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决定”遭詹皇式困局?杜兰特证明“我们不一样”就在这一季

 野田高梧 2019-04-29

杜兰特vs火箭G1集锦

事实证明,赛前传出库里和汤普森可能双双缺阵西部半决赛首战的传闻,极有可能是勇士主帅史蒂夫-科尔常规操作般放出的烟雾弹。但至少,杜兰特暂时不必开启“死神”模式,单独carry全队了。

但35号这场轻松取下的35分,还是让他的生涯季后赛总得分达到3901分,超越拉里-伯德,升至历史第十一位。

做一个纯粹的假设:如果杜兰特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知道在未来很多关键的战役中,“水花兄弟”的缺席会是常态——就像今这场比赛传闻的这样——他2016年夏天加盟湾区的决定,是否依旧会那么毅然决然?

无从知晓,因为问题的预设就不是真实事件。

这也是为什么3年过后,仍无人能清晰而彻底地洞悉杜兰特版“决定”的终极目的,除了他本人之外。

即便杜兰特本人曾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出他的“官方解释”,却依旧无法终结弥散在这世间的猜测和揣度。作为事件的相关方,他是一个“不可靠叙事者”(unreliable narrator)。

“他们打球的方式让我享受。我从未和他们这样的投手做队友,我是指移动能力超强的射手,技能包丰富的球员。我想成为他们的一员,”这是今年季后赛期间,杜兰特最新版本的解释,“这是比赛本身对我的召唤,而非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召唤我的是比赛的灵魂,而非作为最佳球员享受的名声和关注度。我以性命担保,这些事儿对我一文不值。”

至于是否因为想要避免夺冠的困难模式,而“可耻”地选择“投敌”,杜兰特避而不谈。3年前那个饱受非议的决定波及至今的效应,他给出笃定回答的无非两点——

其一,这个决定以及他因此所承受的一切,“当然值得”。毕竟两个总冠军和两个FMVP在手,已是常人无法拒绝的世俗荣耀。

其二,他在决定之时就准备好默然忍受暴虐的毒箭般袭来的责骂和羞辱,因为他觉得,“这和勒布朗(詹姆斯)遭遇的情况一样”。

但这第二条,怕是詹、杜两大阵营都会嗤之以鼻。

不选择困难模式,何来今日之杜兰特?

前几天利拉德用那记神奇而霸气的超远绝杀,送杜兰特的前东家雷霆队回家时,他之前关于忠诚、总冠军和困难模式的一番表态,放到杜兰特的语境下,更显得意味深长——

“对于总冠军的渴望,我和其他所有球员都一样迫切。但如果是靠着困难模式赢下的,那会给我更大的满足感。哪怕试尽一切办法最终还是未能如愿,我为之付出的努力也能让我心安理得了。”

依照这样的标准,杜兰特大概会被诠释为那个害怕困难模式的逃避者。

当真如此?其实就像多数出身贫寒、打出名堂的篮球天才那样,杜兰特生来就是那种除了困难模式没得选的,“非天选之子”。

你大概想不到,少年时的杜兰特会对一个他称呼“老爹”的人说,我不想练习,不想打球了。

“老爹”是杜兰特的启蒙教练塔拉斯-布朗,而这番话正是他被苛刻、严厉的“老爹”用魔鬼训练折腾到苦不堪言时,几乎崩溃的表态。

更要命的是,杜兰特身后的伟大女人——他的母亲旺达,毅然决然地站在布朗教练这一边。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杜兰特管他深爱的老妈叫做“狠角色”了。

杜兰特与母亲

如果你觉得这只能算是常规的困难模式,那当这个虔诚的母亲听牧师说儿子“一定会成为NBA球星”,第一反应是谋划高中到大学,再到NBA的路线图,而非追随本世纪前五年高中生球员直奔NBA的风潮时,你该知道有时困难模式和正确模式恰巧是吻合的。

即便在杜兰特就读全美顶级篮球名校橡树山高中时,即便他熟识的约什-史密斯在2004年就以高中生球员身份,在首轮第17顺位被老鹰队摘牌时,杜兰特仍按部就班,小步快跑。

有些可笑的是,杜兰特先后换了3所高中就读的梗,也在他2016年投奔勇士之时,被诠释为“换东家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但事实却是,在高四那年转学去离家更近的蒙特罗斯基督学校后,他独砍31分率队赢下的全美第一种子队,正是他之前就读的橡树山高中。

这几乎是他从雷霆转投勇士这件事的反面镜像。

当然,成就如今之杜兰特的绝非他成长路上单个、孤立的事件,但有一条选择的原则一以贯之:当所谓困难模式和正确模式重合时,或是发生分歧时,你将如何抉择?

