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请务必告诉孩子:输了考试,并不代表输了人生

 昵称cZwA4 2019-04-28

一篇名为《读书不好的孩子是来报恩的》的文章,在网络刷屏。

这是一位校长的发言,他说:

有的孩子天生就会读书,有的孩子则不然。

读书好的孩子,将来或许会出国,和父母见面只能靠视频。

读书一般的孩子,可以常伴父母左右,一起吃饭,一起散步。

没有资质的孩子是来报恩的,用心教育,陪伴成长,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不得不承认,天赋这东西确实存在。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拿100分,这是早就注定了的。

当孩子没考好时,请告诉孩子,一次失败没什么,并不代表输掉了人生。

1

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

每次考试前,孩子都会发慌,作业写不好,觉也睡不好。

考试成绩出来后,考得好的孩子欢天喜地,考不好的孩子垂头丧气。

有孩子哭着鼻子说“再也不好好学习了”,也有孩子灰心抱怨“早知道不如不学”

最极端的是,每年高考后,总有考不好的孩子跳楼自杀,让所有父母揪心不已。

一定要告诉孩子,一两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

当年马云连续三年高考都落榜,最后还不是创立了阿里巴巴,这个中国最大的电商王国吗?

在前半辈子,他或许一直没考出好成绩,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气馁,不放弃,才拥有了这震撼世界的事业。

新东方创始人,鼎鼎大名的“英语老师”俞敏洪,小时候的成绩也并不出色。

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时,英语只考了33分,比录取分数线低了5分。

于是他努力学习英语,和二十多个男孩挤在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大房间里,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连睡觉都舍不得睡。

第三次参加高考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完成了两个小时的题量,还考到了95分的好成绩。

不是“天无绝人之路”,而是肯拼,愿意拼,你才有可能超越过去的自己。

平时的测验和考试,只能检验你的知识,却不能直接决定你的人生。

人的一生那么长,如果仅仅因为一两次考试而放弃,岂不是白白辜负了自己?

2

成绩不是唯一的出路

有一个孩子,遇到了和你们差不多的问题。

她很懂事,上课认真,作业也写得很好,可回回都考第22名,同学们甚至称呼她为“千年老二”。

父母着急了,报了很多补习班,天天监督她写作业,周末时还要求她完成四五份试卷。

可在下一次考试时,孩子直接掉到了第35名。

班主任邀请她父母参加校园开放活动。

来到学校后,父母发现孩子一改在家的沉默,开开心心地和小伙伴玩在一起。

特别是玩游戏时,孩子成了“小大人”,安排好每个孩子要负责什么,要怎么做。

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孩子的成绩虽然一般,但人缘好,善于和别人打交道,具有领导气质。

我们不能因为成绩不好就完全否定了孩子,相反,更应该发掘孩子的更多优点。

毕竟,孩子的天赋也许不在学习上,而在其他更值得发展的方面。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被父母放弃,变得越来越调皮捣蛋。

马修老师却发现,他们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歌喉都很好,有当音乐家的天赋。

于是,他把小小的课室变成音乐殿堂,教孩子放声歌唱,用音乐洗涤孩子的心灵。

在马修老师的教导下,孩子们终于打开了人生的另一道门,找到了通向光明的道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绩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当你们不会太在意成绩,才会发现人生更多可能性。

3

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比起孩子,父母更在意孩子的成绩。

考试前对孩子说:“好好考,这次争取考第一。”

孩子没考好就说:“你有好好考吗?怎么又退步了?”

平时时不时自问:“我的孩子怎么能输?我的孩子样样都强!”

试问,这是不是大部分父母的真实心声?

各位父母一定要明白,你们输不起,孩子就一定会输不起。

你们只在意孩子的成绩,孩子就会以为成绩是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

台湾纪录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16岁女儿跳楼自杀,母亲发现真相后崩溃大哭。

原来,导致女儿自杀的罪魁祸首,就是她自己。

她从不允许女儿考差,每次发现女儿退步了,就骂她、打她,甚至让她下跪。

女儿不堪母爱的残酷,自觉无法达到母亲的要求,选择了轻生。

可假如母亲愿意多鼓励女儿,教她面对挫折,或许女儿反而能放松心态,越考越好,而非走进了死路。

成绩只是一时的,挫折教育才能让孩子受用终生。

有了很好的挫折教育,孩子就不会因为一次考差而放弃努力,甚至放弃生命。

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怕之后会遭遇种种困难,孩子也能够沉着应对,直到最终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要学会面对挫折,知道在摔倒时如何努力爬起,也知道在成功时如何保持心态平和。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不要因为“输不起”而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更不要毁了孩子的一生。

4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成长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说:好学生要像狮子、猴子和骆驼。

要有“狮子一样的体力”,因为身体是最大的本钱;

要有“猴子一样的敏捷”,这是创造力的源泉和根本;

要有“骆驼一样的精神”,背负使命与理想前进,不后退,不放弃。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综合全面的成长,它决定了孩子将来的人生高度。

光看孩子的外表,人们无法判断他的成绩,却能判断他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优秀的孩子不仅成绩优秀,同样,他也会表现出文质彬彬,知书识礼,勤奋踏实,谦虚谨慎,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

就像国际大导演李安,曾今,他没有有一点成绩,连续两次参加联考都以几分之差落榜,让家人十分难以接受。

可李安却不甘失败,他选择了艺考,希望打开人生的另一条路,据他形容,那是“灵魂第一次获得解放”。

此后,李安学芭蕾、写小说、练声乐、画素描……他什么都学,什么都尝试,不断吸收知识。

从前的大学落榜者李安,如今已经成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在国际影坛上留下了赫赫大名。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教育应该先教做人,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比任何成绩都要重要。

· 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就事论事,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

· 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与挑战,做好适当的启发与引导。

· 教育孩子应该保证刚柔并济,把握好方向,把控好度。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明白,我们输了成绩,不代表就输了一辈子。

面对挫折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刻,最好的教育就是在“输”的时候收获美好,收获成长。

版权说明:本文经「教师E家」(ID:jiaoshiEjia)授权转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 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