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39: 茘枝核,桂圆核、龙骨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敷出血处。 备庄;主治刀伤出血。 方40:
桂圆核9克,石榴皮21克,梅片0.9克。 用法:前两味药研细末,加入梅片末和匀外敷伤处 备注;主治刀伤出血。 方41:
柳树花 用法:将花焙研细末,撒敷伤口,外用消毒布包扎。 备注:又方;治外皮损伤出血,用柳树花120克,冰片3克,共为末,外敷伤处。 方42:
独一味15克,小皮15克,蒲公英15克,棘豆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混匀,备用。每日1次,每次1匙(约2克),用青稞酒调敷患处。若属新伤出血,可直接用干粉涂敷。 备注:此方具有消炎、止血、生肌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外伤流血、感染、伤口不愈等症。 来源:《藏药标准》 方43: 白茄叶适量。 用法:焙干研末,撒于伤口,过2~-3日可加冰片0.3克,研匀撒上,可促使早日收口。 方44:
乌贼骨适量。 用法:研末,敷伤口。 备注:又方:用乌贼骨煅存性,研末外敷。 方45:
白及15克,嫩苎麻叶(焙干)30克。 用法:共研细末,压敷伤口。 备注:又方:①用于治疗刀伤、打伤、跌伤有伤口的,取白及(研末)、艾叶(研极细末)和匀,敷于伤口。②治刀伤,生白及、生卷柏各15克,研末,调鸡蛋白敷。③治刀伤出血不止,白及、龙骨各等份,研为细末,敷伤处。④治刀伤出血,白及煅石膏各30克,或白及12克,石膏24克,研为细末,撒伤处。 方46:
老南瓜瓤50克,老冬瓜瓤50克,野、花椒叶30克 用法:上药均用鲜品,捣烂调匀,外敷患处,每日1次。 备注:本方具有消毒消肿 、止痛拔脓、拔弹片的作用。用本方可使子弹片自行退出。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里二献方
方47:
鸡毛狗(蒙古久茗菊茎生叶柄基部的棉花团状物)适量 用法:夏、秋季采集棉花团状物,洗净泥沙,晒干。取适量外敷患处。 备注:鸡毛狗味淡,性平;有止血作用,民间有“家有鸡毛狗,不怕刀割手”的谚语。 来源:宁夏药品检验所邢世瑞献方 方48:桂圆核(龙眼核)。 用法:不拘多少,去黑色硬壳,研细末密封 备用。搽伤口。 备注:内服可止内脏出血。 来源:桂林市刘瑛祖传秘方
方49:
刘寄奴,地榆各等份。 用法:晒干,研细末,撒出血处。 备注:又方;治外伤出血,用地榆、大黄等份,共研细末,撒于伤处,如未破,另加香油调涂。 方50: 细柄书带蕨适量 用法:取细柄书带蕨晾干研末,撒布患处,或取鲜品捣绒敷伤处,每日1次。 备注:本方为彝族民间单方,有止血、清肿收敛、生肌作用,主治外伤出血。 来源:四川凉山州甘洛县民间鄰医木几罗卡献方 方51:
陈石灰500克,胎鼠4~8只、鲜韭菜350克,洗净。 用法:以3味合捣成泥团丸,晒干储存备用,用时研成细末撒布伤处。 备注:用于治疗刀伤出血。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盛国章供祖传秘方 方52:
狼毒适量。 用法:取狼毒,晾干,研细末,撒于伤口上,用消毒纱布包扎。忌沾水。 备注:本方为贵州苗族民间习用单方。治疗刀伤疗效较好。本方有毒,严禁入口。 来源:贵州省大方县响水区杨文富献方 方53: 和尚头藤(白毛藤)的地下根皮 用法:取地下根皮,洗净,晒干,研细末,取消药末敷上包扎。 方54:
大枣树皮30克,当归15克 用法:共研细末,撒在伤口上。 备注:又方:①治刀伤、挫伤、打伤皮破出血,枣树皮45克,全当归15克,研细末,敷伤口处。②老枣树皮、全当归各30克,共炒后研末加梅片少许,研极细末,外敷创伤处。③当归4.5克,老枣树皮9克,三七3克,共研细末,干撒伤口处。 方55:
松香500克,滑石120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细绢罗,瓶储(粉剂)。将制好的药粉用浄熟猪油600克,于冷却时调匀(膏剂)。如治创伤出血,即以粉剂敷伤处,能止血、止痛、防腐、生肌。如治耳痛脓烂、筋骨疼痛等,即用膏剂涂痛处,若有疮口,则涂在周围。 方56:
雪鸡肉适量。 用法:研细粉,密闭,防虫、防潮,备用。撒敷伤口或水煎,冲洗伤口。 备注:本方治疗各种创伤,促进伤口愈合。 方57:生花蕊石、刘寄奴各适量。 用法:将花蕊石研成细粉,敷患处后,即用刘寄奴嚼烂敷上。外用绷带扎紧。 备注:用于治疗金创出血不止。 来源:江西万载县唐启才医师祖传秘方 方58:
牛泷草20克。 用法:取牛泷草鲜品捣绒,外敷伤处。 备注: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的功能,主治刀伤。在贵州苗族居住地区,被广泛流传运用。 来源:《贵州草药》 方59.
野薄荷叶 用法:嚼烂敷伤口,2~3日痊愈。 备注:用于治疗刀斧伤症。 来源:桂林市诸葛达秘方 方60:旱莲草适量。 用法:采鲜全草洗净用手搓揉至烂,外敷伤处。 备注:旱莲草为菊科植物,分布于田野潮湿之处。该方止血效果明显,敷上可止血、止痛和消炎。用药后勿使伤处沾水。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王德群献 方61:
辛夷花适量。 用法:研末,加冰片少许,敷伤口。 备注:用于治疗刀伤及跌打损伤、出血。 方62:
霜南瓜叶(秋季采)不拘量。 用法:晒干,研细末收储,用时敷伤处。 备注:又方:用南瓜叶煅灰敷伤处,上盖艾 绒包扎。 方63:
鹿角1只。 用法:取鹿角锉粉,撒于伤口。 备注:彝区多鹿,彝族民间普遍习用鹿角人药治病。本方主治刀、枪伤,创口流血不止,功效在于止血生肌、消肿止痛,其止血效果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