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篇:十二经络流注图,顺应规律,延年益寿!

 1966clz 2019-04-29

中医讲究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基础理论,《黄帝内经》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因此传统中医养生均讲究阴阳调和,顺应规律。

【十二经络流注】是中医中很重要的医学概念,树铭君简单理解就是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中,人体十二条经脉的气血有次序的不断循环,流转。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

子时(23:00——1:00 ),归胆经,胆负责贮藏、排泄胆汁,胆汁直接影响到肠胃功能及消化。因此人在子时要尽量进入熟睡状态,胆才能更好的完成代谢。

丑时(1:00——3:00),归肝经,此时是肝修复的最佳时间,人体内的血液不断循环,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熟睡是,身体及大脑无需分散更多精力,能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

寅时(3:00——5:00),归肺经 ,此时天将放晓,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把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此时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可能会醒,建议睡到6点左右。

卯时(5:00——7:00 ),归大肠经,排便!此刻大肠经旺盛,是人体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过后,排出渣滓,腾出肠胃的过程。醒后一杯温水,有利于排便清肠。

辰时(7:00——9:00 ),归胃经 ,此时胃酸不断分泌,一定要吃早餐,否则饿久了,胃酸分泌过多,会增加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患病危险!

巳时(9:00——11:00 ),归脾经 :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此时要注意多喝水,补水,不建议过多饮用饮料。

午时(11:00——13:00 ),归心经 ,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午饭过后建议小睡(不超过30分钟,否则影响夜间睡眠)一会,15-30分钟即可,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00——15:00 ),归小肠经 ,小肠可以把吃进去的食物,区分清浊,然后生成气血、津液,传达给全身;同时,还把渣滓交送给大肠、膀胱,排出体外。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肾虚者此刻可能发困。

酉时(17:00——19:00 ),归肾经 ,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

戌时(19:00——21:00 ),归心包经,此刻应保持平和心态,培养睡意。

亥时:(21:00——23:00 ),归三焦经 ,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按时睡觉,按时吃饭,饮食不贪凉贪多,坐如钟,站如松,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养生,延年益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