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蕴含人生大智慧!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4-28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代表之作,作为国学经典著作之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在昨天我们品读了这本书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今天我们要来品读的是《道德经》的第二句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和“道可道非常道”一样也是有不同的断句方法,在早些时候,子曰初读这句话对它的理解是这样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当时侧重的关注了“无”与“有”,对于“名”的理解只是简单地“命名”,对整句话的认识也不够通透:把“无”命名成了天地最初的状态,把“有”命名成了万物的起源。后面慢慢的发现,这样的解释已经说服不了自己了,显得相对浅显又偏驳,并没有理解到“名”的本质。

后来想到了上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才突然顿悟,发现这一句话的重点应该是“名”,而非“有无”。在讲述对这句话的理解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天地与万物的概念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这就代表着“有”与“无”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示,就和太极中的“阴阳”一样,但是在《道德经》中,“有”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无”的分量也比“有”重;宇宙的初始也是不可区分的,既然不能区分,那就没有了所谓的相对性,那么把天地与万物的概念混为一谈也是说不通的。

天地,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而万物,可以把它想成这个世界上的物体。在天地开始之时,在我们的意识之先,在我们的感官感觉这个世界之前,是“无名”也没有概念的,是挣脱了人类意识而纯粹存在的自在之物,而并不是完全的空无,完全的不存在。

这里“名”可能也不是命名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概念。天地万物,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名字,一切概念都还没开始分化。后来人类社会的出现,有了自我的概念,还赋予事物不同的概念,把天叫天,把地叫地,从此天地就不一样了,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以上都是子曰个人的想法,就如同昨日所讲,不管什么都有其自己的道理,没有必要去争执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毕竟就见解不同,所看到的事物也会不相同。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欢迎留言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