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 · 南方毁灭,艺术犹在

 Mix杨林 2019-04-29

初到米兰,阳光明媚,北方的寒冷暂时留在了身后,眼前的景致却不曾有意外的惊喜。时尚之都一派陈旧之气,缺乏色彩的街道和毫无生机的行人,公交车上吵闹的青年和他们个性过分张扬的发型,连米兰大教堂精致的大气磅礴也拯救不了这座20年来停滞不前的世界级“大都会”。米兰匆匆一瞥,便急急忙忙奔赴水乡威尼斯。

未到真正的威尼斯前,已在号称“北方威尼斯”的斯京生活了半载有余,以为所谓水乡,依旧陆路交通为主,轮渡小艇不过是辅助,可威尼斯毕竟是威尼斯,主岛内交通净是清一色的waterbus(水上巴士),连出租车也只走上航线。途中偶遇一处葱绿的小岛,当地人解释说,那是威尼斯人的公墓所在地,当即开玩笑到,难道在威尼斯埋个人,还得雇个水上出租车不成?

要想体验最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还是要多花些银两感受一番威尼斯最原始的交通工具——贡多拉。撑船的老者喊着不知何意的号子,古老的大运河触手可及。以前总是无法理解画册上浸泡在水里的房子,误以为栖居在此的人,一出门,就一脚踏进了千年洪流的沧桑里。其实更好奇的是水的深度,只可惜耳听传言原来是真,威尼斯的水,果然混不见底,自然也就无法测知它的深浅。

圣马可广场人山人海,城堡区更是集市一般的吵闹。为觅得味美价廉之食,穿街过巷,总算寻见一处落脚地,难得的清净。意大利人的胃口,较之中国的东北,恐怕还要略胜一筹。服务生反复解释,一份菜肴只能满足一人get full,奉劝我们多点几份以免旅途饥肠辘辘影响赶路,我们偏偏不以为然,坚持三人分食一份,果然,足足一大盘,吃得油光满面,正要庆幸还好没有听信服务生的“谗言”时,一转头却瞥见隔壁桌的两位优雅女士,正在各自啃食着面前的大份披萨。看来真正的“吃货”,在南方!

同米兰一样,威尼斯的街道同样古旧,随处可见年久失修的路和掉皮的墙。而水的灵性是无可比拟的。再如何破败的房屋,只要有水流经侧旁,立刻就有了自身无法言说的趣味和情怀。是情怀还是情调呢?一个人是情怀,是向往,是冥冥之中难以诉诸言语的感性崇拜,两个人才有所谓的情调。但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还是艺术感的冲击。生锈的锁,陈旧的门框,还有门前经过的秃尾巴黑猫,在威尼斯的斜斜的夕阳下,好像是一副动态的油画一般。连倒影都像是着意设计过一样,和这浑水上的泊船一起站立成了一道风景线。

彩色岛的美原本就在意料之中,但真正靠近它时,还是无法将这美景作为事实接受下来。以为这是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岛民,兀自将住宅涂抹得五颜六色,只是单纯地为了愉悦自身,至于日后纷至沓来的游客所带动的经济收益,不过是他们艺术生活的副产品。而直至走近才真正知晓,原来从一开始,便有政府行为的参与,居民每年定期粉刷墙面,为保证美观性,连门口晾晒的衣服,都要摆放得整齐划一。

这是多此一举吗?这似乎确确实实是座无人的岛(是吗?),黄昏的彩色岛游客并不甚多,意大利尽管位居南欧,但仍尚在凛冬,看不到夏日的摩肩接踵。而路上的行人无论做何判断,也丝毫不似已久居于比的土著。没有一人能抵御色彩的诱惑,即便是岸上相扶相携的两位老者,他们迈着的轻慢的步子,也无法让我将之归入土著之列。他们的目光并不像年轻的旅人一般四处探索,却也透着欣喜的光芒。他们的步伐没有轻车熟路的归属感,他们也在依循着自身的节奏,感受这座天上人间的孤岛。

