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最核心的原因是二战后,新出现的超级大国美苏都不希望原来的欧洲列强死灰复燃。 (二战后的英军) 尤其是二战后代替英国掌握世界霸权的美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需要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但殖民地体制显然和这种利益诉求相违背,所以美国当然鼓励殖民地自由; (冷战华约北约对峙图) 因此美国乘欧洲列强衰弱之际,“乘你病,要你命。”力图使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脱离其宗主国的控制。 第二,二战严重的伤害了英法等殖民帝国的国力,使得英法控制其殖民地的成本剧增。 (参加二战的印度军队。) 第三,殖民地独立是历史趋势,不可阻挡。 二战后欧洲列强为了战胜纳粹德国,不仅国力受损,而且也被迫对殖民地做了很大的让步; 并且战后两大超级大国,美国没有多少殖民地,苏联更是没有;两国为了自己的资源和市场在殖民地独立上推波助澜。 (二战后的苏联红军) 二,英、法老牌欧洲列强在殖民地独立问题上的不同对策、 (1921年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分布图。) 1,世界第一殖民帝国英国在殖民地独立问题上比较有远见,英国知道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与其镇压前殖民地最后两败俱伤,不如争取殖民地独立后在当地的利益。 (英联邦成员国) 因此,英国建立了松散的英联邦,放任各殖民地的独立;很多殖民地在独立后依然保留了英国的资产,加入了英联邦,甚至成了英国的长期主要贸易伙伴。 (二战后法国及其全球殖民地。) 2,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法国在二战后,采取了与英国完全相反的做法;法兰西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政治控制是严格的。 法国的非洲殖民地和印度支那殖民地对法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法国对殖民地的独立采取压制政策。 (1954年3月,奠边府的法军坦克部队) 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各殖民地的独立力量已非法国所能应付;如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经过9年奋战,最终摆脱法国的统治,建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而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在经过8年的反抗后取得独立。 (法军与阿尔及利亚的战争。) 至1960年非洲独立年,法非殖民体系全线崩溃。 相交于英国对殖民地独立的态度,法国相比极其没有远见和不明智,而且最后的结果跟英国比相差极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