把自己选择的模式硬生生打成正确模式,大概没错。

然而,有些“下一个问题”终要直面

上面提到的那位启蒙教练塔拉斯-布朗,对于青少年时期的杜兰特最大的忧虑,并不是因为篮球场上的种种,而是因为性格使然。

那时的杜兰特像个乖乖仔,温顺,听话,却似乎太缺乏个性,以至于教练都要叮嘱他:“年轻人多少得有些棱角。”

很显然,这不是我们这3年间熟悉的杜兰特。

那个注册小号怒怼前队友,却因忘记切换账号而露馅的杜兰特;那个在网上被高中生惹毛,气急败坏地吩咐“回去刷你的宿舍”的杜兰特,俨然活成了十多年前那个乖乖仔的反面。没有错,只是更真实。

杜兰特用推特小号事件在网上引起争议

但他3年前做出决定离开俄城时,大概不会想到他和韦斯特布鲁克还能因为某些相同的特质,而收获同样的恶名——在记者和媒体圈子里。

只是应对的手段截然不同,一个像火,一个像冰。

关于今夏的又一次抉择,杜兰特从今年年初起的回应就大致是:“我就是不想说话了,是你们自己在那里说。我从不去想那些东西,我为什么要去在乎那些事?”

韦少(包括被他一并“带坏”的乔治)的自动回复则设成了:“下一个问题。”

俄城“下一个问题”二人组

被利拉德一击出局的韦少已经暂时解脱,况且今夏没有去留的抉择要与任何人解释;但对于季后赛之路仍在延续的杜兰特,总有些“下一个问题”需要直面。

但杜兰特的解释是,希望与他场上表现有关的内容也能上头条,而非虚无缥缈的“下一个决定”。

“全然不同的经历,之前从未有过,”他最近的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都来问我,下一站去哪里打球?这么问当然没错。但是甭管我说什么,甭管你猜什么,请不要抓狂。尤其当你脑袋里装满了我从来没说过的那些话时。”

虽然话锋仍很尖锐,但是比之早先,已经是不错的升级版本。当然还包括那句:“你看比赛就得了。”

从2007年进入联盟至今已经快12年了,杜兰特在场下的诸多善举展现他金子般内心的同时,在一些需要隐忍和城府的场合,却依旧不改耿直boy的本色。

就像最近评论3年前的决定“当然值得”的表态那样,阐明立场,列清事实,把纠结和阐释留给那些有闲情逸致做这些的人,便完事了。

比之所有的揶揄和调侃,能让沉默的杜兰特笑出声来的,大概也是纳什这种——

“(上一场赢快船)杜兰特半场38分,比纳什在2005年的半场35分多3分。不过这算不得太了不起的事儿,因为现如今的比赛回合数更多,而且杜兰特更高,打得也更好。”

就像总有“下一个问题”要回应,他也总有“下一场比赛”要正名。后者似乎是他更擅长的。

最后,该做点什么证明“我们不一样”

回到杜兰特那番评述中,自己下的结论——他2016年版的“决定”,和詹姆斯2010年版的“决定”,当真有那么大的相似度和可比性吗?

当然,支持詹姆斯的阵营会不屑地抛出观点,他可没有扭头就加入一支刚刚击败自己的球队。

不过杜兰特似乎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主张,譬如他在“决定”之后还没品尝过失败的滋味,而热火时代的詹姆斯先吞了2011年总决赛的苦果,才励精图治接连夺下两冠。

回想起上个月,热火为克里斯-波什退役1号球衣之时,他对于2010年夏天詹姆斯、韦德和他“抱团”的评论又不免惹人深思:“开风气之先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刚一开始的时候,没人会认可你。通常要等上一段时间,人们才会理解并欣赏这种行为。”

但是当热火的“三巨头”时代随着詹姆斯的第二个决定而烟消云散,更多人认为真正为当今联盟巨星抱团的风气开了先河的,是杜兰特2016年版的“决定”。

直到去年夏天考辛斯以530万美元低薪加盟,凑齐五星勇士时,关于“NBA大结局”的苛责、质疑、不屑仿佛达到了顶峰。

所以,就连詹姆斯都不敢给自己时代下的定义,勇士队主帅科尔却说得板上钉钉:“今年的联盟,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联盟都要好。”杜兰特也应和道:“在这个时代成为NBA球员,是幸运的。”

然而是作为个体的球员、球队的幸运,还是整个NBA联盟的幸运,就暂时别指望杜兰特回答了。

就像杜兰特认为6年前后的两个“决定”,让他和詹姆斯遭受了同等的压力和非议时,他甚至还有至少今年季后赛的机会,来证明“我们不一样”。

譬如强如詹姆斯也未能完成的三连冠,以及FMVP三连庄。

譬如在各自都输掉了自己的第一次总决赛后,在这个舞台上持续保持胜利的能力。

譬如当考辛斯已经因伤几乎报销,而“水花兄弟”的伤势可能对未来的系列赛造成实质性影响时,是否能指望杜兰特复刻甚至超越詹姆斯在过去4年里,那些略带悲情的英雄主义个人秀?

那大概是对追梦格林那句“你来之前我们就是总冠军”的最有力回应——热火时代没人会对詹姆斯说这些,虽然他们的队史首冠的确在詹姆斯到来之前。

以及,杜兰特在今夏能否以胜利者的姿态,云淡风轻地评估自由球员市场的所有可能性;相比起来,詹姆斯的2014之夏,回家的温情中,多了几分“三巨头”因失冠而解体的落寞。

但比这些都更重要的是,无论此前是选择还是逃避了所谓困难模式,在31岁生日到来之前,杜兰特选择正确模式的十字路口,就那么零星几个。


点击进入火勇大战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