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机样币一词是较比含糊的名词概念,希望以后博客发文及业务交流不要使用这样称谓。要知道试机币调整铸币机时所需的料饼多为红铜,因为红铜较軟不会损伤铸币机器及币模的精度,试机币是试机过程中产生的废品,铸币机调整好了后试机币会集中熔毁。铸币机调试好了也要铸造一些试机币,目的是要磨损一下新机器的锐度(土语叫磨削毛刺),这批产品锐性很强(呈不自然的立体感),这种试机币不压齿边(光边),然后也予以熔毁(在这个环节上都有流散流失)。铸币机调试好了才正式进入正式铸造流程,首铸一批铜币(红铜、黄铜、白铜、合金铜),银币(高银、中银、银合金),最后加压滚边流程,这才是真正的产品样币,此后若不是大批的生产流通,只是试铸产品,这种产品的名称俗称:试样币。试样币多用于存档,发给政府各部门及军政大员,赠送外交使节,发给国家银行及商号用于鉴定比对流通币的真伪,等等。正常的形制铜样与正常的银币相等,少量带有纪念性质铜样需加厚才能保证重量与银币的标准重量相等。京川游侠的这枚铜币就是加厚了的壹圆银圆的铜样,较比稀少珍贵。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试机铜样币 兼谈机制银元铜样币识别要领 ![[转载]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试机铜样币——兼谈铜样识别要领 [转载]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试机铜样币——兼谈铜样识别要领](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4/2818/159957779_1_20190428062933485)
近代中国机制银元铸造史上,几乎每一种类银元在正式开铸前,皆会用铜开模试机调试。由于属于试机性质,故这种试机样币留存极少。2004年嘉德曾经以80余万元拍出马定祥先生旧藏宣三大清银币长须龙试机铜样币一颗。足见此类铜样遗存罕少,收藏价值颇高。正如,袁大头铜样的价值十数倍于其银币一样,每一种机制银币之试机铜币,均属收藏佳品。
依据本人所藏数种试机铜样来看,开铸试机铜样币有三个重要特征需要把握。 一是,采用红铜(或称紫铜),这主要是因为紫铜铜质纯而较软,尤其是其延展性好。机制冲压能得到更好压制检验效果,以便检验调试冲压机力量,模具位置等等理想指标和效果等。(本品照片有偏色,实物色更红) 二是,由于试机铜样,属于冲压机器调试阶段的产品。因此,其试样深浅并不一致,即:几枚同类铜样,其字口齿边图案等,会有深浅不一的现象。其道理不难理解,这种铜样是为正式开铸标准银币之前的调试品,冲打出几枚浅的,再冲打几枚深的,反复数次,最终调试出最佳的压力指标和上下模距离等。当你遇到冲压字纹浅的铜样币时,你需要把细,不能想当然给打入冷宫。 三是,铜样使用板材相对较厚,其作用有两个,1、检验机器冲压力量,板若和银币板材一样,则起不到调试冲压字纹深浅,尤其是起不到校验冲压机力道的作用;2、磨合上下钢模,因铜硬度高于银,反复冲压若干次铜材,可起到去除模具毛刺的作用,使模具光滑度提高,为正式铸银提供更好条件。由此的结果是,铜样均较重,直径略略大于正铸银币,重量反重于正铸银币或和正铸银币重量相当,这就是为什么铜比重小于银,反而铜样币重量重于或等于银币的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研判,我们可做一个基本的三句式结论。即机制银币试样铜币:红铜材质是首要,重量不亚正银币,字纹深浅有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