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州窑瓷器鉴定,这篇研究文章较全面!

 兜破仓穷 2019-04-29


吉州窯是筆者非常喜歡的壹個宋瓷窯口。壹般來說,明清官窯過於精致,潔白無瑕的底釉配上藍花紅綠,喜歡的人極喜歡,不喜歡的人肯定不喜。

筆者少年時喜大紅大綠,進入青年後則為了裝成熟,多只穿青,黑等色,如今已到中年,重歸自然,則彩色又成最愛。唯有壹種侘寂風格,古樸,老舊,孤高,殘破,卻是修身修心的最愛。壹爐清香,半間陋室。獨坐養氣,聽雨西窗,則為人生壹大樂事也。

宋瓷中最符合侘寂風格的,就是吉州窯瓷器。這種看似為陶器的瓷器,主要以黑褐色為裝飾,不事雕琢,古樸自然。即使日用也不擔心會損壞它。所以,在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的眼裏,這種瓷器就是最能體現禪茶壹味,本來無壹物的禪宗思想的茶器了。

對於吉州窯的喜好,完全是個人修心的愛好。非關經濟價值,只是個人年紀到了壹定階段之後的平淡心境寫照而已,故錄此文章於左,以饗同好。原文來自網絡,筆者仔細讀過,認為極有價值,部分內容筆者加以修訂過。

1, 吉州窑的瓷土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或二者兼而用之。生产场地就在赣江边的沙丘地上,无法避免砂粒进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使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这是由吉州窑的生产环境所形成的个性特征,因而成为了区别其他窑口的显著特征。

2, 由于胎泥含砂量高,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胎体表面留下波浪痕经施釉后,其痕迹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胎表仍可以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在适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现象。

3, 吉州窑属民间窑场,产量大,生产也就较为随意,加上坯胎含砂量高,釉料稠了更难挂附,因而形成了釉料稀、上釉薄的生产特点。

4, 以黑釉為例,與建窯黑釉凝重的特色比,少有建窯所特有的“流淚”現象;宋元以前的黑釉瓷器,因釉料稀,容易下流,口沿往往顯現淡淡的黃線圈;因上釉稀薄,受釉冷得快、胎冷得慢的溫差影響,幾乎所有的黑釉窯變瓷的釉面在放大鏡下均可看到不規則的冰裂現象:因上釉稀薄,在阻刀、跳刀所造成的輕微起伏處,釉料難以掛附均勻,若選擇適當的傾斜角度觀察釉面,還可以看到波浪起伏的釉面肌理;也正因為上釉稀薄,坯胎吸附過多,釉面形成許許多多肉眼無法看見的缺釉毛孔,顯得粗糙幹澀,有如“雨花石”見水就亮的特質,因為水會迅速填滿缺釉毛孔,使釉面渾然壹體,自然就晶瑩剔透了。

5, 吉州窯彩繪瓷脫胎於磁州窯,磁州窯胎質偏黑灰,不得不在坯胎上先施壹層淡色化妝土,然後再繪黑彩,以求色彩和諧。永和窯胎質白中泛黃,黑色釉與胎色反差過於強烈,顯得生硬,不受人們歡迎。而直接在坯胎上著褐彩釉,自然、和諧、古樸的特征顯而易見,且省工料,這就是吉州窯彩繪瓷絕大多數為褐彩的原因。

6, 早期的吉州窯瓷器,繼承了唐代雍容、矮胖的風格,入宋以後逐步向挺拔、俊俏發展,到南宋中後期達到頂峰,元以後向肥碩、厚重發展,明代以後則轉向輕薄、規整。這與同代各窯的發展趨勢基本相同。

7, 制作工藝受胎土、施釉方式以及生產習慣影響。唐末五代的底足以玉璧足餅底、矮圈足為主;到了北宋前期則發展為高圈足、大圈足,中後期又為矮圈足:至南宋早期演變為假圈足,中期圈足直徑逐漸縮小,並在圈足外斜削壹刀,再在近足處橫旋壹刀,形成外觀似圈足的形狀;元中期以後,除黑釉盞繼續保持上述形狀外,其余底足又向厚壁、大圈足發展;至明代再向薄壁圈足發展。這個發展趨勢,經過了壹個循環往復、沿襲改革的變異發展過程。這個規律為吉州窯瓷品的斷代依據之壹。

8, 吉州窯受地理環境影響,在瓷土無法改變含砂量高的事實面前,窯匠們揚長避短,形成了“重釉不重胎”的時尚,即在坯胎制作方面較為草率,而刻意追求釉色變化以彌補坯胎不足。其結果形成了釉色百花紛呈、千姿百態,坯胎粗糙隨意的顯著特征。雖然隨著燒造技術的進步,施釉方法從半截釉,發展到釉不及底,再到施滿釉,表現了窯匠力求完美的願望,但其重釉不重胎的觀念始終占了上風,並且形成了生產習慣。因此,除少數極品外,絕大多數黑釉瓷的圈足內外的刮刀痕或跳刀痕均較明顯,成為其鑒別窯口的顯著特征。

