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荒谬艺术”与拓扑大数据

 taotao_2016 2019-04-28

【老顾将于5月9号,北京时间晚8点,于Games Webinar 讲解“几何观点下的对抗生成网络”,敬请参加,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广大同学申请哈佛大学AI博士后职位,有意者请和老顾直接联系,gu@cmsa.fas.harvard.edu。】

艺术家们往往比常人更加敏感锐利,更能洞察庸常生活中的各种荒谬,并且更加激情澎湃。他们任凭想象力恣肆汪洋,用大胆直观的艺术形式来解释深邃的哲学内涵。很多杰出的“荒谬艺术”作品触目惊心,振聋发聩,令人无限深思。尤为奇妙的是,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居然可以用严密的数学来描述,并且在现代科技的一些领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很多非常深奥晦涩的数学理论,在艺术表现形式下,变得直观易懂,直指人心。

虚拟与现实

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的很多作品脍炙人口,发人深省,于荒谬中见真理。

图1. Drawing Hands, Escher 1948.

埃舍尔的《绘画中的双手》(图1)描述了两只手彼此勾画,本来是纸面上的图画,跃然跳出纸面成为真实的双手,而衣袖和小臂依然停留在纸面之上。其实这幅图画表达了这样一个理念:虚拟的思想可以改变现实。这幅图非常恰切地描述了发生在金融市场上的情形,例如Token经济,虚拟货币。人们共同的信念塑造了经济的事实。当然,社会现实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信念。

图2. Print Gallery. Escher 1956.

埃舍尔的《画廊》(图2)更为抽象费解,在画廊中,一位青年在观赏墙壁上的一幅画,画中有一条大河,在河对岸有一座画廊; 在画廊中,一位青年在观赏墙壁上的一幅画,画中有一条大河,在河对岸有一座画廊......《画廊》描述了一个无限递归的结构,第一重结构描述了现实,第二重结构是一幅画,因而是虚拟结构,第三重结构是第二重结构中的一幅画,以此类推,直至无穷。这幅画天才地混淆了现实与虚拟,画中的画廊“流出”画面成为现实中的画廊。这幅画实际应用了曲面的共形变换,变换前的“正常”画面应该如(图3)所示。

图3. 变换前的《画廊》。

图4. Escher变换。

我们用图4来解释埃舍尔变换。左帧是老顾的办公室,桌子上放置了一个画框,里面贴了一张办公室的照片。照片的内部,有着一个画框,里面嵌套着第三级的画框......所有的画框交集是一个中心点,经过相似变换,我们可以将整个办公室的图像缩入到画框之中。这种相似变换构成一个群,整个平面去掉中心点,模掉这个变换群,商空间为一个拓扑轮胎曲面(torus),去心平面是轮胎曲面的覆盖空间。我们将轮胎曲面共形映射到自身,这一自映射诱导轮胎曲面的覆盖空间的自映射,其像为右帧图片。左帧封闭的画框被映射为右帧的无穷螺旋线,左帧现实和虚拟的分界线被打破,在右帧中现实和虚拟混为一谈。由于映射是共形的,局部形状被保持。

不可能图画

图5.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1960.

埃舍尔的另一杰作是《上升和下降》(图5),画中两队士兵在楼顶阶梯上迎面行进,左队士兵在不停地攀爬,右队的士兵在不停地下行,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攀爬过程都会达到顶点,然后就是下降。这幅图局部看逼真合理,全局看却是无比荒谬,违背物理常识。这种局部合理,全局荒谬的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

在很多工程领域,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人们经常需要构造某种结构,局部非常容易构造,但是当从局部推广到全局,就会遇到难以意料的困难。例如几何辅助设计领域,局部构造样条曲面非常容易,但是构造覆盖整个曲面的全局光滑样条却具有本质困难;再如网格生成领域,局部构造规则化四边形网格非常简单,但是整个曲面四边形网格的自动生成非常困难。在数学中,在紧黎曼面的一个邻域上构造全纯函数非常容易,但是整个曲面上的全纯函数只能为常数。所有这些现象都表明某种全局存在性的内在障碍,对于这种全局障碍、这种局部和整体的内在关系精确描述是拓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最为普适的理论当属层的上同调理论

层的上同调

将埃舍尔的《上升和下降》加以简化,取其精髓,构造著名的不可能模型-tribar,如图6左帧所示。这一模型局部看非常合理,但是整体物理不可实现。我们下面用层的上同调来加以解释,由此我们看到上同调的真意。

图6. tribar模型,及其开覆盖。

Cech 复形 如图6右帧所示,我们去掉Tribar的背景,tribar被容纳于一个拓扑环带之中。然后,我们找到一族开圆盘,构成环带的有限覆盖,即;同时对于任意一点,覆盖此点的开圆盘有限。

