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姐妹们今年真的很忙。 以团青你结束后,创又继续接档。只不过,不同于去年的《偶像练习生》,无论是作为偶练第二季推出的《青春有你》,还是优酷试水养成类节目、寄予厚望的《以团之名》,都似乎差了那么一口气。两档节目均没有出现显眼的流量,决赛出道的限定团还未开始营业,关注度着实不高,基本查无此团。
《以团之名》出道的其中一支队伍 关于这两档节目的局限,网友提到最多的一点,就是参赛选手没有记忆点。前一年的节目挖走了大批高质量的练习生,今年整体实力和看点下滑似乎已成必然。 腾讯出品的《创造营2019》还是给了内娱饭圈一点希望。在第一二期的初评级阶段,就出现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组合和选手:五个舞蹈担当组成的“都拿A的梦”组,编舞非常炸裂,其中王晨艺、刘也、陆思恒被分到A班: 好舞蹈还是视频看更直观点 rap不错的有这位张颜齐:
自作词还挺有意思 作为鹅厂(腾讯出品的昵称)限定团的运营公司的哇唧唧哇,也直接派上了旗下选手。这几位选手都有出道或竞赛经验,舞台完成度蛮高。其中周震南、夏之光、焉栩嘉等都是人气选手:
现居人气第一的周震南,实力也不错 Vocal还没有出现惊艳的,不知道后期会不会出现一个站大主唱位的。 创造营昨天播出第三期,首轮竞演的舞台质量总体来说也可以。给大家带一个被不少大粉推的《悟空》的舞台: (有人在转发里这么吹:鹅厂的训练是开了八倍速么?) 作为养成选秀节目,竞演好看是一方面。很多时候,由于选歌的限制,舞台很难出现爆款。而这就要求选手和节目组在养成的线上下足功夫。 回到一开始提到的,《创》吸引人的一大亮点正是选手有记忆点。这得益于选拔来的选手实力好;另一方面,节目还是在剪出故事线、传递一定的价值观方面下了功夫。 01 偶像们夹缝生存的自我认知 前三期其实有一个故事线贯穿其中:认知自我。 开场,选手们进来选择座位。创造营里的新规则是:如果选手选择入座A班,而之后导师评级中又没能进入A班,就将直降F班。 这次的A班真不是随便能坐的 一开始选手们基本都知难而退,选择了稳妥一点的BC班。但由于后期BC班满员,不少不甘心进F的选手还是坐在了不限额的A班,结果最终有30个人要竞争A班的11个名额。 而这就必然导致了有野心过大的选手被直接打进F班。几位导师的评价可以说是毫不留情:
郭老师虽狠但对 其实在之前的青你中,导师组同样有关注过这个问题。作为偶像,对于自身实力的重要认知是必要的,它首先涉及到你能否有针对性地发扬长处,补全短板;另一点就是,这对于偶像养成过程中的性别、品格都是基础环节。 养成与竞演的本质区别其实是在第二点上。而《创》就对这一点进行了深入挖掘,让节目有了看点:在第三期的竞演练习片段中,出现了一个更有趣的关于认知的故事。
B班训练时,导师和同学突然发现吴季峰和何洛洛两个选手挺像 《Lesion》B组的吴季峰讲了这么一件事:刚进组的时候,他经常被其他选手和工作人员认成另一位选手何洛洛。对此他其实有点难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大家记住自己的名字。
吴季峰谈“被认成何洛洛” 之后他在舞蹈课上被老师指出表情不到位。在接受采访时他提到,一直在强迫自己做出开朗外向的表情,符合大家对于“青春弟弟”的期待模板,而自己已经忘了要表达的是什么。 后来队友和老师都安慰他,老师把他初评级的公演翻出来看,“吴季峰你看你那个时候笑得多开心”。 吴季峰对着镜头没忍住,哭了出来。之后的排练中,队员们跟他说“怎么舒服怎么来”,“笑就能带动情绪”。在重复的训练中,他慢慢觉得“开始找回了自己”。 鹅厂给这段故事的最后配了一句话:改变不是彻底否定自我,你要笑着发现更多可能。
知著君蛮喜欢这个故事。在偶像行业,认知自我是一个有点矛盾的话题:对自己的认知怎样才算正确?如果偶像对自己的认知是传统意义上的“正确”,可能无法满足粉丝们的需求甚至是幻想。偶像靠“人设”来快速打入目标受众的喜好圈,以一定程度的刻板化和对个人认知的牺牲,来满足由粉丝共同参与的偶像养成。 有一种理论是讲,人们形成的自我认知,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他人对你的印象塑造。偶像产业更是将其做到了极致:偶像或可爱,或man,或性感,他们在什么时间该做出什么动作什么表情,很多时候由打造他们的公司和受众来共同决定。
