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孩子成为软柿子,长大后老是吃亏,请不要做这几种父母

 昵称413468 2019-04-29

文|西红柿妈妈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小宝贝,是家庭的希望,是被家长宠爱的对象。但是孩子长大以后,都要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生活中。孩子的集体,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像一个“小社会”。孩子们在进入集体生活,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的孩子在进入集体后,很自然就成为孩子们的“领导者”。而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能很好融入集体,另外有一部分孩子性格软弱,总是被别人欺负。孩子不同性格的养成,既有先天的因素,也和孩子接受的早期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家长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软弱被欺负的人,但以下几种父母,容易把孩子培养成软柿子,被人欺负了还不知道反抗。

1、溺爱孩子的父母,更容易养出独立性差,软弱的孩子。

有很多家庭溺爱孩子,或是父母,或是爷爷奶奶。我们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不要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有些家长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什么困难都替孩子扫平,不给孩子任何锻炼的机会。因为爱孩子,束缚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往往那些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很快地适应了环境,并且交到了不少好朋友。而那独立性比较差的孩子,他们更多的表现为胆小、怕生缺乏自信,对父母依赖,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去。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那些“捣蛋鬼”欺负的对象。

2、强势的父母,从不让孩子做主,孩子长大没有主见。

有些父母总是以孩子还小为理由,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乖、听话”,孩子只能乖乖接受父母准备好的一切。小到吃什么穿什么,大到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

家长从小到大的一路安排,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坦然接受别人安排的习惯。孩子长大了,也容易盲从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主见。

没有主见的孩子,他们总是很难对别人说“不”,对于别人的要求总是努力去实现。比如,在单位总有一些老好人,替别人完成很多的工作,被称为“便利贴”。所以,家长不要总是太强势,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说“不”的勇气。

3、情感上过分穷养孩子的父母,容易养成没有骨气的孩子。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学校被别人欺负的孩子,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可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也可能是性格比较软弱的。其实还有一大部分孩子属于留守儿童,或者家庭发生变故的孩子。他们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更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他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的自尊放得特别低。他们受了委屈也觉得无所谓,甚至被别人欺负,也还祈求别人和自己一起玩。网上经常说,被“穷养”得女孩,更容易碰到“渣男”,其实也是不无道理的。

养育孩子不是给他们足够的钱就好了,缺乏父母的关注,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内向空虚匮乏。父母的关爱对孩子来说,就是心底的阳光。有阳光的照耀,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父母,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勇敢、自信、有担当呢?

1、父母从小要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相信孩子是可以照顾好自己的。

在生活中,不要做孩子“保姆式”的父母,爸爸妈妈适当的学会“偷懒”是非常必要的。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不要怕孩子慢,怕孩子脏。孩子会从自己动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更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2、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习自己做决定,培养孩子有主见。

孩子从2岁开始就开始有自我的意识。比如儿子,小编从他两三岁开始,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自己挑选衣服,这两件,你要穿哪一件?到现在,他总是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而且审美观也还不错。

孩子年龄很小,对于一些无关健康、安全的决定,不妨就交给孩子来做。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上,家长可以给出意见,供孩子讨论选择。在这样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有主见有担当。

3、多给孩子一些陪伴与关注,孩子更阳光,更有安全感。

人的一生都将活在童年的底色中,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金钱物质上的满足,也不是保姆一般的照顾。而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是让孩子感受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建立的感情基础,是孩子的自信与安全感的来源。所以很多心理学家都提到过一个词叫做“心理抚养”。

爱孩子,就请陪伴孩子,理解孩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孕妈分享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