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

 昵称63443465 2019-04-28

流行词反映了青年的生活世界,以下为社会关注的关于青年生活的流行词: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打call,无问西东。

媒体对这五个词的解释是:网络原住民,意为当代青年从小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燃文化,是指青年呈现的一种充满阳光热血的生活文化状态;有温度,意为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打call,意为给某人点赞加油,活跃气氛;无问西东,源于清华大学校歌,指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学西学,取得世界级的成果。

请以其中的两三句流行词为基础来谈谈你对当下青年生活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

感受燃文化,做温度青年

高三11班吴华桦

无论是燃文化、有温度,还是打call,无问西东,当代的青少年总以网络原住民的行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风华正茂的青年自然是活力的象征,正如我所言:感受燃文化,做温度青年。

当今时代,各类“文化”层出不穷,最能体现青少年的品性莫过于“燃文化”。

燃文化是青年的力量之源。“少年强则国强”的概念无人不知,充满阳光热血生活文化状态的青年更是引人注目。前不久,王俊凯代表中国青少年出席了联合国会议,他以姣好的体态和流利的英文演讲,赢得了掌声和赞叹;再往前看,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落落大方、妙语连珠的武亦姝震惊四座,更是应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句......青年,就如八九点钟的太阳,以蓬勃的姿态展现着光辉,蕴含着祖国未来强大的力量!在燃文化烘焙下的青年不仅阳光热血,更多的是拥有一颗温暖的心,让这个社会感受到爱意满满。

有温度是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前有雷锋乐于助人,短暂一生却助人无数;今有马俊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近日,马俊东路过一辆车时,发现有人被困车内,生命垂危,便用石头敲开车窗,徒手扒开玻璃救人。在这危急的时刻,他选择挺身而出,获赞无数。青年的温暖是“和风唤豪语,润物细无声”,更是一种见贤思齐、心怀广厦的行动。社会原本是冰冷的建筑,正是因为有了人的行动,才有了温暖和温度,我们作为青年更应该奉献温度。

诚然,阳光热血和热心暖意都是青少年的代名词,但我们也无法忽视青年中存在着的“丧文化”。年纪轻轻便摆出“看破红尘、一切随缘”的佛系形象,全无青年的积极形态,反而呈现一片“祖国的花朵未开先衰”的景象,为自己打上“碌碌无为”的消极标签,志气全无之态!悲哉!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守得住初心与理想,把握住热血和暖意,用一己之力奉献社会,让我们感受燃文化,做温度青年!

小林点评:文章还是不够充实,字数略少,短句太多,应尝试多写长句。反面论证,如果能举出实际的事例那就更好了。

热血生活,暖意相伴

高三1班梁心妍

充满阳光热血的生活是一种燃文化,在这基础上再加点温度则变为有温度的燃文化。我认为当下青年正处于这一状态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