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叶刀数字医疗创刊号:数字技术的演进与革命

 昆仑圃 2019-04-29

《柳叶刀-数字医疗》创刊号今日上线。主编Rupa Sarkar写下这篇社论,为广大读者介绍《柳叶刀-数字医疗》的创刊初衷。本刊将引领数字科技与卫生事业的交融,力图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并期望促进数字医疗研究,为临床实践的革新和政策的完善贡献信息,在医学变革的大时代中勇做关键领路人。

识别二维码阅读英文原文

数字化的未来根植于先驱的开拓。本刊首篇社论的灵感便来源于《柳叶刀》过刊中的先见。1959年,《柳叶刀》的一篇研究论文展望了计算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前景,文章的描述令人颇为神往,“反对者若认为计算机能做的不过是模仿医生们的思考过程,那正可以说明机器比医生培训起来更快,出错也更少。”将时钟拨至60年后,当今的医院几乎每个房间都有数字设备,医生们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但医疗科技的进步却未能与人们的期待同步。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将数字技术的爆发式增长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并提出数字技术“或可改善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在许多人看来,数字技术对医疗健康的影响程度尚不如在诸多其他领域那般具有革命性。但即便其影响程度尚无定论,数字技术确实在推动医疗保健领域的演进这一点却几无争议。

近年来,临床实践中数字技术之所以活跃,新科技和大数据之所以能助力医疗实践、提升健康水平,均是因为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它推进了复杂数据的生成与存储,为基因组测序及其他各类组学方法、电子健康档案、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开辟了道路。再辅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和智能手机的推广,人工智能技术能分析数百万人的数据,从而协助医生诊断、治疗疾病。

《柳叶刀-数字医疗》这一高质量的金色开放获取期刊[1]应运而生。该刊将涵盖数字医疗的各个方面,旨在推广严谨的科研,助力临床实践,促成全球性的转变。本期发表的研究中,Daniel Ting团队将基于新加坡多种族队列的视网膜眼底图像训练的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赞比亚人群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深度学习工具能否在临床上应用于原始人群之外的群体一直饱受质疑,而这项工作则显示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的人群中,这一应用对于改善中低收入国家的医疗实践具有巨大潜力。

尽管数字医疗前景光明,但保障其合理实施的伦理和监管框架却未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只有对蓬勃发展的数字医疗领域严格监管,才能保证技术有效地服务于医生和医疗系统,更重要的是,确保患者安全这一根本原则不受动摇。私营企业虽在推动数字医疗变革,但他们推广的数字工具却缺乏严格缜密的验证,也无法保证满足患者需求,因而学术界、政府、决策者应合力决断如何确保数字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期文章中,Eric Perakslis和Andy Coravos强调了这一问题,他们倡议将患者数据视为“数字标本”,应享有与实体标本相同的隐私权。Saira Ghafur及其同事也在关注这一问题,他们提出医护人员和公众均需接受数字教育、学习新技能以便更安全地使用新技术。近期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为数字医疗手段的科学使用制定了框架,堪称数字技术临床应用的良好开端。数字技术对卫生体系、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威胁凸显了群策群力的必要性,社会各界应联合在一起,确保数字医疗安全实施且符合伦理规范,并将公众置于数字革命大潮中的核心地位。

《柳叶刀-数字医疗》将引领数字科技与卫生事业的交融,力图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在新兴技术融于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坚信监管是重中之重。我们将在期刊的社论、观点、评论板块展开讨论,探寻数字技术该怎样应用于医学领域,利弊应如何权衡。本刊意在吸引一批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背景的读者、编委会成员、作者、审稿人,着重考虑数字医疗面临的多学科挑战与机遇。最后,《柳叶刀-数字医疗》期望促进数字医疗研究,为临床实践的革新和政策的完善贡献信息,在医学变革的大时代中勇做关键领路人。END

[1] 译者注:金色开放获取(Gold Open Access)期刊是OA期刊的两种主要形式之一,另一种是绿色OA期刊。金色OA期刊除发表文章外还将自行公开文章内容,既可即时公开也可延时公开,部分期刊则会在作者或机构付费后公开文章内容。而绿色OA期刊则需由作者将发表的文章终稿或任意一版文稿更新至个人主页、所在机构的数据库、或特定学科数据库等中。本段注释参考了以下文章对OA期刊的定义:https://journals./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209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