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师模式不再是课堂新鲜物,会成为素质教育的“跷跷板”吗?

 临渊草堂 2019-04-29

双师模式不再是课堂新鲜物,会成为素质教育的“跷跷板”吗?

导语

“当少儿编程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师资一定会成为扼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某业内人士在接受鲸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而事实上,不只是少儿编程,素质教育普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这也使得双师的出现,犹如及时雨。

顾名思义,“双师”即指一个课堂由两个老师负责。目前普遍来看,是线上由主讲老师通过屏幕授课、线下由辅导老师配合教学,以及线上AI老师、辅以主讲老师授课两种形式。

2018年被称为素质教育“元年”,随着素质教育政策利好、资本涌入、底层基础设施成熟以及家长观念升级,即使在经济下行的2019年,素质教育也能活得“一枝独秀”,生源涌入的同时,师资再次成为焦点。

那么,双师这种授课模式给素质教育课堂带来了怎样的期待?随着线上主讲老师重要性凸显,线下辅导老师是否可以“一带而过”?于双师这种算不得新的授课模式而言,其核心壁垒究竟是什么?近日,鲸媒体跟几位业内人士聊了聊。

目录

· 双师模式带给课堂的新鲜感

· 双师是线下辅导老师的哀歌?

· 双师运营管理尚存不确定性

· 更高要求的课堂设计

· 素质教育期待评价机制的变革

双师模式带给课堂的新鲜感

“双师”已经不算一个多么新鲜的词汇,自达内于2006年将双师课堂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中之后,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分一杯羹”。

普遍来看,市面上双师有两种:线上线下结合概念的双师,即“线上主讲老师 线下辅导老师”;纯互联网概念的双师,如“AI老师 主讲老师/班主任/辅导老师”。从线上老师来看,前者对老师的知识权威性要求较高,后者则对课件要求更高。而线下辅导老师多承担辅助、答疑解惑、育人等职责。

而在课程形式上,又分为直播和录播课程。从当前来看,无论直播录播都很讲究互动性,即便是录播课程,也会设置多个可以交互的点,达到吸引学生兴趣,谋求更好的上课效果的目的。

不少素质教育机构也在尝试使用双师授课,比如鲨鱼公园在线下机构授课以电视课程的模式进行,线下课堂是几个人的小班,老师会带着孩子们进行一些操作。

在张永琪(鲨鱼公园董事长)看来,使用了双师模式的课堂,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多样化,这样一来,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呈现给用户,即老师的教法各异,有各自的特点。“不像是应试教育,家长有着很明确的目标,就是提分,导致的结果是家长更倾向于请那些头部名师教学。”

而在左明浩(夏加儿艺术资深研发师)看来,在传统的教学场景中,学生被局限在固定的场所,教学更多依赖教师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固定场景下的有限教具。而使用双师授课后,孩子们能够在任意时间地点得到良好的教学和生动的情景化体验。

“是不是很酷?但更酷的是现在的双师教学还只是初级阶段,未来必将在混合现实、数据反馈、定制化教学等多方面有更高维度的升级。”左明浩对此充满期待。

夏加儿艺术于2019年1月推出“双师STEAM艺术课堂”,通过课件中的奇奇老师以视频的形式来做引导、提问、总结,同时配合线下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组织、展示,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虚拟老师与真人老师的组合,构建浸入式教学与交互式体验场景。

达内在双师上践行得比较早,早在2006年就将双师课堂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中。用达内创始人韩少云的话来说:“双师最重要的是用来解决我们教育机构里面的痛点,当时我们的痛点就是优秀的师资短缺。怎么把一线城市优秀的师资教学复制到二线三线城市里面去,我们就想到了远程双师的模式。

如今,随着时间的迭代,达内后来居上的少儿编程业务自然继承了“双师”模式利器,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三师教学”模式。三师教学模式指的由线上两位老师和线下的一位助教相互配合教学。线上的两位老师以情景剧的形式讲解课程知识点,线下助教则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线上视频为录播形式。

与韩少云有同样观点的是贝尔编程CEO林钊仕,在他看来,除了解决优质师资不均衡的问题,双师还可以改变一刀切的集体化教育,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并且让老师除了知识的“教”授,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育”人部分的工作。

践行他这套说法的是贝尔编程的双师课堂,其特点在于,线上主师是一套游戏化智能教学系统,同时利用自适应学习技术,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智能规划相应的编程学习内容;另外由教室里的真人老师承担答疑、“育”人部分工作。

此外,从宏观上来看,“双师最大的价值应该是将优质的教学内容更普及化。”张永琪说道,“双师可以提高优质教师的到达效率,能够让不同地区的人享受到较高的教学水准。”他还举例道,过去都是把北京作为实验田,北京做好了四五年之后,地方学校才能取经,传播速度很慢。所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双师这个模式也拉高了教育培训行业的起点

不过,他也表示,双师的出现或许对三四线城市的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可以说基本上教学质量差的老师会在三四线城市消亡”。

双师是线下辅导老师的哀歌?