9, 吉州窯古陶瓷裝飾,無論是剪紙還是彩繪,講究簡練的畫風畫法和疏朗有致的圖案布局,往往寥寥數筆勾勒成形,或點綴幾筆以打破平面,極其寫意又十分傳神,絕無文人騷客筆下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即使同畫梅花也別具壹格。其圖案均源於自然,取自民俗生活,多以自然物為對象,如菱花、團花、梅花、梅枝、蕉葉、奔鹿、彩蝶、波濤、貓、狗、虎、馬、蟲、魚,常見“金玉滿堂”、“長命富貴”、“龜鶴齊壽”、“兒孫滿堂”、“多子多福”、“金桂玉蘭”等吉祥語剪紙,還有馬上猴(寓立刻封侯意)、凳上猴等彩繪泥塑瓷。這些裝飾圖案質樸明快、童趣盎然,民俗俚語特點鮮明,濃烈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10, 裝飾技法豐富多彩,有剪紙貼花、白釉剔花、白地彩繪、黑釉白彩以及木葉紋和玳瑁釉。

11, 宋元時期以黑釉和白釉黑彩最為典範。黑釉胎質疏松,呈白黃和灰白色胎內有砂粒、氣孔。制作較粗,圈足處理好像用模扣印後在外壁隨意用刀刮削而成。白釉褐彩知足較規範,胎質較精細,直接用褐彩繪畫後高溫燒成。白釉黑彩為釉下彩,胎質細白,繪畫纖細,有薄而光亮。

吉州窯瓷器鑒定:

1, 胎質中含砂量大,使胎質粗松吸水力強,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屬聲。這是由吉州窯的生產環境所形成的個性特征,因而成為了區別其他窯口的顯著特征。現代仿制品,多采用淘洗好了的現成高嶺土,且在封閉的室內制作,砂粒無從混入,人為摻和又極難把握比率,難使勻和。因而胎質堅密,不含砂,色澤偏白。

2, 在器底及圈足內能清楚地看見跳刀痕。用手觸摸胎表可以感受到呈豎條形的起伏,在適當的角度側視,肉眼可見呈豎條狀的釉層掛附不勻等肌理現象。現代仿品不存在胎表因砂粒引起的阻刀、跳刀現象,更不存在因此而留下的豎條形的起伏觸感和豎條狀的釉面掛附不勻等釉層肌理現象。

3, 早期仿品多系電爐燒制,坯胎易在電爐驟然高溫下爆裂,因而有在瓷土中摻入稍許水泥漿的做法,燒成後胎質呈深灰色,類似礫質胎,但絕無礫質堅硬,磨胎落粉,敲之無金屬聲。此類仿品多為大件,如瓶、罐、爐壹類,且多見於黑釉瓷,尤以剔花最多。因其胎質不適應生產彩繪瓷,因而在彩繪瓷中未見仿者。

4, 中期仿者改用在瓷土中摻石膏粉或立德粉,因其材料在高溫中易爆裂,多用低溫燒成,因而敲之聲悶,磨胎落粉,胎質雖略泛黃色,但絕無米黃色,且半年後泛黃消失,呈白中泛灰狀。此類仿品多見於彩繪瓷或半截釉黑釉窯變瓷,尤以玩具陳設件居多。

5, 晚期仿品吸取以往經驗,有埋入土中“過蝕”、在成品上塗膠過火仿土銹制造假象者。土銹靠膠粘附,幹燥時無異樣反應,但見水易化,甚至脫落,用手指沾水,哪怕沾點唾沫塗於銹面,手指沾有土色者為人為土銹。

6, 现今的高仿品则有用老器底敷新胎和利用粗糙老坯重新上釉窑变两种,这类仿品凡露胎处均为老品,更具欺骗性。其识别方法,前者可用指弹法或物敲法,从上下声音辨别,上下声音异样者为赝品。后者则可观测釉与胎结合部,老品胎釉合一,挂附自然,无掉釉或起皮现象,反之则为仿品。因难找到完整老胎,故多做成木叶纹、兔毫、玳瑁、虎斑等物稀价高的碗、盏,以求暴利。

7, 因为上釉稀薄,坯胎吸附过多,釉面形成许许多多肉眼无法看见的缺釉毛孔,显得粗糙干涩,有如“雨花石”见水就亮的特质,这些特有的釉泽现象,是新品无法显现的。

8, 北宋以前的黑釉瓷均施半截釉,南宋前期,除圈足外略显稍许胎,即釉不及底的形态,南宋中期以后,形成了除圈足内无釉,器内外施满釉的形态。这些都是吉州窑产品“多露胎骨”的原因,也是其断代特征之一。

9, 坯胎制作方面較為草率,彌補坯胎不足。其結果形成了釉色百花紛呈、千姿百態,坯胎粗糙隨意的顯著特征。因此,除少數極品外,絕大多數黑釉瓷的圈足內外的刮刀痕或跳刀痕均較明顯,成為其鑒別窯口的顯著特征。

10, 畫風畫法。講究簡練的畫風畫法和疏朗有致的圖案布局,往往寥寥數筆勾勒成形,或點綴幾筆以打破平面,極其寫意又十分傳神,絕無文人騷客筆下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即使同畫梅花也別具壹格。其圖案均源於自然,取自民俗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古玩元素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