我们为有限开覆盖构造所谓的Cech复形(complex)

  1. 对每个开集,构造一个0维的顶点

  2. 如果两个集合交集非空,加入一条1维的边;

  3. 如果三个集合交集非空,加入一个2维的面;

  4. 如果k个集合交集非空,加入一个k维的单形(simplex)

在Cech复形上,我们定义边缘算子:,等等。我们用表示单形,来表示包含在的闭包里,,例如的一个面。


图7. 局部观察的歧义性,表达为一个位似(三维相似)变换群。

胞腔层  如图7所示,我们透过每个开圆盘去观察,看到整个物体的一部分信息。从三维到二维的投影映射,使得对于三维深度信息的推断具有歧义性。如图,从中观察,物体彼此相位似,,它们的投影同为,所有的位似变换构成一个阿贝尔群,每个元素是一个位似变换,由来表示,阿贝尔群为加法群。对于开覆盖中的所有开圆盘,我们都如此定义了位似变换(三维中的相似变换)群。每条边上可以类似定义相应的体似变换群;每个面上类似定义相应的体似变换群,等等。

Cech复形的每个单形上都配有一个阿贝尔群,这些群之间存在同态映射:如果则存在同态。同态满足复合律:如果,则

层的上同调  这些阿贝尔群和群同态构成了Cech复形上的胞腔层(Cellular Sheaf),记成。为了统一符号,我们记群,群同态。层的一个n维上链(n-形式)就是为K的每一个n维单形指定一个元素。所有的n维上链构成一个空间,所谓的n维上链空间。我们可以定义上链空间为所有n维单形上的阿贝尔群的积,。由此得到上链复形:

这里上边缘算子定义为

.

这里的关联系数。如果一个n维上链(n-形式满足,则我们说是一个n维闭形式;如果存在一个(n-1)维形式,满足,则我们说是一个n维恰当形式。根据定义,我们容易看出,即恰当形式必为闭形式;但反之,闭形式未必是恰当形式;两者的差别就是上同调群。

由此层的上同调群定义为:

.

图8. 局部相容性。

局部-全局一致性 局部观察到数据的全局一致性由层的上同调来刻画。如图8所示,我们从不同的开集观察物体。从中观察得到图像为。假设存在一个物理真实的物体,在每个的位似系数为,由此我们得到0-形式,。图中,中的点中的点对应着物体上的同一点,我们在上定义此点的位似系数之比,由此得到1-形式。由以上构造,我们有。我们在考虑三个开集相交的情形,, 那么

更进一步,由于,上式等于

.

在实际情形中,在每个开集中直接确定位似系数非常困难,判断两个开集交集中位似系数的差异相对容易。局部合理等价于是闭形式,;全局合理等价于是恰当形式,。在Cech复形中,如果是闭形式,但是非恰当形式,则在任意能够缩成点的环路上积分都是0,但是在不能缩成点的环路上积分非0;如果是恰当形式,则在任意环路上积分都为0。

但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图8中的三个局部图像时,我们实际在判断是否是闭形式;当我们拉开距离,全局审视整个图像时,我们在判断是否是恰当形式。Tribar显示了一个闭但是非恰当1-形式,,因此产生强烈困惑:局部合理,全局荒谬。

如果相应问题的层上同调群都为0,,那么局部合理等价于全局合理。层的上同调群取决于Cech复形K和层的结构

大数据分析

层的上同调理论为现代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我们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为例。每个传感器测量一个开集,对应Cech复形的顶点;如果两个传感器测量区域有交集,那么我们得到Cech复形的边;如果三个传感器测量区域有交集,那么我们得到Cech复形的面;等等。如此,我们构造了物联网覆盖区域的Cech复形K。

每个传感器能够测量的所有数据集合构成其对应的阿贝尔群,整个网络所测量的所有可能数据集合构成一个层。每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有噪音,我们得到1-形式。如果测量数据局部合理,那么为闭形式;如果测量数据全局合理,那么为恰当形式。一般而言,局部噪音不会强烈到影响全局拓扑条件,通过拓扑限制,我们可以有效地去除局部噪音。这一点和拓扑绝缘体的原理非常相近。

小结

在世界各国历史和社会现实中,局部合理、全局荒谬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某些结构的局部存在性和全局存在性问题具有着根本的重要性。层的上同调理论,为研究这一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例如物联网的大数据分析,通讯纠错码的设计,数字几何的点云重建,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中的样条空间分析,本质上都可以用层的上同调理论加以帮助分析。

每个人在规划自身的发展时候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往往局部合理的途径会导致全局荒谬。如何抉择取舍,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特别是特立独行的勇气。参透埃舍尔的艺术和嘉当的层上同调理论,会令人更加睿智深刻,勇往直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