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地方曾展出一双宋代球鞋,但小编认为,它有可能是西贝货

 历史解密坊 2019-04-28

我们都知道,文物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如果在街上看到有人随便就展示出古代文物,您会相信吗?反正小编是持怀疑态度的,今天就给您举一个真实的案例,看看它究竟是真是假,到底是什么“文物”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需要先给您说一下足球,虽然提到足球会让国人心痛,但还是不得不说。足球在我国古代叫做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将蹴鞠运动推向高潮的是在唐宋,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歇后语,“高俅踢球——平步青云”,说的就是宋朝大奸臣高俅,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宋徽宗的赏识,此后便在官场飞黄腾达。

既然蹴鞠是用脚踢球,那必然就少不了要配备一双好的球鞋,起码要防滑和耐磨,最好还是高帮的能保护脚踝等等。但可惜的是,目前考古专家们还没有出土过唐宋时期的球鞋。那问题来了,究竟当时有没有专门的蹴鞠球鞋呢?

小编可以很负责的回答——有的。因为在一些史料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虽然很零散很不详细,但肯定是有的,至于到底长什么样,或许就和长筒靴差不多吧。不过,小编曾机缘巧合的看到过一双宋代的球鞋“文物”……

2007年夏天,在福建厦门的一家商场内,其中有个球鞋专卖店,他们竟然在门口放了个展台,而且展出的还是一双宋代的球鞋“文物”。根据工作人员的描述,该球鞋是用牛皮制成的,并且表面刷有桐油。以达到防水的目的,然后鞋底还有鞋钉起到防滑的作用,并称之为“世界最早足球鞋”。

听完这番介绍,小编我差点喷出一口老血,这明显就是“西贝货”,简直是把顾客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为什么是假的呢?小编给您5个理由:

第一:在我国的《文物法》中规定,国家文物不得私自在公共场所,以售卖或广告宣传等形式展示,而商场之所敢这样做,就说明鞋是假文物;

第二:一般在触碰文物的时候,都会带上手套,以避免人体产生的汗液对文物造成腐蚀,而商场的工作人员则用手直接触碰;

第三:鞋底的铁钉上没有丝毫锈蚀的痕迹,另外鞋的表面也没有磨损,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要知道宋代距今约七八百年了,没有锈蚀和磨损是不可能的;

第四:鞋口太过宽大,这在宋代的鞋类设计中是从未出现过的,因为这样的设计,一来浪费材料,二来穿起来不跟脚,十分不便于走动。

第五:它是“三无产品”,无出土的时间地点,无球鞋主人的历史信息,无相关的考古发掘记录,因此也就不能称之为文物,所以肯定是厂家自己山寨的。

看到这里,想必读者们都明白了吧,文物是国家所有,它和古董不是一个概念,这是我们要去仔细区分的。因此,如果以后您再看到类似的展出,那也要多留个心眼,权当看西洋景“哈哈”两声也就完事了如果真正遇到文物了,那就立即向文物部门反映,以便对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和处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