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景写生,比如到太行山、黄山等景区,不一定非得拿笔画哪个峰、哪棵树等具体的景物,而是找寻感受、寻求体验的一个过程。通过身临其境,对整个大环境有一个确切的感受,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种总的感觉的表达。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写生。 创作一幅作品,大概有这样几个过程:首先有创作思维、有构思;第二步是画草图,草图不一定要画得多具体,在一个构思中可画多个草图以供选择;下一步做局部实验,如所画物的形态和色彩搭配等;感觉各方面都满意后,最后再具体创作。做足了这些准备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一次就可以完成一幅画的创作,不至于一会这儿不满意、一会儿那儿不满意而反复地画,到最后却发现一遍不如一遍,严重影响创作效率。 
给大家举一个我自己创作的例子。南方地区给我的感觉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是很纯粹的绿色,空气湿润而且特别干净。我就想创作一幅表现对南方的这种感受的作品。便开始构思:想要充分表现我对南方的印象,采用绿色的景再合适不过,位置就选在水汽弥漫的水塘,前方有姿态万千的绿树后面有一层层茂盛的芦苇。构思着树用实笔触画,来展现清晰的画面,芦苇用虚笔触画,以把视线引向空旷的空间。一只鹭鸶悠闲地站着,另一只展翅飞向更远的天空。构思好了之后,先画些草图定好画面布局,接下来就可以收集形象作造型的准备了。收集形象有多种途径,可写生也可通过图片或电脑搜集所需要的形象。鹭鸶的造型大小最好要根据作品篇幅的大小来画,满意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借去用了。如果篇幅不符,真正创作时还要再放大或缩小,处理起来就麻烦了。可多准备一些造型,创作时选取最满意的、画面最需要的。如站立的鹭鸶,可画其站在树枝上或站在水塘里的不同形象;头部可抬起来直视前方,也可低下头看水面;嘴可以紧闭也可以适当张开。画飞翔的鹭鸶也可创作多种造型,如正面的、侧面的,翅膀向上或向下的...... 
选定了形象之后,就可以试效果了。如我们先画上一只飞翔的鹭鸶,画面下方用芦苇来衬托环境。如果效果还比较满意,就可以将这个形象应用到最后的创作中了。景的效果也需要先进行实验。在画面下方用重墨画树干并勾出较具体的叶子形态,中间的叶子用中墨画,远方的用淡墨画。染色时,视线最前方的用头绿,墨色最突出;中间的即第二层用草绿和石绿;远处的最后一层用淡草绿。用虚实和色彩浓淡表现画面的远近效果,分出清晰的层次。感觉效果满意后,就可备用了。 
这样,通过从构思到收集形象再到对画面局部——鹭鸶和植物的实验,达到满意效果后进行正式创作,直接采用之前试好的效果,一次就能成功完成,并且效果也非常满意。这是创作中的几个重要过程,我个人感觉非常有效,大家也可多多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