双师的出现给优质师资短缺现状带来了一定的缓解,但并非一劳永逸。边远山区的孩子跟不上一线城市学校教学进度的事情时有发生。此外,双师讲究线上线下老师的配合。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套玩儿法吧,也可以说成需要教员课程的互相磨合,”张永琪说道,“这需要两个老师静下心来磨课,但是当前很多机构在这一点上做得是不够的。”在他看来,两个老师充分地磨课,“像双簧一样”,用一套很好的技法带动课堂气氛尤为重要。

此外,要通过线上各种丰富的课件设置让课堂更有意思,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孩子学习的趣味性,让线上课堂也变得有意思;而在线下,需要老师对孩子进行课后跟踪,“这样才算得上完整地学习完这套课程,实现线上名师教学、线下老师看管。”张永琪说道。

因此,线下辅导老师在双师模式中并非可有可无,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一个纪律老师、监课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张永琪反问道:“但是,存在一个矛盾点是,当线下老师能够跟线上老师配合得非常完美,他为什么不能自己掌控一个班级,非得做一个配角儿呢?”

林钊仕则从另一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在他看来,双师模式并非意味着线下辅导老师不优秀。“对线下老师的水平要求降低仅是针对编程能力而言,但是另一方面对老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反倒更高,需要老师有能力与线上课程、产品强结合,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鲸媒体,如果线下辅导老师的水平不错的话,相对应的,他的工资一定不低,那么机构的整体成本就会增加,有可能一个辅导老师的薪酬与线上老师的薪酬差不多。但是同等情况下,家长其实更偏向于线下由老师陪伴式地教学,而不是隔着屏幕学习。

所以,在他看来,有实力的线下机构其实可以自己培养老师,不一定非得采用双师的形式,因为这样家长的接受度会更高。所以往往用双师的机构很多都是培养老师实力不足的机构,从侧面来看,也就意味着线下辅导老师的水平堪忧。“而素质教育的双师授课模式刚刚兴起,输出机构对线下老师的培养其实并不到位,从这一点上看,这种模式任重而道远。”

双师运营管理尚存不确定性

左明浩说,双师的出现本身是想“去名师化”,不只是少数学生能得到好的教育,通过科技手段就可以实现普惠,让尽量多的孩子接触到国际化的、优质的教育。“一位好老师的成长周期很长,以传统形式来看,他能直接影响的学生很有限。就像一位好的钢琴家,他只能为很少的一部分听众演奏,但是唱片的出现让他的艺术能够被不同地点、不同年代的人欣赏。”

而“名师”历来是教培行业最常用的招生利器,“清北名师”一度成为很多机构的宣传语,尽管烂大街,但仍旧在招生中无往不利。中国家长对名师的“迷信”也让名师成为各大机构抢夺的目标。

尽管听上去很有搞头,但是在运营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张永琪作为实践人,深有感触:“线下校长的理念是一个挑战,因为很多人认为双师的核心不在自己的掌控上,而且他还要去说服当地的消费者去认识这个模式,比如传统学校招生可以到100人,但是用了双师以后只能招30个人,他们认为这不是一个赚钱的买卖;此外,这种形式还受制于线上线下老师的磨合。所以很多校长对双师还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

林钊仕认为,从花费上来看,双师模式能够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在他看来,以前大部分的老师既需要负责教学,又要负责销售,很难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又能提升机构的销售额。而双师模式将老师从重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一是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育人”部分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销售,帮助机构大大提升人效,同时标准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流程又保证了机构教学效果的标准化。

值得注意的是,双师模式的出现,还让那些虽没有名师,但通过加盟,用双师模式输出师资、教学、教研的品牌商,可以将招生和师资管理的部分压力转嫁给双师输出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听转化率。然而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告诉鲸媒体,双师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招生增量,但是每间双师的教室装修费用超过10万元,再加上后期硬件维护费用、加盟费用、线下辅导老师的费用,支出不菲。

