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中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其中成熟的书体,一般有下面这几大类: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而其中楷书是一种最为广泛试用的书体,楷书中尤其以小楷最为实用,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书体。 从汉朝、魏晋时期,小楷便开始成为一种主流书体,到了唐朝到了最高峰。 小楷在魏晋时期是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小楷名家,比如:堪称小楷之祖的钟繇,比如引领一代风气之先的王羲之。 这两个人都是魏晋时代小楷的高峰!到了唐代小楷能显赫一时的原因跟唐代的风气有关。在中国的唐代时期,佛教文化昌盛,这时候涌现了许多的抄经生。 抄经生的书体多为娟秀小楷,公正严谨,其中涌现出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到了明清时代,由于馆阁体的盛行,小楷开始变得更加工稳和漂亮,是因为考场要求所致。 那时候的考场要求小楷必须公正、黑亮。 在古时,有着“无欧不点元”的说法。意思是考场的试卷,若是没有深厚的欧楷基础,则很难被点状元。 今天要介绍的这件书法是清朝小楷中的极品:郭尚先《黄庭内景经》。
郭尚先一生博通经史,有着很好的学问修养,被康有为大家赞赏,称其为“大盛于时”。 郭尚先的这幅小楷,独领风骚500年,堪称绝品!郭尚先还被嘉庆皇帝所称赞,并且郭尚先的墨宝,也曾经被国外许多人购去,作为珍藏。郭尚先的真迹现在多在国外的博物馆展出。 郭尚先存世书法甚多、楷书、行书皆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郭尚先墨迹《黄庭内景经》卷、《温公墓志铭册》、《楷书·毛圣思墓志册》、等,其中《 楷书黄庭内景经卷》是为小楷精品。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法褚遂良、颜真卿,集三家之长,成一家之风格,开创了清季独树一帜的楷书风貌,其存世作品成为后世书家临摹的经典之一。 有专家评论:这种字,要极有天分之人,花60年功力,才能达到!楷书用笔严谨当为首要,郭尚先楷书《黄庭内景经卷》,并无当时崇尚的馆阁之风而难能可贵,而是结体宽博、浑厚朴茂,碑味浓厚,法度严谨而不失晋唐风韵,给人以大气尊贵感,这与他学识素养、文人气质是分不开的,也是其对历代书家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书学思想。从点画和结体上看,《黄庭内景经卷》还融入了写经体的笔法,颇有《灵飞经》韵味。 郭尚先《 楷书黄庭内景经卷》用笔严谨、笔笔到位,通篇一气呵成,彰显行笔流畅、自然,尽显大家风范。 何为经典?经典就是不可再造,是综合了各家之长的综合体,郭尚先的《楷书黄庭内景经卷》经典无疑,是为当今学习小楷必参考临摹的作品之一。 林则徐评价郭尚先的书法
书法当学有大家风范者! |
|
来自: 小桥流水1i79ra > 《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