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阅读是智慧的根基——答范海燕同学问

 三驾马车1966 2019-04-28

海燕:

你好!

你前两天所提的关于如何指导8岁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的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个严肃的问题,几句话说不清,所以,我就迟了两天,以写篇文章的方式谈一下我的看法。

8岁的孩子应该读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此时进入了孩子可以开始大量阅读的黄金时期。就中国学生来说,大概也只有小学阶段还能大量地自由自在地阅读。

第一,阅读在前,写作在后。甚至,现在都还根本不用考虑指导孩子写作的问题,到10岁以后再指导不迟。现在指导孩子有效地进行口语表达,本身其实也就是写作指导了。先多阅读,孩子未来自然就会写作了。

第二,精选读物,呵护兴趣。小孩子所读之书,一定要适合他的知识水平。选书有这几个办法:选经典的童话、寓言书;选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书;选靠谱的专家学者推荐的儿童读物;带孩子进书店让他自己挑选。孩子越读越想读,就自然走在阅读的健康之路上了。指导孩子读书不能太功利,否则,很容易让孩子为读书而读书,如果孩子把读书当成了一种负担,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趣,丧失了读书的乐趣,那就非常麻烦了。

第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刚开始可以多读全加注拼音的儿童读物,然后引导孩子过渡到个别字加注拼音的儿童读物,再过渡到不加注拼音的儿童读物,再到那些富含科学知识或逻辑推断的儿童读物,这对保持孩子的读书兴趣,迅速增加识字量会很有好处,对扩大孩子的知识背景也十分必要。小孩子所读之书最初当以故事书为主,但不能只陷于故事书,要立足故事走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读物,这才能保证在优先发展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向发展抽象思维过渡。那些进入中学阶段后学习数学或者物理很吃力的孩子,大多都缺乏一个受过抽象思维训练的童年。

第四,共同读书,善于交流。凡父母是孩子读书榜样的家庭,孩子鲜有不爱读书的。最好在整个小学阶段,在家庭里始终和孩子共同读书。或和孩子同时读书,各读各的书,强化他的读书意识和习惯;或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读后轻松交流;或朗诵给孩子听。有效交流的方法有很多:听孩子复述故事,可以锻炼他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和孩子一起或想象加工或拓展续编或合作表演故事,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再现能力、创造能力;就书中内容向孩子提问,或提识记性问题,或提理解性问题,或提逻辑性问题,这对培养孩子读书时的专注能力、捕捉关键的能力很有好处。

第五,重视背诵,多背古诗。小孩子的记忆力极强大,唐宋诗词在此时接触一些,熟背下来,一辈子受用。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本来就要求学生要背近百首的,这些小诗平时在家里可以和孩子一起背。有些即便不大懂也没有关系,只要背过,自然就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中,它们会有一天苏醒,进入孩子自主理解、运用的状态。

第六,积累词汇,连贯表述。积累词汇对孩子未来学好语文十分必要,这种意识在平时逐渐强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醒孩子关注阅读中遇到的新鲜词汇,常创造语境和孩子运用这些词汇说话,还可以有意识地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高层次的书面语、成语。当家长对孩子说话时,尤其或让孩子对家长说话时,可都要求这样说话:至少说三句连续的话;至少从三个角度来说话;至少从三个层次来说话。这对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大有好处。这本身也就是作文小语段的口头训练。那些在小学三年级后学习就吃力起来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阅读过少,词汇量太少,语段理解能力过差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对此有精辟论述。

第七,分类藏书,读书爱书。除了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到书店让他自己选书购书一次外,家里最好能有孩子自己的小书柜,或者在成人书柜一角开辟孩子的藏书角。指导孩子把他自己的书整整齐齐地分类保存,这对培养孩子对书本的敬重感十分有益。孩子自然就会把买书、读书、藏书当作一项积累个人财富的神圣工作去对待,自然就会乐在其中。爱读书的孩子,他自然就会不断成长。

关于指导小孩子阅读和写作,我就说这一些,未必正确,供你参考。只要用心观察、思考,你在家庭教育中自己也能发现许多教育孩子的好做法。

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孩子!

向军

2015.12.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