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巍山很小,生活是最高理想

 岁月还在 2019-04-29

从巍山回来快两个月了,一直想把在那儿的生活写下来。刚好今天在巍山青旅同住的云妹从香港返深,约着见了一面,聊天的话题自然离不开那座古城,关于巍山的记忆便再也止不住了。

第一次知道巍山是在2013年去大理的一次公益徒步活动,同队一个很会玩的阿姨给我们安利了那个质朴的古城:比大理安静, 有最正宗的耙肉饵丝,古老的城门很有穿越感。当时因为时间紧没能成行,自此巍山成了心中的一个念想。两年后,新闻上看到有600年历史的拱辰楼被大火烧毁,当时以为殃及整个古城,十分惋惜,很后悔当初没去。所以此次云南行把巍山作为重要一站,却意外成为此行最喜欢和难忘的宝藏之地。

巍山是南诏的发源地,存在的时间比大理早,坐落在哀牢山深处的坝子,外地游客鲜有人知,当地人不慌不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像极了二十年前的大理。巍山古城很小,小到只有一条南北主街和十来条小巷,一个小时便可逛完。在那里,生活才是最高理想。每日醒来,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和明代的老城楼,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处处有花草,沿街有美食,每天晒着慵懒的阳光,仿佛把光阴都拉长了。

巍山的一天从八点半的早市开始,随处可见应季的瓜果蔬菜和各种不曾吃过的山野珍馐,让人惊奇云贵高原的物产富饶。本地人背上小筐采购好三餐的食材,和我一样的外来客出于新奇也爱逛早市:先去固定的摊位甩一碗热油粉加油条唤醒沉睡的味蕾,买两个热腾腾的青豆小糕让嘴巴享受甜香, 再花五毛钱打上一保温杯的豆浆,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客栈晒背。

上午日上竿头的时候,南北街的店铺才陆陆续续开门迎接四方来客,卸下两三格窗板任阳光肆意洒进来,把屋子照得敞亮。在巍山开店的大部分还是本地人,卖些编织竹筐、绳织坐垫、彩布玩偶和古风衣服。外来的店主大多是因为喜欢这里的生活才留下来,租个小铺一边享受生活一边经营自己的爱好。他们把小店布置地朴素又不失情调:老房子里捡来的门板改造成结实的木桌,从扎染厂淘来的精致的桌布和杯垫点缀得恰到好处,窗台的瓶子里装着从山上拾来的松果和腊梅,墙上随笔画一幅画或提几个字又有别种风雅 。主人或抚琴读书,或泡茶撸猫,从不刻意招徕顾客,你若喜欢便进来喝茶聊天,自有说不完的故事等着你;不喜欢另觅他处便是,找个无人的地方安静发呆也极好。

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在巍山的生活状态,大概是“闲”吧。店铺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店主想出去会客或游玩的时候随时关门,街边的小摊下午三四点就收了,挣的钱够花就行,剩下的时间要留给自己。彼得·梅尔在《重返普罗旺斯》中说道:在普罗旺斯,时间不像世界其他地方那样受到崇拜,巍山同样如此。巍山人经常说“闲一下”,和东北人说“唠会儿磕”、北京人说“侃大山”是一个意思。想“闲一下”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在午后约三俩好友到沿街的露天茶馆花几块钱吃茶聊天,坐在躺椅上晒太阳。退休的老人就更闲了,他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下午四点钟出门和老友相聚在蒙阳公园遛鸟,公园里每棵树上都会挂满鸟笼,恍如置身鸟的世界,活泼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那场面甚是壮观。这些画眉鸟长相清秀,价格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大多数人养两只,养的多的有七八只,主人便蹬着三轮车载着七八个鸟笼穿过小巷去遛鸟,拉风得很。

到了晚上,南北街灯光亮起,南诏文化广场和小吃街路口生起大大小小的火炉烤饵块、玉米、豆腐、红薯和鸡蛋,冬天围坐烤炉旁边取暖边享受美味,这是巍山最常见的夜宵场景了。晚上十点走过南街,两边店铺屋檐上的灯光褪去,长街黑暗无行人,只听得见脚踩石板的声音,头顶一片灿烂星河,空中飘动的云团给古城盖上温暖的棉被。

巍山最有趣最温暖的还是人,一群热爱并享受生活的人。在巍山的外来客大多是回头客,在某年某月某天来到这个地方,初见心里就满是喜欢,心里想着:就是它了。 有的人决定留下,开客栈、做古琴、做手工、做茶、制香、创作音乐、拍纪录片、写小说、学佛求道……有的人短暂相遇之后离开,第二年又带着家人朋友回来重逢。

世界很大,有趣的地方和有故事的人很多;巍山很小,那里每个有趣和有故事的人都有生活。

(ps:部分图片来自巍山友人的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