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薜荔果

 蜀道行max 2019-04-28

薜荔果(拉丁学名:Ficus pumila Linn),别名:凉粉子(通称),木莲(植物名实图考),凉粉果(广东、湖南),冰粉子(四川、贵州),鬼馒头,木馒头(江南)等。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种子,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状心形,长约2.5厘米,薄革质,基部稍不对称,尖端渐尖,叶柄很短。在中国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都有分布。药品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经不调,乳汁缺乏,难产,痈肿疔毒等症,是临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药。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薜荔果

  • 中文别名:木莲、凉粉果、鬼馒头、凉粉子、木馒头

  • 二名法:Ficus pumila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金缕梅亚纲

  • 目:荨麻目

  • 科:桑科

  • 属:榕属

  • 亚属:榕亚属

  • 种:薜荔

  • 分布: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 拉丁学名:Ficus pumila Linn

薜荔果南方常见藤本植物,南方也把种籽称为王不留行入药,但是药性除了通乳外,和药典的王不留行有所区别。花序托成熟后采摘,纵剖成2~4片,除去花序托内细小的瘦果,晒干。

高30-70cm,全株平滑无毛,惟稍有白粉。茎直立,上部呈二叉状分枝,近基部节间粗壮而较短,节略膨大,表面是乳白色。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7.5cm,宽0.5-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稍连合抱茎,全缘,两面均呈粉绿色,中脉在下面突起,近基部较宽。疏生聚伞花序着生于枝顶,花便细长,下有鳞片状小苞片2枚;花萼圆筒状,花后增大呈5棱状球形,顶端5齿裂;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齐小齿;雄蕊10,不等长;子房上位,1室,花柱2。蒴果包干宿存花萼内,成熟后先端呈4齿状开裂。种子多数,暗黑色,球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花期4-6月,果期5-7月。

热心同学不要再把药典的“王不留行”的图片、药性、植物属性加进薜荔果的属性里。

分布情况

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东南部、四川及陕西。北方偶有栽培。日本(琉球)、越南北部也有。

生长习性

垂直分布海拔50~800m之间,无论山区、丘陵、平原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块都有程度不同地零星野生分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