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困山村,从旅游走向幸福

 昵称60951885 2019-04-29

风景优美的黄花沟旅游区

记者毛以国 通讯员李磊

同样一片土地,在贫穷落后的过往,人们看到的是穷山恶水;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看到的是绿色财富。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稳步实施,竹溪县鄂坪乡依托辖内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探索全域旅游扶贫路径,让贫困群众通过在景区就业、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黄花沟旅游区正是该乡着力打造的一个全域旅游扶贫样板。配资门户

偏僻山沟变身 “文旅胜地”

近日,记者前往鄂坪乡黄花沟旅游区进行采访。一路走来,只见景区内峰秀谷幽,流水潺潺。女儿石、女儿瀑、女儿潭、千刀树、舍身崖等蕴含着美丽传说的景点在悬崖飞瀑、奇峰怪石、幽幽翠竹一一呈现。据悉,自2017年景区试运营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到此游览。

黄花沟旅游区位于鄂坪乡黄花沟村(上原高桥村)境内,距乡政府10公里,距县城25公里。过去,这里虽然风景优美,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游客稀少。2016年,随着竹溪县全域旅游号角的吹响,该县开启了全域旅游招商引资的热潮,竹溪县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甘永红经当地政府推荐到鄂坪乡考察,因此和黄花沟结缘。

甘永红成立了竹溪县黄花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与鄂坪乡政府签订了 《湖北省竹溪县黄花沟旅游开发区项目投资协议》,把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对黄花沟及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

根据规划,黄花沟旅游区总面积19.4平方公里,依托鄂坪水库、黄花沟村、黄花沟峡谷、楠木谷四大板块旅游资源,以山水乡村旅游为主题,集生态观光游、乡村度假游、文化体验游、运动拓展游于一体,着力打造竹溪县 “楠山溪海 醉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把黄花沟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华楠木王之源与鄂渝陕乡村休闲养生福地。

黄花沟旅游区规划项目总投资1.6亿元,于2016年10月开工兴建,2017年纳入全县2017—2018年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目前已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游步道、游客集散中心、休息亭、悬空栈道、玻璃栈道、旅游生态公厕、停车场、水电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全部投入使用。2017底,经原十堰市旅游委验收后授予 “3A”级旅游景区。

乡村旅游成为村民 “摇钱树”

“没想到,我60多岁了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就是因为有了黄花沟旅游区!”记者在黄花沟旅游区走访时,遇到正在山间打扫卫生的当地贫困户陈世喜。早在黄花沟旅游区建设期间,他就在旅游区当了2年多的小工,年收入2万余元。旅游区试营业后,他和妻子在旅游区务工,每人每月工资2000余元 (包三餐)。据悉,目前黄花沟旅游区共有10名员工,其中贫困人员5名,人均年收入达24000余元。

随着黄花沟旅游区的不断发展,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带动了景区周边农家乐和民宿的发展。贫困户严敏就是其中一位。2018年6月,黄花沟旅游区试营业后,严敏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把自家老屋按照农家乐标准进行了改造,开起了农家乐。去年国庆节假期,高峰期严敏的农家乐中午可接待四桌游客,一天的毛利可达3000元。在距离严敏家约200米处,贫困户明常娥早在2016年就依托黄花沟旅游区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据悉,目前黄花沟村共建有4家农家乐。旅游区和村委会正在动员更多农户发展农家乐,并规划在村里修建民宿。

甘永红介绍,黄花沟旅游区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8至1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000万至2000万元,远期可达3000万元以上。景区建设累计可带动黄花沟村及周边梓桐垭、青云、堰青、罗汉垭、下鄂坪等6个村220余户群众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使30余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发家致富,景区将成为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示范区。

黄花沟旅游区只是鄂坪乡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鄂坪乡依托库区水上风光、黄木谷摩崖石刻景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累计带动120余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年增收300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