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也有“死亡腺”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19-04-29

美国学者从太平洋八角章鱼的研究发现,雌章鱼在生育后不久即自然死亡。为了弄清章鱼死亡的原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科学家们在动物实验中找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他们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章鱼,双眼窝后面有一个能促使“自我死亡”的腺体,这种腺体能释放一种“死亡激素”。科学家实验,切除其中一侧死亡腺,雌章鱼可多活100天,如果切除双侧,雌章鱼可多活270天。

 科学家通过对章鱼实验大胆地猜想,人体是否也有死亡腺呢?虽然迄今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发现人体类似章鱼的“死亡腺”,然而,一些专家则认为消极心理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憎恨、恐惧、悲观、绝望、消极等是人体的“死亡腺”,对人的寿命与健康的损害相似于章鱼死亡腺的作用。  

 癌症病人中流行一句话,1/3的癌症患者是吓死的。有些癌症病人自己把自己活活给吓死了。上海某高校一位游泳教练身强体壮,有一次他陪同学生体检,心血来潮,自己也做了个B超,医生说,你的肝脏可能有占位,怀疑是肿瘤,必须马上进一步检查。这位教练怎么也不相信,自己是教练,并且自己做的是“最健康”的运动,怎么可能会得癌?在医生的反复劝说下,最后还是做了检查。做完肝脏CT,高度怀疑肝癌,他还是不信,又做完PET-CT,诊断结果还是肝癌。教练一下就受不了了,站都站不稳,由几个人高马大的学生运动员一路架回去。回家仅仅十来天,便开了追悼会。我们试想,如果他不去检查,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身患癌症,他绝不会十多天就发生死亡。他死于什么?内心的恐惧、消极、绝望。

 畏惧、恐慌、害怕是肿瘤患者的“共性”心理,有很多患者甚至因为这种“共性”的心理将自己“推”上生命的绝境。医学研究认为,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和紧张,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调,人体机能活动失去平衡,抵御癌症的免疫系统削弱,人体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最终导致癌症的发展或恶化。特别是人在愤怒、生气和长期忧愁的情况下,人体就会分泌过量的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这些物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特别是皮质激素的大量释放,会抑制T淋巴细胞的产生,加快癌细胞生长或迅速转移。

 相反,积极心理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年轻的少女画家乔安西不幸患了肺炎,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她的朋友休易,现在药物已经没有作用了,如果乔安西的信念越坚定,她生存下去的希望就越大,否则就会死亡。但是病床上的乔安西不仅没有乐观战胜肺炎的情绪,反而悲观地把自己的生命和病室窗外的长春藤叶子联系起来,她看着窗外对面墙上的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触景生情,她对好友休易说,窗外长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代表她,它的飘落,代表自己的死亡。休易为拯救好友乔安西的生命,求助楼下一个落魄的老画家贝尔曼,在听完休易讲完乔安西的故事后,在最后一片叶子飘落、下着暴雨的夜里,贝尔曼用画笔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挂在窗户对面的墙上,编造了一个善良且真实的谎言,病榻上的乔安西看到这片不凋谢的叶子之后,萌生了活下去的勇气,战胜了病魔,康复了。显然,乔安西能逃过疾病的魔掌,在于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给她积极的暗示,使她摒弃消极的心理,积极面对病魔,最后战胜疾病。

 战胜肿瘤必须先战胜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先“切除”自身的“死亡腺”,修炼好内功,加强控制情绪和不良心理的能力。“战胜自己”的说法,早已有之。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孔子说:“克已复礼。”“克已”,就是“约束自己,战胜自己”。现代诗人汪国真说: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笔者也要说,战胜自己才能战胜癌症,心中无癌才能战胜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