我宁愿相信这是座无人居住的孤岛,不然,他们的生活,不是太过惬意,就是太过喧嚣。一想到夏日里,大运河里,水上巴士数量骤然增加,一艘艘船堵在水道里,四十多度的高温,骄阳似火,疲惫的游客个个大汗淋漓,若不幸再遇上无风的日子,周遭空气凝固,除了弥散在汗水中的抱怨声,房间里的常驻民们似乎再也听不到其他。一个完整的午休,此刻都成了奢侈。但这不过是一个曾经久居热带的人的被迫害妄想症的产物,无足挂齿。

威尼斯再如何拥挤,它的美依旧不容忽视。记得有人说,布拉格的欣欣向荣,像是每日都在庆祝一个特殊的节日。威尼斯的繁荣,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布拉格的节日气息来自历史,而威尼斯的庆典全是关于水。没有水,它的美也许不会褪去,可是有了水,这美丽便活了起来,随着起起伏伏的水波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佛罗伦萨、比萨和罗马更多的是遗憾。城市太美,脚力却有限,本应择一处美景细细品味,却不甘心只领略了伟大罗马帝国的冰山一角。于是一路狂奔,还不忘时不时喊上一句“注意警戒”。之前一直忧心于意大利的治安,还以为曾经的文艺复兴之源,早已变成了土匪流氓遍地的不毛之所,哪知不过是自己焦虑过度,直到亲眼看到罗马街头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警察,这才说服自己放下心来。对于罗马的景致无须言说太多,有人看到辉煌的历史,有人看到残暴的奴隶制,有人看到惊悚的毁灭,有人却只看到了满眼狼藉的废墟,这类人诸如我。罗马无法一天建成,却可以一天毁灭。和斯京一样,罗马也是个一步一景的城市,不同的是,斯京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无可比拟,罗马看到的却是巧夺天工的人类智慧。可是建筑再如何精巧,也无法与灾难抗衡,好在罗马坐拥千年历史,腐朽的图拉真柱旁,还矗立着中世纪的威尼斯宫,再往前,巴洛克式的最高法院静静地望着傍晚的圣天使桥。意大利的行程也正是在此处画上的最终的句号。

震撼,同时也遗憾。无论在地球的哪一边,似乎任何一座南方城市都有着如何也无法掩饰的热情。等地铁时,素未谋面的人分开那一刻也会互相道一句Ciao(再见或你好),清晨的公交车上,总有乘客一展歌喉,就连听到了玻璃瓶落进垃圾车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也忍不住要在黎明黑漆漆的街头鼓掌呐喊。我不相信他们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负担。斯京的夜晚总是灯火通明,而罗马的夜却阑珊了不多,但罗马古城里的人仍旧愿意在这缺少光亮的暗夜和黎明起舞,足以证明了艺术之城,不是浪得虚名,即便在光彩早已褪去的千年之后。

2018年1月31日


写在后面:

意大利之行已经结束半年之久,好多细节也遗忘得差不多了。今天重新翻看相册,竟然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照片,无意中拍到的小孩,抓拍了很久也没有拍好的猫咪,梵蒂冈门口站岗的小哥,包括我和邱邱同学不堪直视的羽绒服臃肿合照。

现在依旧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旅行结束之后那种灵魂出窍般的累和回到宿舍之后向学姐吐槽时的滔滔不绝,还有邱邱同学穿错鞋子之后的“痛不欲生”,以及与极品队友在路上的各种周旋斗智斗勇。但最庆幸的还是最终能够完整无缺地从一个被人诟病治安欠佳的国度安全归来,实属不易。后面打算再写写“旅行中如何保证自身财产安全”的文章,毕竟我现在也是旅行达人一枚了(揍我一顿)。这是本喵喵的脑残第一期,我会继续努力哒。Stay tune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