更高要求的课堂设计

双师的门槛毫无例外,一定是人,或者说是课程内容。

与K12类课程相比,素质教育虽不属于应试类,但其课程内容并不单薄,可以细分为体育、美术、书法、乐器、创客、编程等等类别,学习这类课程,并不只是要带着脑子听、记笔记以及背诵、做题即可,除了这些必要的流程,学习素质教育内容,还很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如,机器人编程就是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学到知识点,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但是,如果采用双师模式,线上老师无法做出直接的指导,势必将这一任务归到线下老师身上,无形之中似乎拔高了对线下老师的要求,问题是,现在的辅导老师们能否承担得起来?

无论是K12双师还是素质教育双师,普遍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只能寄希望于线下辅导老师;主讲教师和助教在师资的能力上、这一套玩法上能否达到完美配合。

而除此之外,素质教育双师对课堂设计要求则更胜一筹。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是无法做到长时间集中的,往往需要及时的现场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方面对线下助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老师要足够优秀并且及时参与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求课件开发者要在课堂设计中加入很多“小心机”,比如设计多少关卡、闯关过程中设计多少互动节点等等,即使是录播课,也得考虑上课过程中的互动性。此外,如果机构线上用的是AI教师,还要考虑课堂的浸入感,让学生不会在学习中感到无聊。

另外,还要考虑课件的娱乐化程度,这个度如何衡量?因为一旦过界,很容易把一堂课变成游戏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这也就对机构的教学教研、课上互动、课后反馈、效果测评、教务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素质教育双师很容易造成“不靠谱”的结果。

那么如何做好课程?

林钊仕说道,这需要教研、产品、技术、设计等每个部门、每个人在拥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时刻保持极高的用户思维。“你要不断地从用户的角度思考,课程内容是否足够优质?产品是否足够人性化、足够方便好用?是否真正能让孩子在收获编程技能之外,能够提升创新创造力?这才是最根本和最难的地方。”他说道,至于“双师”只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技术也只是工具而已。

左明浩同样认为,双师课程的研发依赖于各部门的协调、实施、反馈、改进等等,“这样才能产生有生命力的产业模式”。

素质教育期待评价机制的变革

素质教育双师仍有很多待开发的空间,与此同时,素质教育当下的发展也处于“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的状态。

随着政策的不断倾斜、资本的大量涌入、底层基础设施的成熟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与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大大增加,素质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红利期。以少儿编程为例,特别是去年,很多教育领域的融资,少儿编程的金额不是最大的,但是数量可能是比较多的。此外,从广告搜索上来看,也不难看出,比如童程童美请了代言人,目前用户达到5000万。

素质教育前途一片大好,然而火热之下,挑战重重。

其实,素质教育概念已经提出近20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推进缓慢。其中一点是现实的评价机制拖了其发展速度的后腿。

唯分数论、唯升学的倾向依然没有获得真正改变。很多家长到了孩子的小学阶段,面对升学压力,会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应试方面,而选择减少或者放弃素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它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这是目前素质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林钊仕说道。

张永琪同样赞同了这个观点,他认为素质教育的课程本身是一个过程性的教育,不容易呈现出结果,但是中国的家长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的这种消费,“我报课就必须看到成绩的进步,或者是达到一个考分”,所以整个的素质教育还面临着一个普及的过程。

面对这样的现状,林钊仕认为可以将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更好地结合,注重学生知识体系、思维体系、价值观体系的全面发展。“比如我们贝尔的课程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比如数学、英语、语文、物理、生物等等。”

张永琪则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我们要相互理解,我们做教育培训的会多做一些阶段性的评估成果,比如用一些科技的手段,让孩子跟家长可以了解学情。”此外,内容可以分层分阶段,让孩子喜欢的同时,还要跟家长的预期对标,“做得前瞻性一点”。

从当前来看,很多做素质教育的机构都喜欢引入外国的课程,“但是一旦当双方的水平相接近的时候,创新就更重要了。”张永琪补充道。

另一方面,科技也会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比如虚拟,比如AI,“未来的突破口是以科技赋能产品,快速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闭环,为7000亿的教育市场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左明浩说道。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素质教育的非刚需性仍不会改变,素质教育双师模式也有很多待开发的空间。有人撰文称,未来三到五年,专业的教学服务商会成为各个机构的标配选择之一,而双师模式普及的最后结局,会是另一场进步的开端吗?

大风已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