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常说: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中了这几点,妈妈别嫌烦偷着乐吧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4-29

在我们老家,有一句老话:“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这话倒不是说好带的孩子就笨,而是相对而言,聪明的孩子,在一些行为言语上,家长会更难带。

家有“宝宝拆迁队”,老母亲该怒还是该欢喜?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

家有熊孩子球球,比二哈更会“拆家”。前段时间,老公帮朋友买各种配件,组装了一台台式机。组装的时候,4岁的球球就在旁边“雀雀欲试”,但奈何老爸的“威力”,球球只能作罢。

第二天白天,球球爸去上班了,球球赖在书房玩,我便去做饭。难得的一片安静,忽然想起,孩子安静,必在作妖,于是立即去书房看球球在干嘛。一看,我都傻眼了,球球将昨天他爸刚组装的电脑,全拆了!

里面零零碎碎的东西,我也看不懂,球球拆完后只能安装个大概。球球爸回来后,想要训斥球球,却被球球的爷爷给拦住了,爷爷的一句:“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让球球爸冷静下来。他爸深吸一口气,然后去指挥球球自己装,还好小家伙也聪明,最后竟真的把电脑重新组装好了,他爸也是由原来的愤怒,变得非常惊喜。

熊孩子的有些行为,在大人看来,是真的太皮、太磨人,感觉满满的都是不听话、是缺点。但有时候想一想,顽皮的孩子,有时候真的是因为更加聪明而已。

老人常说:越聪明的孩子越难带,中了这几点,妈妈别嫌烦偷着乐吧

1、“拆迁”能力惊人

相信和球球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在家无论是大小玩具,又或是家里的用品,只要被小家伙“盯”上了,就没有“全尸”了。对此,很多爸妈也很苦恼,拆完的不少东西,都报废了。其实孩子喜欢“拆”,是好事。

第一,说明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拆的时候,也是要思考的;

第二,拆的过程,用脑也要用手,说明孩子动手能力强,手脑并用,当然是聪明的小家伙。

不过,家长要注意,孩子“拆”,家长要做的,是鼓励或者陪伴孩子再“装”回去。这样孩子在拆的时候,也会多一份待会儿要装回去的心思,对物品的研究会更深。这样,既能锻炼宝宝,又不担心家里的物件儿逐渐变少了。

2、“多动”行为累人

上次去看小侄子,嫂子跟在侄子跑个不停。好不容易小家伙坐在椅子上歇一会儿,这屁股还没捂热,就又到处跑着玩了。很多宝妈对于这样的宝宝,一度都怀疑,是不是有“多动症”啊?这也太活泼了点。

“好动”和“多动症”是两码事,好动的孩子,精力非常充沛,他们的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很爱冒险。因为他们的脑子在不停的转动:“哪里有好玩的?怎么玩?”虽然跟在后面的家长会辛苦一些,但是只要保证其安全,就让小家伙继续“多动”吧!

3、“杠精”言语磨人

闺蜜前段时间跟我吐槽,自家儿子跟个唐僧一样,一直碎碎念、碎碎问。无论大人说什么,他都能接的上,而且每天的问题真的很多,草为什么是绿的,妈妈为什么比自己老等等。闺蜜解释一个问题后,后面又来了一大串,要是回答不上,就跟父母“杠”上了,这样的儿子,太磨人。

孩子在举一反三,他一个问题解决之后,他会联想到其他的方面,然后继续问,这样的宝宝,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反应能力都是杠杠的。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是“二十万个为什么”。虽然,这样的宝宝有点难“应付”,但是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求知欲和聪明劲儿觉得骄傲,然后下一步,就是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