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小时候,这3个“坏习惯”不能沾染,否则长大容易吃亏

 清风斋 2019-04-29

现在的家长们都是十分注重对小朋友的教育问题的,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小朋友接受到最前沿的教育,为的就是让孩子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业余爱好上,都可以很突出。但是尽管是这样,家长们可能仍然有很多重要的方面没有注意到。专家表明,有以下几种习惯的小朋友,长大以后容易出问题,还不知道的家长快和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第一种,孩子没有自己的观点,容易被别人的想法而影响。家长们一定不要觉得小朋友没有自己的观点、想法是正常的现象。其实,从小朋友出生后,他们会本能地有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主观想法,比如:想吃奶、想上厕所,或是就想哭。随着小朋友一点一点长大了,需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很多家长们会硬性让孩子去上什么学校、学习什么特长,甚至连孩子的日常起居都安排好。

这样会使孩子从小就误以为,以后的所有事情都会有人帮他安排好,就不会主动去思考,慢慢地失去了这种能力,也会越来越没有主见。没有小朋友天生就没有主见,而是家长们夺走了孩子“有主见”的机会。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锻炼他们主动、独立想事情的能力,有些事情给孩子一些选项,让孩子去选择,而不是什么都帮小朋友决定好。

第二种,孩子性格比较软弱,容易挨欺负。家长们会教育孩子待人要善良、友善,不能欺负别人。但是却忘记了告诉孩子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也不可以让别人欺负。当两个小朋友发生一些小摩擦的时候,家长们总是会对小朋友说“你让着点他”,时间长了会导致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只会一味地退让,哪怕对方很过分,也不会反抗去保护自己。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好好引导小朋友,在几个小朋友闹矛盾的时候,告诉他谁做的是不对的,做的不对的小朋友要道歉认错;做的没错的小朋友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懂得宽容。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培养小朋友自我保护的意识。

第三种,孩子不爱表达,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沟通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小朋友不爱说话,家长们会觉得没什么,长大了自然就会说了。然而这种能力是和小朋友学说话是一样的,是需要家长来培养的。如果家长们疏忽了对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的培养,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也不敢说话,导致孩子的性格很内向。而且当孩子有什么委屈的时候,也不会和家长倾诉,很容易造成心理疾病。所以,家长们要让孩子“敢说”。

小编认为,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各项技能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小朋友的性格以及心理的建设,要多在孩子身上花时间和精力。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培养孩子的经验么?欢迎在下方留言,可能会帮助到更多的家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