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赵匡胤异性兄弟的他,烛影斧声后为什么不反对赵光义?

 历史百家争鸣 2020-10-27

赵匡胤能够当上皇帝,建立大宋王朝,那真的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缺一不可。在中原内部分裂,外部有辽等少数民族环伺的情况下,还能逐步统一中原地区,赵匡胤的确是非常有能力的,当然赵匡胤的运气也非常的好,不然以郭威、柴荣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赵匡胤即使再厉害也没办法篡位的。

之所以说赵匡胤的运气非常好,就是因为郭威还有柴荣两个皇帝的儿子都被后汉的皇帝给杀了,郭威就没有儿子了,而柴荣则是郭威的养子,也是郭威的外甥,于是柴荣当了后周的第二个皇帝,柴荣后来又成家生了儿子,但偏偏柴荣是个短命的人,年纪轻轻就丢下孤儿寡母去世了,即位的柴宗训还是一个孩子,赵匡胤这才有机可乘。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有一个人帮了很大的忙,那就是赵匡胤的好哥们好兄弟石守信,当时赵匡胤谎报军情说北部契丹来犯,然后带大军出发,留守在汴梁的就是石守信,等赵匡胤回来,石守信里应外合,打开了汴梁的城门,这才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汴梁,当上了皇帝。

石守信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也是最得力、最信任、关系最好的一个。石守信和赵匡胤当年还是一个大兵的时候,一起在郭威的手下效力,由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义社十兄弟也是这个时候结拜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赵匡胤在郭威手下中混的并不是最好的,石守信才是,只不过到了柴荣当了皇帝以后,赵匡胤凭借自己的救驾之功得到了柴荣的赏识,官位才突飞猛进。

石守信追随郭威和柴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赵匡胤升为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称帝以后,石守信为大宋中原地区的统一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这个层面来说,石守信和赵匡胤那关系绝对是铁的,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即位,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妥,作为赵匡胤的好兄弟为什么没有站出来发声呢?难道他们是塑料兄弟情?

从史书记载来看,不光石守信,就连赵普也是没有发声的,那么石守信为什么没有站出来反对呢?

这得从历史上一件著名的事件说起。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历朝历代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赵匡胤用的就是比较温和的手段,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到大一统,但是赵匡胤等不了,于是用了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劝自己的老部下主动交出兵权,石守信作为赵匡胤的好兄弟,那必须要第一个支持。

于是这些老部下以石守信为首称病交出兵权,赵匡胤的这个做法不仅解决了兵权的问题,还获得了世人的称赞,但这也为宋朝军事实力不强埋下隐患。

石守信交出兵权以后,就当自己的天平军节度使去了,由于实在没什么事情,就开始大肆敛财,导致当地的老百姓多有怨言,但这也是石守信要达到的效果,他要让赵匡胤放心。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石守信在赵光义当了皇帝以后没出来给自己的好兄弟鸣不平,这里面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1、没有实力反对

石守信兵权都叫出来了,那么就是手上没有军队。没有军队那就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赵光义已经当上皇帝了,而且做开封府尹的时候经营的势力非常大,石守信没有实力叫板了。

2、石守信也有怨言

石守信擅长的是带兵打仗,擅长的事情一般也都喜欢。本来石守信正值壮年,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好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呢,结果为了为赵匡胤,他交出了兵权,即使是他愿意的,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现在赵匡胤的皇位是被弟弟继承了,也不是外人。

3、石守信跟赵光义的关系不会太差

石守信既然是赵匡胤的兄弟,那么肯定没少去赵匡胤的家,认识赵光义也是很正常的,赵光义也是那种很会做人的人,对于自己哥哥的结拜兄弟,赵光义跟石守信的关系也不差,虽然比不上赵匡胤,但是让石守信保持中立还是能做到的。

可以说,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两宋军事实力弱的诱因之一,也是发生烛影斧声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赵匡胤自己种下的苦果,也只能由他的儿子来咽下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