对于偶像来说,“真正的我”如何找寻? 偶像如何在做一个完美的“橡皮泥”的同时,还要做自己,呈现出独特真实且人情味的一面?这对于还未成年就投入到偶像工业的这些男孩子女孩子们来说,似乎是一个过于宏大的话题。 吴季峰是否真正在这次训练中找到了自己,或者说找到了一个最舒适的表演模式,都未可知。但是《创造营2019》的制作方是聪明的。他们剪辑的这个“认知自己”的故事,恰恰能够呈现偶像最有人情味的一面,这对于一个养成类节目是非常珍贵的叙事桥段。 02 “男人”的自我修养 《创造营》关于认知的塑造,不仅涉及“偶像”这个身份,还同样涉及“男人”这个身份。 在选秀节目中讨论性别议题,《创》不是头一个。之前非常典型的是《下一站传奇》:节目中分男女战队,导演也就顺势借选手之口,讨论了一些“偶像的颜值是否决定一切”、“清秀男生被说女相的困扰”等问题。但当时在赛制还没讲清楚的情况下,就急于插入价值观段落,反而让观感非常突兀。 《创》本身已经做了一季女生选秀。从主题曲的歌词就能够看出,把《创造营》和上一季女版区别开,甚至塑造与韩版偶像不同的男团“男人气概”,是节目组在包装时考虑的头等大事之一。
《创造营2019》主题曲歌词截图 不同于版权节目《Produce101》的中心词“pick me”,和《创造101》女版的“你越喜欢我越可爱”,这版歌词中“赤诚壮志在我胸,奋斗争先锋”和“我全身心下苦功,我全天候不放松,有光彩更有光荣”的表达,比起偶像养成节目,似乎更有军旅气息。 而相比同期节目,以团的歌词是“你是我的一道光,照亮我前方”,青你则仍然持续"so baby pick me ei ei"。可以看出,其他两档节目仍然将粉丝pick放在首位,而《创造营》则相对弱化了人气决定论,转而在歌词中就着力强调表达自我、显示自己的男人气概,而非像传统的爱豆那样去迎合受众,希望被选择、有粉丝的喜爱才更可爱。
两季歌词因侧重不同惨遭网友吐槽 在第一期播出后,“军训”一般的打包行李、收拾床铺,以及毫无隐私的百人集体宿舍被全网嘲是错走到了《真正男子汉》片场。之后的两期,“军训”的元素在片子里基本消失了,但是对于“男性偶像”的认知塑造还仍在持续进行。
两季练习生宿舍对比。这不是“穷养儿,富养女”,更不是女生优待,而是在强化一种性别刻板印象 在第一轮等级测评中,导师们不断地提到“男生之间最浪漫的事就是Battle”、“男生很多时候,他能有点胆识,说自己是A,我不怕”之类的概念,似乎也在强调我们要打造的男团,并非以往认知中fan service满满的那种男团。 但这样努力地贴近主旋律、贴近主流思想,而有颠覆原本偶像逻辑危险的团体,真的能够让这些年纪不大的练习生们,对于自己在做的事有更清晰的认知吗?作为一个男练习生,如何在之后的偶像生涯中面对汹涌而来的女性粉丝,仍然做到所谓男人的“胆识”“义气”呢?摆脱了“娘炮”的指摘,偶像就能够死里逃生吗?
胡彦斌老师谈“不自量力坐A班”的选手们 从目前来看,节目的叙事无法给出合适的答案。事实上,给选秀节目赋予“引领时代价值观”的任务,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如果不给这样追求“男子气概”的叙事逻辑提供一个动机,仅凭练习生学唱跳的段落,就要试图讲述“新时代的男性标准”,是无法站住脚的。 《创造营》的这一模式也许是无奈而为之;但简单、教条化地将男性塑造为单一气质,并把它作为衡量男偶像甚至当代男性的标准,并不是好趋势。男人就应当喜爱battle,甚至是斗争,只有斗赢了才是真男人吗?恐怕未必。男生不多考虑选了A是“有胆识”,那么换做女选手又是何种评价呢? “男性气质”并非存在于斗争、对抗、碰撞中,而应当同任何一种优秀的气质一样,在尊重和多元中衍生。《创》在对待男选手的时候呈现出了空前的严厉,仿佛这才是磨砺真男人的方式,但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一层价值观在,节目也能一样好看。 在“认知”这堂课上,节目输出给练习生的,或许应当是更为深入的答案。 参考资料: Vista看天下:看了《创造营》才发现,原来男女爱豆差别这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