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新编 卷十八 101疝气部 一、疝气有五∶寒、热、气、血、湿。又有房劳、气滞、木肾、筋疝、颓疝、狐 疝。狐疝者,日缩而夜出,种种不同,必须审症择方治之,庶几易于见效;凡患 疝者,切忌饮杨梅烧。 二、诸疝初起方:荔枝核十四枚(盐水浸,瓦上焙枯存性),小茴香二钱(盐 水炒),紫背天葵四两(晒干研末),以上三味共研细末,白酒调服即愈。 又方一∶荔枝全用五六枚捣烂,滚火酒冲,盖片刻,饮之立愈。 又方二∶生姜四两,葱十茎,大蒜一枚(去衣),共捣烂敷患处,将麸皮炒极 热,于敷药外烘之。 三、小肠疝气:用松树子,一岁一粒,烧存性研末,用好酒送下,粒少者一二 次服,粒多者分作数次服。 又方一∶橘核晒干,去厚薄壳两层,研细。每服五钱,用好酒一二杯,砂锅内煮 四五沸,空心服,再饮热酒一二杯。一切下部诸疾皆可疗治。 又方二∶用川楝子十个(以巴豆十四粒,同麸炒至黑色,去麸与巴豆不用),乌 药、木香、茴香(炒)、良姜、青皮各五钱,槟榔三钱,共研细末,每服一钱, 温酒调下。痛甚炒姜酒下。 又方三∶茴香、晚蚕砂各盐炒,等分研末,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酒送下。 四、治疝气走入肾囊内:五月五日采谷树叶,阴干为末,空心、酒送下。 又方一∶楝树叶切碎,临发时酒送下。 又方二∶于脚中趾节横纹上灸二壮,即愈。 又法三∶灸脚外踝穴,在两脚外罗拐骨下一指,乃圆骨下,灸三壮。 五、肾囊赤肿如斗:荔枝核、青橘皮、茴香等分,各炒研为末。每服二钱,日 三服。 又方一∶生蔓荆根,捣烂,厚敷之。 又方二∶用艾灸脚大趾甲肉相连之处二三壮,亦即效。 六、疝气偏坠:猪毛烧灰研细,每服二钱,空心热酒送下。或加小茴更妙。 又方∶灰面煮成浓糊,离火即加入胡椒细末一两,搅匀,摊成膏,贴阴子患处, 一时小便如涌,贴一日去膏,即愈。 七、疝气肿痛方:大茴香,姜汁浸一宿晒干,荔枝核,打碎盐水炒,等分研 末,水煎服,或作丸服之更佳。 又方一∶霜打葫芦烧灰为末,好酒调服。 又方二∶栝蒌研末,红糖调服。 又方三∶小茴、荔枝核(盐水炒研)、橘核盐炒,三味等分,酒水各半煮,空心 温服。 八、化木汤:治木肾。白术一两、附子、肉桂、柴胡各五分,野蓝菊花根五 钱,水煎服。服后被盖取汗,至睾丸之外汗出如水为度,一剂即愈。如病重者, 加倍煎服。 九、逐狐汤:治狐疝日则出而痛,夜则缩而安,且能强阳善战,真狐疝也。台 党参六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肉桂三分,橘核五分,白薇五分,荆芥一钱五 分,半夏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 十、小肠气痛:专治肾囊坚硬,小便不通者。鸡蛋两枚取清去黄,加入胡椒细 末二钱,于蛋碗内调匀,即将肾囊置于碗内,用手捧住,初不觉暖,渐热则坚痛 渐消,至热极不能忍耐,然后去之,永不复发。 又方一∶紫苏、艾叶各二两,防风一两,水煎数滚,倾入脚盆内,或小围桶亦 可。先熏后洗,熏时四面将衣服围护紧密,俟微温浸之,连洗数次,自然全愈。 又方二∶核桃一枚,烧枯研末,热酒调服。 又方三∶川楝子三钱,破故纸三钱,大茴香三钱,小茴香三钱,广木香三钱,共 研细末,每服用三匙,热陈酒调服。 十一、药兜肚方:治小肠气痛。川楝子、吴萸等分,共研末,用灰面一角和 药,装入红色绸兜肚内,束小腹上,药末易于垂下,须铺匀用针线密缝,横截为 要。 十二、治膀胱气痛方:用膀胱子炒贯入雄鸡内,煮熟食之,即愈。 又方∶用生梧桐子嚼融咽之,数次即愈。 十三、肾气痛方:川羌二钱、桃仁(去皮尖)钱半、橘核三钱、盐水炒荔枝核 三钱,吴萸八分,野菊花根一钱(白花黄心者),水煎服即愈。 又方∶八九月收取鸭春树子盐水炒,九蒸九晒,水煎,以酒兑服之亦效。 十四、肾囊肿大如升肾核作痛:用马鞭草捣烂涂之,或用口嚼烂敷之更妙。 十五、小肠疝气经验方:荔枝核三个(盐水炒,研碎),防风、荆芥、青皮、胡 芦巴、益智仁、小茴香各一钱,山栀、川楝子各二钱,丁香、川椒各五分,生姜 三片,水煎热服。 又方∶葫芦巴七钱、小茴香三钱、共研末,每服三钱,滚汤下。 十六、治寒疝方:铁秤锤一个,火内烧红,取出以黄酒一碗淬之,趁热饮下。 十七、疝气疼痛危急:地肤子(即扫帚子)炒研,空心酒送下二钱。 又方∶连蒂老丝瓜烧存性研末。每用三钱,食前热酒调服。 十八、小肠气连胁下引痛喘息不得: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麦麸炒,去麦, 共研细末。每服二钱,盐酒调下神效。 十九、霹雳酒:治疝气偏坠及妇人崩中下血,胎产不下,以铁器放火中烧红, 淬酒中,空心饮之。 二十、偏坠肿痛:苏木二两,好酒一壶,煮熟频频饮之。立效。 又方一∶荔枝核、青橘皮、山楂肉、茴香,各炒燥,等分,共研末,或为丸。每 服二钱,或热酒、或滚汤送下。 又方二∶槐子一钱炒研末,入盐三分,空心热酒送下。肿痛不可忍者,服之肿消 痛止,均极神效。 又方三∶荔枝核、龙眼核各七个(俱烧灰存性),大茴二个(盐炒),共研末酒 调服即愈。外用生姜二两捣烂敷,肾肿即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验方新编-鲍相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