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个沈万三,传说家里有一个聚宝盆。 只要扔进去一枚铜钱,就可以收获满满一盆,童叟无欺、绝不赖账。 沈大爷靠着这个点石成金的聚宝盆混成了中国首富。 根据不靠谱的统计,沈大爷家产超过20亿两白银,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呢? 也不多,大概就是2018年北京全年GDP的两倍吧! 可能有人要替沈大爷发愁了,这么多钱他怎么花呢? 不用愁,这么多钱放在手里,自然就会有人惦记了。 这个人是谁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沈万三出资帮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并且被流放云南的故事被《明史》、《辞海》、《辞源》等诸多权威书籍所载。 如果不是学者们孜孜不倦地考释研究,我们几乎要信以为正史了。 抛开这些所谓的传说和故事,一代首富沈万三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一生? 沈万三像 沈万三并非明朝人,换句话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元朝人。 沈万三,名富,字仲荣,湖州人,出生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6年)。 借助元朝统治者对江南土地政策的放宽,年轻的沈万三通过一步步土地兼并、租赁等方法,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地产行业的暴利果然是放之四海皆准。 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后,沈万三又坐上了运输业磅礴发展的大船。 政府鼓励南粮北运,他就参与建设了当时漕运第一大港——浏家港。 现在的浏家港 还成立了自己的船队,把运输成本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此时的沈万三手里,一有地有粮,二有运输。 在小农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元朝政府的钱简直不够他一个人挣得。 事业正值蒸蒸日上的沈万三,在他年届五十的时候迎来了人生中一次极为重要的站队机遇。 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蜂拥而起。 从泰州出发的张士诚最早夺取了江南一带的统治权。 张士诚画像 在整个抗击元朝暴政的起义期间,沈万三与江南富商们全部站在了起义军一方。 军需粮草源源不断的输送前线。 也正因如此,掌权之后的张士诚投桃报李,全力支持江南地区的商业发展。 并与以沈万三为代表的江南富商群体达成了利益共同体,各取所需。 沈万三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大力发展海内外贸易、高利贷、丝绸、农业等诸多领域,成为一代金融霸主,更被尊为“江南财神”。 聚宝盆这种神仙操作当然不会真的在现实中出现。 一代商业帝国的建立也绝非依靠神话传说就能轻易达成。 沈大爷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耗尽了半生心血。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家财散尽也不过短短数十年。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 至此之后上百年间,有一个故事情节充盈在明清各类史料和笔记小说中。 “小气尖酸”的朱元璋为了把沈万三手里的钱搞过来,下令让他出钱修城墙、建廊房、犒劳军队。 南京明城墙 钱财搞到手之后,还赶尽杀绝地把沈老头子驱逐到了云南养老。 文字记载的详实程度就跟亲眼看见似的。 而著名的明清史专家顾诚先生曾发表论文说:沈万三压根就没活到明朝建立。 事实究竟是如何呢? 翻开最新的研究论文,我们大概可以复原出明朝建立前后沈万三的境遇。 朱元璋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张士诚的誓死固守让朱元璋损兵折将。 因此朱元璋也恨上了为张士诚提供军需的江南富商们,沈万三首当其冲。 城破之日就是沈家噩梦开始之时。 朱元璋登基之后陆续下旨将江南富民迁到南京城。 这些富民的到来为刚刚建立政权的朱元璋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也确实都参与了南京城的修建之中,传说中出资建城并非空穴来风。 只不过沈万三“江南财神”的名号直接代表了数以万户的江南富商群体。 “修建半个南京城”的高帽子直接扣在了沈家的脑袋上。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为名,诛杀功臣名将。 因此案牵连人头落地者超过1.5万人,沈家后人就在其列。 《吴江志》中记载:沈家在洪武末年的蓝玉案中受到牵连,没收所有家产,父子兄弟多人因连坐之法而处以极刑。 而此时,沈万三已去世十几年。 明代《寓府杂记》中记载:江南的富商世家大族,在蓝玉案的数年中,由盛转衰,或是举家迁徙、或是株连被杀,没有一户可以幸存。 以沈万三为代表的江南富商群体与明初朝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由此可见。 世上流传的沈万三被抄家流放的事,也是将其后裔的一些事情附会到了他身上。 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模糊了历史与传说的界限。 老百姓也乐于将所有谈资都放在了自带光环的沈万三一人头上。 但是不管如何,纵观沈万三的一生,横跨三个朝廷。 作为商人的本性让他屹立于政权更迭的动荡之中而不失本位。 作者简介 禾苗,90后文物修复师,中国文物学会纺织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跟随王亚蓉先生从事纺织考古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工作。默默做事,慢慢写文,历史自会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