单拎出来进行认真阅读学习,着重注意文章对照实验设置、试剂、使用剂量等细节,以达到复现实验的目的。

如果有些研究方法你实在无法理解,可搜索该文献的作者(通常是第一、第二作者)之前的文章进行了解,毕竟所有论文的研究方法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有其来源和发展轨迹,而这就隐藏在作者之前的论文里。

6

结果图表莫错过,讨论表达细琢磨

看结果时,一定要图和表结合,以此来提高效率。要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通常作者会用不同结构的句子去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并反思下为何同样工作量所得的结果,别人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而自己可能半页就说完了?

讨论作为文章的主体,凝集着文章的所有精华。一般文章越好,此部分就越难读懂,因为很容易就会出现读着读着忘记此部分论证目的的情况。所以要及时做笔记,这样不仅方便梳理文献论证思路,还可将有问题的地方标记出来,以便后续进行资料查询及咨询。

同时,也要细心留意自己与作者的差距,并试想下要是自己做出来这些结果,又该如何撰写,然后细看作者的分析与观点,为我所用。而当作者的观点比较新颖,分析的比较深刻时,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文章看多了就会越来越懂,idea也会越来越多,你与作者间的差距自然会越来越少。

7

别忽略References

阅读英文文献,除了要带入自己的思考外,还有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寻找联系,联系越多越强越复杂,捕捉信息的网就越大越密越严谨。

而参考文献就是一个不断构建新联系的重要方式,所以当你无法理解论文某部分内容时,除了去找作者之前的文章,引文也是值得利用的。

阅读文献,还要不时地带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甄别信息的优先级,有助于理解性地记忆文献的大致结构和主要内容,以达到读完文献后,脑海中画树形图的境界。

按照以上流程,仔细阅读个100篇英文文献,再泛读个100篇英文文章,估计你的境界就到了,中文文章就基本不用看了,撰写外文文章也会意外的变得顺手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